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在灵动和沉稳中寻求均衡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在灵动和沉稳中寻求均衡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4:28 影响了:

  曾几何时,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一线教师的文言文教学遵循着“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一范读,二正音,三串讲,字斟句酌,惟恐哪一个考点被遗漏,学生亦是一字不漏地记,一丝不苟地做,惟恐哪一个考点没落实,教师、学生一个个精疲力竭,苦不堪言,文言文教学成了机械而又死板的操练。为此,钱梦龙先生大声疾呼:“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在基本上还是“工具说”一统天下的时期,钱先生的这番话,显然是一针见血、切中时弊的。现在,“人文性”已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写进《课程标准》,“具有文学鉴赏能力”也已在《大纲》中成为一大教学目的,重视“文”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当教师积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疏浮泛乃至花哨,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下却一片茫然,最终导致学生文言文水平的迅速下滑,文言文“有文而无言”。有人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这两种极端。
  那么,如何寻找两个端点间的平衡呢?“文言”、“文章”、“文化”这些要素何者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著名特级教师袁卫星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指牢牢把握住文言文教学的宗义,即文言文教学首先是古代汉语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水的灵动”是指在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要从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自发学习出发,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在具体的学习中,该怎样做到“灵”“稳”结合、融会贯通呢?这里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多读多诵,积累“文”的语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崇尚诵读与积累的佳话。其实,我国历代的蒙童教育的秘诀也正是如此,文章意义先不去讲,先读个滚瓜烂熟再说。朱光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各种技艺都有各自特殊的筋骨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筋骨的技巧,诵读也是这样,“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可见,文言文语感就是勤奋刻苦读出来的。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不在此时积累一些人类文化精华,储存一些经典篇章名句,又何以厚积薄发?流畅的语言,生花的妙笔,深邃的思想岂不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章的感情,精读、细读、研读、诵读,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湖心亭看雪》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这样的人,当然称得上是一位文章高手。为此,刚一接触课文时,可不必急于翻译,急着品析,而是让学生在晨读课、课前及课堂内反复诵读,读、读、读,读个十遍几十遍,直把课文读通。但要把课文读通,对有些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还需对学生的朗读提出要求和指导,方能使“沉稳”与“灵动”并兼,否则那就是一种囫囵吞枣。
  如学生的自读会存在读音和节奏处理的错误,那就需教师的范读做模本,如“沆砀”的读音,“毳”的读音,文中的“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节奏等,随后学生的放声自由读那就是一种强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再给课文配上图文,配上背景音乐,美景、美文、美图、美乐,生动再现文本的基本情调和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学生自然也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而像“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天涯得遇知音的欣喜之情,“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三个“与”连接的紧凑感及浑然一体、混茫壮阔的特点,则可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细细咀嚼,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
  总之,读之以乐、读之以趣、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体现沉稳,积累语感,也在读中感受灵动,感悟文章。
  二.重视积累,夯实“言”的基础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形式,与现代汉语在用法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完成对文言文文本表层意义的解读。而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也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累积的过程。但因此认为文言文教学只是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只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只是机械化的操练,而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拒绝。是的,文言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夯实“言”的基础,并在阅读的实践中举一反三,这是沉稳。但如果能做到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发展智能,那么就是一种灵动了。
  《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学的重点字词有:一词多义的“一”、“绝”、“是”、“强”,词类活用的“客”等,且均已在前面的课文中学过,那就不妨指导学生通过分类积累做卡片和通过比较积累做摘记等方式以落实“言”的通晓。如“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的理解,可以联系《口技》中“群响毕绝”的“绝”,《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绝”,这几处都当“消失”讲;而《口技》中的“以为妙绝”的“绝”是“极,极点”之意,《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绝”是“隔绝”之意,《三峡》中的“沿溯阻绝”的“绝”是“断绝”之意,“绝�多生怪柏”的“绝”是“险峻、陡峭”之意。一张卡片,既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探求知识的情景。
  三.品关键词,探寻言文合一
  文言文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但是语言上的障碍使学生在阅读时望而却步,文化上的隔膜也使学生情感上产生疏离。因而字词落实和文章理解两方面都不可偏废。没有基本的字词功夫谈不上消化理解,不理解领悟,只掌握零碎的字词常识,学生也拒绝学习。怎样才能唤醒沉睡在作品的情感体验,并让它在碰撞与交流中与千年之后的人们产生共鸣呢?笔者认为从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入手,抓住关键、核心词语,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既可引导学生对“文”的认知,从表面走向纵深,也可加强学生对“言”的理解、体悟,避免对文言知识的机械死记,从而由呆滞走向灵活。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侨寓杭州时所写。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就得抓住一个字“痴”。“痴”当解为“痴迷、迷恋”。“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要看雪,偏偏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火炉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人看见,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引导学生抓住“绝”和“独”可以想见张岱的痴行。而“痴人”眼中的“痴景”亦是别具风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三个“与”连接紧凑,渲染了天地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之景。可以引导学生读,多次地读,自然会读出浑然、苍茫之感。而“痕”、“点”、“芥”、“粒”这些量词所起的艺术效果,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雪后之景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慨:人只不过渺如一粟,进而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味,这是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流露。一“痴”字正是作者的人格体现――痴心自然,清高自赏。这样,通过一个“痴”,连缀且落实了文中的多个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更是让我们感受了张岱的闲情雅志以及他对人生渺茫的深刻的感悟。
  四.知人论世,厚实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文言文负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文言文教学在强调对文言词句理解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强调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湖心亭看雪》短短一百来字,淡淡写来,情致深长,在对湖山胜事悠悠不尽的追忆中,还可以体察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淡淡的愁绪。为了理解这种感情基调,可引导学生注意注解介绍作者的“寓居杭州”,“不仕”,还有文中的“客此”、“金陵人”等,同时引入相关的背景材料加以验证。原来张岱独往湖心亭,在清冷浩大的孤独天地中,与天地与山水融为一体,因为他与朝廷与世俗格格不入。中国古代跟他一样的性情文人很多,他们有着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不随流俗,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排挤,遭到讪谤,不被人理解。他们只有通过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的山水,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心智的独一。这时让学生联系旧有知识,那么对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周敦颐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陶弘景的“未复能与其奇者”,学生自然脱口而出了。这样,紧扣文本,既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更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既要抓住“言”,又要扣住“文”,均衡于沉稳和灵动之间。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品味文言文之美,感受文言文之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冯银仙,尤昌镇,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宁海。本文编校:老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