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课内外阅读课链接的几点尝试_15课猫的阅读链接
 

课内外阅读课链接的几点尝试_15课猫的阅读链接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5:31 影响了: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它书库。”叶圣陶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必须把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有机链接。但是,当前中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着严重的“拒绝阅读”症状,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冲破阅读缺失的瓶颈,这几年,我校的语文老师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建立阅读链接渠道
  
  为了建立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联系,初中语文教研组设计了“课内+课外阅读链接成长卡片”,内容主要包括:课内阅读篇目,课外推荐篇目,链接赠言,学生个人档案,课外资料,读书体会等等。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一单元上完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填写一张并上交。
  课内与课外阅读链接成长卡片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渠道,也是师生在阅读方面做交流的有效途径。任课老师通过“链接赠言”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的内容并对读物作简单评论,如“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十篇散文记录了鲁迅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推荐《朝花夕拾》,这些言简意赅的语言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学生也通过这张卡片向老师传达着自己阅读的时间、书目等基本情况和自己的阅读志趣、爱好等内容。把每个学生的所有链接卡片放在一起可以看出他在一段时间内的阅读轨迹、阅读态度、阅读收获等,所以它也是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成长记录档案。我们每个月挑选优秀的卡片在校园里流动展览,收到相当好的效益。
  
  二.进行阅读内容链接
  
  课内外要链接好,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链接起来。
  (1)前置性阅读
  有些课文所记叙的事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就提供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找到切入口,就容易得多了。
  (2)比较性阅读
  即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或作者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主要有:
  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学生课内学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以介绍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我们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之后,学生已经对文中群体象征物的象征义有了较透彻的理解,我们又及时印发了高尔基另一首散文诗《鹰之歌》,再要求学生朗读后说说诗中“鹰”和“蛇”的象征义就不是难事了,若再请学生说说这首诗中“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写景句的反衬作用就信手拈来了。
  不用作者的同类作品。学习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课》时,我们同时印发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确,面对艰难时世,中国人和法国人的寄托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于团结反抗,法国人在于默默传承。团结反抗需要勇气,默默承受需要毅力。这样比较阅读后,许多难理解的问题也就有眉目了,许多难解决的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了。
  (3)拓展性阅读
  文本拓展训练来源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刘禹锡的志趣情怀,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陋室的主人,你最想和谁交谈呢?你们在一起,会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
  生(1):“我要与杜甫一起共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可悲!”
  生(2):“我要和毛泽东论当今时代英雄。”
  这样的拓展既从课文出发,又延伸到课文之外,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另外,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我校领先港城的多媒体条件,我们将文本阅读向影视观看方向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我们播放电影《骆驼祥子》全剧,教学《老山界》时,选播电视剧《长征》等,学生不仅看得兴致盎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设立阅读链接主要课型
  
  每学期开学各年级语文备课组报学期示范课时,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导读课、自主阅读课、内外拓展课等新课型上大胆创新,特别鼓励一些骨干教师自主选择课外范文来上公开课、示范课。而且我们对这节公开课成功与否的焦点就在于教者这节课上课内课外是否自然链接了,链接的有效度怎样?链接的密度怎样?一句话,鼓励青年教师用每一节链接得浑然天成的课内外阅读课引领学生去阅读蓝天,阅读生活,阅读未来。
  近几年的尝试与努力,我们看到:学生的阅读习惯明显增强了,学生乐于说了,交际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学生乐于写了,写作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阅读是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素质的高低同阅读有很大的关系。新课标对中小学阅读量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确立“大阅读”观,把教材作为一个点,全面辐射开来引导学生读书,追求阅读范围上的沟通,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构建“课内课外阅读课链接”的机制,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给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
  
  林正梅,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