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美国高校提前录取政策的存废之争】 高校提前录取什么意思
 

【美国高校提前录取政策的存废之争】 高校提前录取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1:50 影响了: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高校将于2008年秋季取消提前录取政策,不再接受提前申请,以鼓励更多的贫困学生和少数族裔学生申请该校。同时,他们还呼吁更多的名校响应和支持这一改革举措。
  在美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常规录取和提前录取。常规录取主要指申请人于每年的1月初提交入学申请,校方于4月初予以答复。这种录取方式规定,申请人可以向多所学校同时提出申请,并于该年5月1日确定所要就读的学校。提前录取大致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各大学出于稳定生源的目的而相继采取的一种招生政策。就录取的时间而言,该政策规定,申请人在前一年11月即可向自己钟爱的学校提出入学申请,次月便可以得知自己是否被该校录取。就录取的机率而言,提前录取的机率相对较大,一般来说,学生申请提前录取,其被录取的机率要比参加常规录取的学生高出两至三倍。
  
  哈佛大学等学校的改革举措在全国引起热议,赞成、反对、调和者兼而有之。
  赞成者认为,终止提前录取可以带来三个积极结果 :
  一是有利于改善高校录取过程,使之更简洁、更公平。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称,提前录取对那些家庭富裕的学生更有利,却将许多贫困的学生拒之门外。因为他们在选择一所大学之前要比较各校提供的财政补助数额,整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许多天分出众而经济窘迫的学生大多都不会采用这种方式,从而错失了进入一流学校的机会。那些社会背景较好的学生通常会通过提前申请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而少数族裔和来自农村地区、国外以及教育资源稀缺的学生则错失了这些机会。所以,终止提前录取可以维护教育公平,尽管这些学校可能会因此在争夺优质生源时丧失自己的比较优势。
  二是有利于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获得切实的财政补助。对于一个不能负担四年大学学费的家庭来说,在没有确保得到财政补助的情况下就决定就读一所学校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正如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办主任珍妮特・拉佩利所说,与通过常规录取的学生相比,提前录取的学生很少能够获得财政补助。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亦指出,在很多人眼里,提前录取已经变成了一个特权者的专属俱乐部,只有少数人能够受邀加入。所以,他们认为,终止提前录取可以使困难学生获得财政支持,能够有效避免招录中的不公平现象。
  三是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前录取的过程非常复杂,学生要承受极大压力,他们在九、十月份就要开始准备相关资料,填写形形色色的表格,进行大量的咨询,了解各种信息,在众多学校之间进行比较,以致无法专心于学业。另外,一些学生在未被提前录取前,尚能刻苦学习,而一旦被提前录取,其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则会大幅下降,出现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年级倦怠症”。所以,终止提前录取,有利于督促学生在校善始善终,顺利完成学业。
  与赞成者的观点相反,乔治城大学、迪肯森学院以及其他一些持反对意见的学校则宣称,他们很满意当下所采取的提前录取政策,尚无调整或修改的计划。这些学校认为,哈佛大学的改革初衷固然良好,但它并不适合所有学校。例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表示“治标容易治本难”,他认为改变录取的限期只能重新分配录取过程所带来的压力,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此政策。与耶鲁大学一样,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学校也表示不会马上修改录取政策,但会参照哈佛大学的做法对本校的录取政策进行重新审视。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学校的谨慎与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终止提前录取可能会极大地增加学校的录取工作量,给录取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正如理查德・莱文校长在一次访问中所说,许多高中的升学顾问和校长认为,在这些精英学校中终止提前录取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向他们提交申请,导致候选人数激增。如果整个高中的毕业生都向他们提出申请,那将是一个数字噩梦,会极大地增加学校工作量,这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是终止提前录取将面临着一定的社会压力。提前录取政策在哈佛大学已经实行了长达三十年之久,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尽管哈佛大学等名校放弃提前录取政策,但这种政策在社会上仍拥有一大批追随者,他们会致力于维护该政策。
  三是终止提前录取使学校在生源方面面临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一点对于实力较弱的学校而言至为关键,因为在他们看来,哈佛大学这一大胆的举措是建立在其实力雄厚基础之上的。良好的学校声望,充足丰盈的财政支持,微不足道的债务负担,蜂拥而至的优秀生源,使大部分被哈佛录取的学生都不会拒绝入校就读。而对于那些实力较弱的学校来说,他们不得不考虑取消提前录取之后的生源情况。
  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一些学校虽然没有明确赞成或反对终止提前录取,但他们认为要对学校录取政策予以改进。在这些学校看来,单一地改变录取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配套改革。譬如,威斯康星大学已采取整体分析法来审议入学申请,把非学术性因素纳入到录取的考虑范围,允许一些成绩一般但其它方面优秀的学生入学。同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全面推行了整体分析法,按照一系列广泛的标准进行筛选,如课堂表现、课程成绩、领导能力、社区服务、创造思维、问题解决等。华盛顿大学还首次对本科招生录取进行了改革,对一些表现平庸的学生不予录取,学校认为,这样做对那些从入学到毕业一直表现优秀的学生而言才算公平。
  提前录取并非只有美国才有,我国实行的保送生制度就与提前录取十分类似。
  保送生制度是指由确定的中等学校推荐、保举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经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他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制度。保送生制度自1984年实行以来,几经变迁。一方面,它为学校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或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但另一方面,这种制度也由于种种原因引发了一些负面现象。对于这种利弊互存的保送生制度,反对者有之,支持者也不乏其人。
  反对者认为,保送条件和保送体制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活动空间,很容易为有钱有势者所利用,导致实际操作环节失范。有些高校对保送生还要收取高额的赞助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剥夺了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学生的保送机会。支持者认为,作为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保送生制度为那些特殊人才和优秀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避免他们被单一的分数标准所淘汰。现阶段保送生制度不应取消,而应积极完善。
  虽然人们在存废保送生制度上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从美国高校终止提前录取政策的变革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示:一项制度如果危害了弱势群体的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那么它即便不废除也应适时地进行改革。事实上,我国的保送生制度也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种种无法消弭的人为因素很可能使得这项本意很好的政策逐渐变为有权势者的专利,让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寒门学子难以从中受惠,破坏教育和社会公平。为此,教育部也曾作出了一些相关的补救性改革,如从2001年开始,将保送生数量从往年的25000人缩减至5000人。但是,这些补救措施远远不够,我们希望今后的保送生制度改革能更多地从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出发,防止有权有势者从中进行交易,以避免真正优秀的人才被埋没,让保送生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