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名著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_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名著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_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8:56 影响了:

  内容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名著是培养其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读前――激趣引领入门,读中――激励引导坚持,读后――激情引燃内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则是其有序推进,有效落实的保证。
  关键词:名著课程 教学模式 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还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专门的名著课程,一些学校多是在地方课程中拿出了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有些学校甚至连一节阅读课都没有,教师只能利用零星时间对学生作一些名著阅读指导。而名著的阅读主要是靠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阅读的。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有必要安排专门的名著课程,还可构建如下的名著课程教学模式。
  一.读前――激趣引领入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
  首先,教师必须激励自己,让自己充满激情,这样才能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童年时期的名著阅读对儿童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塑造健康完美人格、营造学生精神家园、扩大知识视野方面有着课堂上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同时还应本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孩子一起去探寻“家园”中的奇珍异宝。在向孩子推荐阅读一本名著之前,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用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走进名著。只有打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打动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唯有走进儿童文学名著,才能走进孩子的精神家园。
  其次,教师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的激情能量。文本当然需要学生细细阅读和体会,但文本本身是冷冰冰的――特别是对于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这时就必须教师这个引导者来激发他们阅读的激情。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在阅读了解了名著的基础上,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著,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整本名著的内驱力。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英国作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时,我说:“如果我们把家搬到荒岛上去居住,周围什么是无边的海洋,我们还能活下去吗?”“怎么吃饭啊,早饿死了。”“可是有这么一个人,他竟然很顽强地在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28年,你们相信吗?”“他是怎么生活的呢?”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生。随后我选择了一段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讲给他们听,再用激情洋溢的语言鼓励他们到书中去探寻鲁宾逊生存的足迹,并告诉他们,老师期待着他们早点读完,共同交流阅读体会。他们的阅读兴趣便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再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和阅读的激情。名著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有着永恒的魅力。但实践证明,“是金子,它总会发光的”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每一个走进阅读之前的学生。它有待于学生阅读习惯的逐步养成,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引导发现。再好的名著,放在书架上,它只能积满灰尘。不少一向听惯妈妈讲故事的7岁孩子是不肯自己阅读的。反正有妈妈讲,自己何必这么辛苦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呢?在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并不是很多、阅读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尽早引导他们从听大人讲到自己独立读的过渡,是有技巧的。起初,我常把故事大声地读给孩子们听,但往往总是只读半截,每当读到精彩之处,见到孩子们激情高涨时,便戛然而止,卖个关子,让孩子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此外,名著精美的封面、有趣的插图、简约的故事梗概、精彩的故事片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录、鲜为人知的写作背景、丰富详实的作家生平、改编制作的电影、动画,甚至教师事先帮个别学生编排的故事小品等等,都可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源泉。因书而异,有选择地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呈现,是成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入名著之门所必备的技巧。
  二.读中――激励引导坚持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应该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名著阅读的过程,并且要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绝不是阅读之初讲几个故事,慷慨激昂地来个“推销”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保证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半途而废,坚持读完整本名著,过程中的激励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面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更需要课内指导的巧妙设计。名著导读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确立“以读为主、以导助读、重在激励”的课程导学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读中不断激励,引导学生坚持阅读呢?
  首先,组建班级读书会,开发班级阅读环境。在组织班级阅读活动的过程中,组建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读书会来运作是最为可行的。其功效在于营造一个班级的读书气氛。我常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共读书目。书目的选择重质不重量。我们以一学期三本为原则,每位学生共同读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阅读体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孩子大都有从众心理。为了寻求同学之间的共同话题,为了获得同伴间交流与讨论的发言权,班级读书会会员群体的阅读行为就在不断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学。班级读书会这个群体本身就吸引着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参与和坚持阅读。
  凡是建议学生读的书,作为倡议者,我都会率先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设立了“阅读加油站”。通过提前阅读,我每周都会在“加油站”中提出一些“阅读指南”,大都提前一周的阅读量,给学生提出一、两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并进行竞答。我则根据他们自愿并随时提交的答题纸,为他们在“阅读加油站”中作出标识,以此来不断激励阅读速度快、阅读质量高的学生,同时对阅读速度慢的同学有所促动。这一策略,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对整本名著的阅读。
  在班级读书会中,我还会定期组织读书展评活动,在学生中不断掀起赶帮超的读书风气。读书会中,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本读书笔记,用于摘抄佳句佳段,编写阅读体会。每月举行一次读书展评活动,进行读书笔记、手抄报评比活动,并通过学生的“民间”评比,评出每期的“慧眼阅读之星”和“小作家明星”。通过打擂台,树立起读书活动的优秀学生典型,激励和推动班级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其次,倡导亲子共读,开发家庭阅读环境。孩子阅读名著的主要时间在家庭,所以在推展阅读活动的初期,拟定计划并寻求家长的支持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书籍来源,还是孩子家庭阅读时间的保证都需要家长的配合。以家长会或意见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意向,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也是双方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要营造“书香家庭”,要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志趣、心向,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共读活动。
  亲子共读活动,不仅让学生的阅读坚持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家长与孩子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每一部名著阅读都是在对孩子进行着早期道德和智慧的启蒙。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日渐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家长还会观察到孩子思维的倾向,由此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引导和即时激励。
  三.读后――激情引燃内化
  名著因为其精湛的文字,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而传承久远,名扬千古。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仅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他们完成阅读是远远不够的。缺乏阅读交流,孩子间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异很大。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走马观花,其阅读水平只停留在浅表层面。学生阅读之后,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交流,不仅可以缩小学生间阅读理解的差异,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内化,还有利于下一步阅读活动的开展。
  实践证明,班级的读书交流会是一个值得师生共同期待的日子。经过几个星期的阅读,大家共同读完了一本名著,齿留余香,大家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情感想要表达。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从文字品味到读后体验,从个人喜好到主题思想……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有教师的释疑解答,也有学生的思想交锋;既有相互的意见碰撞,更有集体的思想共鸣。名著深厚的积淀,往往让孩子们小脸绯红,激情飞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度过、发展和超越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灵魂对话的话。让我们引进名著课程,给孩子的生活多一份乐趣,成长多一份睿智;让名著营造学生的精神家园,积淀人文素养;让他们的情感多一份高尚,人生多一份精彩!
  
  石芳,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