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性别偏见问题的探究]性别偏见的例子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性别偏见问题的探究]性别偏见的例子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7:34 影响了:

  内容摘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将通过教育实现性别平等与公平的努力具体化到课程与教材的层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代表新课程改革最新成果的2007版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反映性别平等这一点上,难以令人满意。我们可以从这套教材选文的作者、主人公、配套人物插图三方面对性别偏见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材 性别偏见 探究
  
  教材中久已存在着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但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系统对教材进行性别分析的工作却开始得很晚。20世纪40-5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教材中的性别问题进行研究。70年代以后,西方女性主义者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并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在教材的性别分析上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女性在教育中地位。在2001年由国务院正式通过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指出:“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国家的教育规划”,“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人教师培训课程”。在同时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将通过教育实现性别平等与公平的努力具体化到课程与教材的层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代表新课程改革最新成果的2007版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反映性别平等这一点上,难以令人满意。我们可以从这套教材选文的作者、主人公、配套人物插图三方面对性别偏见问题进行探究。
  2007版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性别文化统计
  
  
  一.从选文的作者来看,女性处于绝对劣势。
  从上面的统计情况看来,2007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男性作者有73人,所占比列高达96%,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女性作者仅为3人,分别为胥晓婷、白瑞雪和李清照。其中前两人还是属于和别人合著性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作品只有李清照一人而已。
  二.从选文的主人公来看,女性形象刻板。
  这套教材中出现的男主人公有17位,女主人公有11位。女主人公分别为《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包身工》中的芦柴棒、《氓》中的弃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祝福》中的祥林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窦娥冤》中的窦娥、《雷雨》中的鲁侍萍、《边城》里的翠翠。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女性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她们不是现代人,有着善良美好的本性,处于社会的底层(除黛玉外),属于弱势群体,是被欺侮的对象(除翠翠外),结局不约而同地是悲剧,甚至是惨死。虽然她们单个的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可是她们整体上只能代表受压迫的旧时中国女性,比较刻板。相比之下,男性主人公的身世经历要丰富的多。他们有退秦师智的外交家烛之武、勇刺秦王的侠士荆轲、博学的名士梁启超、终成霸业的刘邦、薄情的负心男子、归来的戍边战士、软弱又多情的小吏焦仲卿、一代伟人马克思、和命运抗争的捕鱼老人桑第亚哥、物理学家加尔道雄、复仇王子哈姆雷特、良将贤相廉颇和蔺相如、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一代名士张衡、****的林教头、“套中人”别里科夫,可以说古今中外、不同职业身份、各种人生经历的人都有。
  三.从选文的配套插图来看,女性远远少于男性。
  由于该套教材由于男性作者和主人公的数量远大于女性,造成配套人物插图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男性插图有56幅,占88%;女性插图仅有8幅,占12%。
  由于2007版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选文中存在男女作者比例和男女配套插图严重失调、女性形象刻板的缺陷,势必给学生们造成男性更重要和更有地位、有力量、有成就的印象,无形中形成“重男轻女”的倾向,有悖于性别平等与公平的原则。对此我们建议教材的编辑者们对反映性别文化的选文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一些反映现代女性、职业女性、外国女性、成功女性的选文和插图,使人们走出“大男子主义”的误区,明白女子不比男儿差。
  
  唐云莉,安徽省含山县林头中学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