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3:45 影响了: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
  教育是受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教育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学在官府”,学校教育只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享有,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教育内容也都是诸如“六艺”、“四书”、“五经”之类的为统治阶级服务和科举入仕的“经典”。即使到了近代,随着“西学东渐”和新式学校的兴办,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中国的教育如同中国的社会一样,深深地打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时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开始从事教育活动,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一面进行阶级斗争,一面受到教育和训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更是把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工具,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提出了在民主革命中教育方面的主张:“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1922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明确提出了三方面的教育要求:社会教育方面,要求提高社会青年的知识,提高其社会觉悟,并使年长失学的青年,得到普通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方面,要求对绝大多数无产者青年宣传社会主义,启发其政治觉悟和批评能力;学校教育方面,发动改革学校制度,使一般贫苦青年,得到初步的科学教育,并发动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发动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发动取消基于宗教关系和其他方面关系的一切不平等待遇。其后,1923年在中共“三大”通过的党纲草案中,又提出了“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与宗教绝对分离。全国教育经费应严重保证。教员应受年功加俸,到相当年龄应享受养老金”的奋斗目标。
  在党的号召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人开始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向工农群众传播文化知识,宣传共产主义。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第二个月,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就在长沙创立了党的第一所干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1924~1926年,彭湃、毛泽东先后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随着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工农群众也自己起来兴办学校,如安源工人俱乐部、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等都先后创办起工人补习学校和小学。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描绘了这一情况:“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如今他们却大办其夜学,名之曰农民学校。”“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
  这一切都表明,根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代教育的实际,民主革命时期党在教育方面的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反对教育被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所垄断,要使教育面向全体人民群众。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文化运动》一节,更加具体、形象地指出教育要大众化,教育要和实际结合,要依靠群众办教育,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办教育。这些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表明这时已经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革命武装深入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为了巩固、建设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争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分重视“苏区”教育事业的建设和改革。当时,中国共产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地总结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实践经验,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同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也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1933年4月,以徐特立为代部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从革命根据地的实际出发,提出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是:“要用教育和学习的方法,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打破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以深入思想斗争,使能更有力地动员起来,加入战争,深入阶级斗争,和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 为了实现这个任务,革命根据地废除了国民党统治区那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开始创办了一批适应革命战争迫切需要、培养革命干部的干部学校,并普遍地兴办小学,开展群众业余教育、扫盲教育,对工农群众及其子女进行政治宣传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包括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农民业余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
  就在这一时期,一些有“左”倾观点的共产党人对教育工作进行了错误的指导,他们全然不顾当时的革命实际,提出了革命根据地要“根据苏联的光荣经验,来建设文化教育事业” ,根据地的教育“应当是共产主义的教育” ,企图在当时就实行以共产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教育政策。对此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总结革命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呢?是厉行全部免费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这个文化教育总方针和文化建设中心任务的提出,及时地澄清了党内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混乱,为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手里,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工农劳动群众,教育的性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教育,教育应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应该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的目的是使工农劳动群众在思想上、文化上获得解放,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一代新人。尽管这些认识还不够完善和系统,但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而它已经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规定抗日的教育政策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38年冬,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进而,他提出全民族的任务之一,在于实行以下各项抗战教育的举措:“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其目的就是使教育进一步满足抗战的需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改革教育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以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叫嚣“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搁到一边”的状况,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向全国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理论和纲领,明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论》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区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教育,诚如毛泽东所说,它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这个观点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关系,从而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居于指导地位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要付诸实施的教育方面的行动纲领。这两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统一的整体。新民主主义教育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只有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工作,才能彻底地改革旧教育,创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体制、新模式,并为把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做好准备。为了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运用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就应该在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用共产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它在思想体系上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化教育“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总方针的继承和发展。
  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行动纲领,具体讲就是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就是“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对于外国教育,它既不一概排斥,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新民主主义教育是科学的,就是“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它既不否定一切,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汲取其民主性的革命性的精华,“古为今用”。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大众的,就是“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它把革命干部的知识和革命群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这种革命教育,对于人民大众,是有力的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编辑:陈富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