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学与教方式的教学设计策略: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 教学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学与教方式的教学设计策略: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2:34 影响了:

  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促进语文教学学与教的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想要实现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创新语文学与教的方式,关键在于抓好语文教学设计这个起始环节。因为教学设计是落实教学理念的纲领,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基础,是组织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网络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合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以语文教学目标为根本的出发点,选择教学策略,选定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布置作业练习等。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必须有所选择,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主动探索,掌握语文思想和方法。
  2.双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挣脱了教师的绝对束缚,获得自我学习的自由,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不仅应体现教师如何教,同时也应体现学生如何主动地学,促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和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开放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通过网络技术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应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在作业练习设计上,应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结论的多元开放,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1.学习资源设计:开放教材、开发资源
  传统的备课总是局限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向学生灌输一家之言,无法体现大语文教学的理念。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让学生需理解的文本和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试以笔者初中语文《语文与戏曲》综合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戏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代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而对戏曲却比较疏远。因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剧种、特点等相关知识;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欣赏京剧和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2)能力目标:学会赏析戏文;学唱一段戏曲,模拟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或表情;(3)情感目标: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教学设计时,笔者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源并进行整合,设计网页。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流派众多,主要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表演故事,这种虚拟的没有实物的独特表演形式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短短的一堂课内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只有依托汇集各种资源的网络平台,让学生查找并下载文字资料,在线欣赏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戏曲音像资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资料共享,当场表演,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2.教学方法设计:适合的方法、适宜的技术
  在教学设计阶段,我们必须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目前常用的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有三种,即网络环境下探究式阅读教学、主题探索型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
  (1)网络环境下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方式,以教师指导为提高途径,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组织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
  (2)主题探索型学习方式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学习者面对教学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由教师根据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生活或学习中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自己确立论点,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资源目录和网址,指导学生阅读资源和相关网页,学生根据论点搜集支持论点的相关资料,最终完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演示文稿,最后由学生介绍报告内容,其它同学对研究报告进行评议的学习活动。
  (3)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网络作为一种主要技术方式,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合作的一切相关行为。
  以上三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和目标,各种教学方法之间也可以互相整合。同时,教师还要设计考虑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创设画面美好、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对话、协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获取大量知识。
  笔者在《语文与戏曲》综合活动课教学设计时,灵活选择了主题探索型学习方式。根据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创设情景→提出研究主题→上网查找资料→筛选并归纳整理资料→创作活动成果→交流成果心得→网上讨论→自我评价的教学方式。先制作了精美的网页,当学生一打开网页,就会立刻被精美的画面、婉转的戏曲吸引住,这是传统课堂无法办到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主题,围绕主题观看、聆听戏曲,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赏析戏文,表演戏曲,用文稿演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氛围,积累戏曲知识,学会鉴赏戏曲,开阔视野,丰富语文素养。
  3.学习方法设计:主体建构、主动合作
  建构主义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是认知行为的主体,而教师是行为的主导;传授怎样的语文知识和传授多少,不仅要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和建构活动;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传授应是语文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有成效的语文建构活动应建立在“问题――解决”的原则上,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和再创造,获得问题的解决。
  在学习方法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的基础和能力,尤其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水平,要教会他们使用搜索引擎准确搜集、筛选、处理网络信息。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上网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同时在小组协作学习中,要从学生的性别、年龄、认知能力、认识基础、学习方式、家庭背景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分组,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脚点始终是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中还要特别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从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来充分考虑如何设计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其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作业练习设计:多样的途径、多元的选择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作业练习设计包括预习作业设计和巩固作业设计。传统的语文预习分三大类: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本背景;初步理解文本。据笔者观察,语文的预习效果比较差,首先学生嫌麻烦,宁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其次,对文本背景等相关资料掌握不多,无法对文本做出较深刻的解读,直接导致预习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第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随意性大,不能调动学生预习的兴趣。课前预习的不充分,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下降。如今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寻本课生字的读音和字义,不必像原来一样一个一个地。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设计好预习练习,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或学习课件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查找工具,在教师具体的要求下和占有大量资源的基础上开始自主的学习,广泛了解文本背景,有利于学生深刻解读文本,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既费时又费力,教学的难点是翻译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笔者在执教八年级《三峡》一课时,采用了鼠标滑过热区响应的方式解释字词,超文本链接翻译全文的方法来辅助文言文教学,使学生更迅速、更直观地了解字词句的具体含义,并使学生更方便地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测。学生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而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巩固练习设计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学生上课没有搞懂的问题可以进入老师的博客,重新观看教学进程,教学的课件,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交流,甚至上网与网上的其他人进行交谈。另外,教师可以创建在线检测,甚至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多次的自我反馈与检测,来达到巩固的目的。有了网络的支撑,预习作业和巩固练习就变得高效有趣。学生根据老师教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再进行探究,拓宽了学习视野,生活化了学习成果。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新课堂,是教师施展智慧和魅力的广阔空间,更是学生享受自主快乐学习的精彩世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一个适合学习内容承载、适合学生主动建构、适合技术有效应用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如果我们能做到遵循原则,讲究策略,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用心设计好每一个方案,那我们的语文课将是一个精彩纷呈、奇妙多姿的新世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