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成长的积极信念:自我效能感分析人生信念
 

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成长的积极信念:自我效能感分析人生信念

发布时间:2019-02-07 03:47:49 影响了: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策略   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经常有中学生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老师,不知为什么,每当一个难题或挑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很犹豫,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或者想这件事值得我这么努力吗?然而每次我总是在犹豫中放弃了机会,我该怎么办呢?”人在面对任务或困难的时候,总会对这些任务和自己的能力作一些判断,这就是人的自我效能感在起作用。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A.1977)提出的重要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Bandura,1986)。可见,自我效能感所指的并非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其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表现评估或信心,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发展的积极信念。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高度增强,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自我效能不仅可以弥补学生能力的不足,而且可以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效能不仅会限制学生能力的正常发挥,而且使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失衡状态。
  
  一、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行为和心理成长的作用
  
  1.影响中学生潜能的开发
  当学生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哪一种环境,主要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往往会选择自己觉得能够有效应付的环境,而避免那些无法控制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学生与之发生互动的对象及其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获得的体验也会有所不同,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都具有转化为学生直接经验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活动方式,决定了学生潜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开发,在哪些方面又被忽视。
  2.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倘若学生自我效能感高,判断自己有能力面对某一情境时,伴随着的是良好的心情,也更能积极地去行动。有良好心情和积极动力的人,当然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或应对困难,而且感受到的压力也会更少些。相反,当学生自我效能感低,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付某些情景时,不仅倾向于逃避而且感受到压力重重。班杜拉指出,如果个体不能控制面临的压力,自我效能感低,将影响个体的神经生理系统的功能,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免疫功能降低等。班杜拉进行了广泛的生化实验,发现自我效能不仅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儿茶酚胺的分泌水平和内源性类鸦片物的释放水平。这些生化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均参与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活动。自我效能不足,则会引起这些物质生化水平的明显提高,而降低免疫功能。总之,心理学研究表明,低自我效能感是引发焦虑、抑郁、沮丧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3.影响中学生行为的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通过动机过程对个体发生作用并影响到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强的中学生在活动中会作出更多的努力并持之以恒,直至达到活动的目标,且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更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当被困难缠绕时,那些对其能力怀疑的人会放松努力,或完全放弃。
  4.影响中学生的认知过程
  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大多受到预期目标的调节,而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人们预期目标的设定。自我效能感强,个体设定的目标就越具有挑战性,其成就动机也越高。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行为的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的不足。这种认知方式能促使个体提高动机水平,发展技能。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面临任务时,会过多想到个人的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从而产生心理压力,最终影响任务的完成。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班杜拉(1986)及其他的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
  1.个体的成败经验
  成功的体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在刚刚升入初中或高中时的失败,因其不能反映出努力的不足或不利的环境因素,容易使学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但不同的学生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2.替代性经验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个体与榜样相近,榜样的成功能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但看到其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另外,当一个人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乏实际的判断时,这种间接经验的影响力最大。
  3.言语劝导
  言语劝导被广泛用来说服人们去相信自己的能力,言语劝导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导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和鼓励效果最好。另外,劝说的效果还取决于劝说者的地位、身份、权威和专业等领域因素的影响。
  4.情绪和生理状态
  平静的情绪和良好的心身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反之,紧张、焦虑、疲劳、烦恼和不良的心身反应易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以上四种信息源常常综合地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产生影响,但这些信息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改变,则因人而异。
  
  三、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1.教学中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的经验
  由于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个体过去的成败经历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体会成功的经验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应学会创造或者帮助学生创造对成功体验的机会。对中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让其感觉到只要努力就有收获。即便是老师一点点的认可和鼓励,如一个微笑或鼓励的眼神,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合作学习可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由罗伯特-斯莱温(Robert-E-Slavin)提出,它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对自己学习行为及结果产生原因的推论就是归因。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成功时多进行努力和能力归因,失败时多进行努力归因有利于个体自信心的发展和个体的自我发挥。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效能感,正确的归因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应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业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努力和策略是否有效等,这样他们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并保持强度合适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树立积极的自我信念。
  4.省略)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