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质与量_天水市初中优学质课堂比赛
 

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质与量_天水市初中优学质课堂比赛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4:18 影响了:

  最近在通州举办的南通市语文优课评比中有一个老师在讲台上奔跑着:快、快、快!为了完成那么多的教学任务,师生的问答已成了多余。如,让学生思考北国春风的特点,学生答到“粗暴”就过去了。我纳闷:春风粗暴,那冬风呢?不禁讶然。又要画画,又要欣赏美丽画面,要梳理文章框架,要做按摩师,还要与与江南春风比较,要透过多媒体呈现的画面体会不同形态的美,还要学唱歌曲,有限的课堂呀!学生没有读书的时间,没有自己揣摩品味出字里行间的美,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很少很少。这是怎样的课堂?有量,却无质无用!
  我们老师给学生的作业也在量上有了较大的规定:必须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作业,不能让他们浪费时间。其结果呢?作业在量上完成了,但收效又有多少?我一直坚持学习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而不一定是笔端的那个能眼见的过程。在这个“大容量”的影响下,学生的速度快了,但结果又如何呢?
  首先,初中甚至小学就出现了让老师头痛的潦草字迹。那么大的学习容量,那么多的练习,他不写快点能成吗?这说到底还是我们老师惹的祸。
  其次,大量的错字、别字的涌现,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啼笑皆非。一个综合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在根据课文默写时竟然扣去4分!当试卷再次到他手中的时候,他很快订正出来了。为什么出错?写快了。可为什么要这么急着写呢?习惯!我无言,莫名的悲哀从心底涌出。他的数理化都是接近满分的成绩呀,甚至老师没有讲的内容他也能理解并运用以解题。但错别字的频频出现怎能让它消失?
  我就开始反省我自己,反省我们的语文课堂。铺天盖地的内容,为了赶进度而加快的步伐,这到底又有多少是有用的?是提高了我们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提高了他们的语文修养?还是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我想可能是养成了他们的速度,但质量如何?
  那怎么办?唯有慢慢来。我们的学生,基础不好,所以他们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思考时间。一节课的量可以花两节课完成,而有些需要深入思考的,可以布置给兴趣小组的学生完成。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调动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老师不是饲养员,不是把你要讲的内容灌输给了你的学生就完事了。我们能做的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解题,为什么我们常常忘了大家说了又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2007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现代文阅读语段《大美之美》,因为这篇散文既美又大气,而它所写的内容是同学们比较陌生的西藏,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深感障碍重重,考试时可能习惯性的赶时间,匆匆完成,连自己都不知所云,更别谈得高分了。笔者在讲评时建议学生再阅读3遍,然后动笔,要求扣紧题眼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归纳,先进行第二次练习,然后讲评,并和同学们一起思考归纳答题思路和方法。可我的教学任务呢?就在此时,我决定改变一下教学计划,将原本计划一节课完成的讲评任务改为两节课:我决定给他们先练习两个语段:一个是安徽省芜湖市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小处的优美和大处的壮美》,一个是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现代文语段《追忆腾子京》,尤其是第二篇短文,所设题目有一定难度,但仔细推敲在原文中都能找到语句应证。所幸的是,我猜想的他们答题时可能会有的茫然并不多,不仅顺利完成,而且又归纳出攻克文学作品的若干招数:注重整体感知,迅速把握主题;筛选相关信息,注重组合加工;努力设身处地,体会个中情感;抓住关键语句,准确定位人物;调动库存词汇,表达清晰得体。尽管显得稚嫩,尽管一节课的内容没能按计划完成,但我看到同学们自信的目光,我感到时间没有荒废,我相信能保“质”了,最终也会实现“量”的突破。
  现在,我已经能坦然面对进度。一步一个脚印,慢点、实点,我平日月考之类的成绩也许不会很尽如人意,但我不必再用拿一个课题去重新讲解,自己厌烦、学生厌烦,吃力而不讨好,浪费了时间荒废了精力却得不到好的收获,欣慰的是期末我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现代作家于坚在其文《争先恐后》中说:“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一堂课45分钟,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回答一个又一个提问,解答一道又一道习题,固然是好。时间从何而来?如果是减少阅读时间,缩短思考时间,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逻辑思维时间,用不假思索的回答换来老师的总结,其实质还不是“填鸭”?
  还一片空白给学生,少一点容量,让我们农村初中的孩子学得轻松一点,自信一点,看是否能质量高一点,有效一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