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草根教师的课改之路 课改之路
 

草根教师的课改之路 课改之路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6:13 影响了:

  我1998年工作,以一颗热忱之心投入工作中,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摸爬滚打,用了三年的时间触摸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边缘。这三年是很有价值的,它让我在接触新课程之际,有机会在“旧”课程中攀越森严的壁垒,用旧的教材吸收新的课程,用旧的观点碰撞新的理念;既有了对新的内涵进行对比的资本,又没有对旧的一切形成固定的思维。
  江都培训,我是一根纽带
  可以说,课程改革一开始,就与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校长找到我,让我代表学校参加江都市级的语文学科新课程培训,培训结束之后要对全校乃至全镇的语文教师进行新课程精神的传达。
  带着一份荣耀与责任,我上路了。来到培训地点,初出茅庐的我不免感到一阵新奇、陌生。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我们的培训开始了。专家们的每一场讲座,我都认真倾听,认真笔记,虽然还有些不知道所云,但努力地尝试理解;学员们的每一次研讨,我注重吸收,虽然那时还没有发言的勇气,但我都先列出自己的理解,在内心中与别人的观点进行对比碰撞,以不断修正自己;每一次回家,我必做的功课是把讲座、讨论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温故、整理,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的地方,我冷静思考,结合自己不多的教学实践,进行辨证而又有借鉴的吸收。
  市级培训一结束,按照校长的要求,我该给其他老师进行培训。他们中有校长,有主任,有经验比我丰富的老教师,比起他们我的水平太有限了。能给他们做培训,只能说我非常幸运,有了比他们先于接触新课程的机会。为了避免可能的怯场,更为了能让自己有个总结提高的机会,在培训之前的一个星期里,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对市级培训的记录做一个整理。一条主线下来,有些地方停滞了――有不懂的,我查阅资料,上网求助,甚至还有两次是专门打了培训主讲老师的电话;有些地方单薄了,我大胆地加上了自己的发挥,把自己近一阶段的学习体会融合进去;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与流畅,我把自己要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形成文字。
  量变引发质变。在每次的讲座的聆听与吸收中,在每次研讨的碰撞与交融中,在每次温习的整合与提升中,在最后准备的梳理与创造中,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我真切地认识到一味追求工具性带来的弊端,以及对于人文性重要的认识。从学习方式来看,重新认识到民主、平等的价值,认识到学习评价不是为了挑选与甄别,更要促进学生学习生命的不断成长……
  根据培训的所得,我实事求是,大胆言说,取得不错的效果,得到了受培训者不少的好评。没有想到,毕业工作不久的课程改革,让我能以一个纽带的角色出现。纽带让我们沉默汲取而又大胆言说,纽带让我真诚聆听而又主动思考,纽带让我接触新知而又传达理念,纽带让我吸收、内化、思考、建构……
  ――那一刻,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员。
  一次赛课,完成一次蜕变
  新课程改革前期的培训宣传攻势告一段落,教师对其理念或多或少有了一定感性的认知。为了把诸多新课程的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江都市教育局举行了“三新”优质课赛课活动,我作为接受市级培训的成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试上,我陶醉于前期的自得之中,谁知校外的专家听课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有新课程影子啊!一句客气而委婉的批评,却直指我的课堂要害,令我感到愧疚。回顾培训时的得意,我深刻地明白:能说的不一定能做。表达与实践之间有着宽阔的鸿沟,如果没有努力实践的尝试,没有努力尝试的反思,没有努力反思之后的再实践,没有如此循环往复的几个来回,课改的理念怎么能轻易地植根于课堂实践的操作流程之中?
  于是,我从课堂导入入手,不放过一个细节,试图让每一个环节都与新课程的理念接轨。再次试上,我刻意经营着课堂,试图把课上得活泼,上得热闹。的确,我做到了,孩子热情高涨,情绪激动。我自鸣得意地等待着专家的好评,可得到的却是哗众取宠的结论。
  失望而黯然的我,不得不再次反思自己的课堂。学生兴趣有了,热情高了,可在课堂中他们真正的生命成长体现在何处?课堂留给他们有价值的记忆能有多少?学生学习的质态有了多少提升?学习方式有了什么质变?……面对这些问题,我无言以对。但我没有泄气,而是从头开始,扎实研究文本,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入手,重新设计教案。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精彩:有体现教学生命的朗读,有锻炼语感的感悟,有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有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情表达……教师退隐在课堂的背后,给予了学生以充分的读书、表达的空间。教师的教顺应了学生的学,教师的影子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增多了。凭借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我成功地从片教研站出线,杀入市级决赛并一举获得二等奖。
  从乡村小学的无名小卒,到站上市级公开课的舞台并获奖,我成就了自己的第一次蜕变。在获得与运用中,在理解与落实中,我通过这节课找到了平衡的支点,看到了自己前行的脚印,更看到了前面路程的艰辛……
  如皋之行,质点上的一次催化
  由于在优质课赛课中的出色表现,我被教育局的相关领导注意到了。于是,一次前往如皋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机会就落到我的肩头(全江都市仅有两个名额),那是2004年。在我目前的教育人生中,这一个星期的培训于我的影响是最大的。我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那次的如皋之旅,我对新课程的热情能保持多久,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兴趣能不能维持下去。回想五年前的那段岁月,那些讲座,那些人物,至今难以忘怀……
  成尚荣督学从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与认同感入手,以“当今社会的浮躁”、“今天你读书了吗?”、“做一根思想的芦苇”等鲜活的话题,让我明白教师职业的厚重幸福;王荣生教授从课程理论的宏观视角拓展了我对语文课程认知的范畴;王向东关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引导我们如何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构建……一位位名家,一次次讲座,在我头脑中刮起了风暴,让我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广阔,让我看清自己将要前行的道路。
  与我同宿舍的潘健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写心得。他有两本笔记本,一本是自己的阅读摘抄,一本是自己的反思写作。同班的秦咏中老师、赵鹤立老师都已经在许多报刊上发表文章,仍然笔耕不辍。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的痴迷与执着,对于新课程践行与思考的热情,深深刻在我的心头。如今,我养成的读书、写作的习惯,就是从他们那儿学习来的。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感谢新课程,让我与名家、大家相遇,让我与热爱教育的人相知。他们的出现,如同在我心头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刺激着我的神经,激发着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完成了我在质点上的一次催化。
  历经常态,生命价值的救赎
  新课程需要的不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而是植根于教学生命的常态坚持;不是一时喧嚣的热闹,而是持久保持理性的冷静。新课程改革旋风刮过之后,渐渐地,一切似乎已经平复下来。我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培训少了,我用杂志填补;讲座少了,我用书籍浸润。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心中的新课程并没有隐去,我用自己的热情与勤奋演绎着对自我平凡生命的救赎!通过阅读,我渐渐地对教学有了自己新的看法,对别人的教学设计有了自己的主见。就在这样不断阅读吸收、不断鉴别判断、不断操作实践的过程中,虽不能说对现代语文教学理论发展有了通透的了解,但是我的确已经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
  在积累的过程中,我开始尝试写作。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我首先把自己写作的方向定位于教学小随笔,争取对每一节课的得失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我在网络上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并在凤凰语文网的论坛中开辟了专题帖。那些没有在杂志发表的文字在网络上居然能引起不大不小的关注,不少的网友还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让我受益非浅。
  新课程改革,促发了我,催化了我,成就了我,让我一次次蜕变,在平凡的岗位上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我庆幸自己对职业的选择与追求,庆幸自己生活的时代与机遇。我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迈进,在走向纵深中完成对自己的超越,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军,江都市宜陵中心小学,22523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