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从学术明星“误导大众”说开去】 学者明星化弊大于利
 

【从学术明星“误导大众”说开去】 学者明星化弊大于利

发布时间:2019-02-07 04:19:06 影响了:

  现代传媒在打造学术明星方面神通广大,学术明星借助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然后用个性的表达娱乐大众。但在学术明星红遍天下的同时,对他们的质疑和非议也一直不断,甚至有不少专家批评他们误导大众。
  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向来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文艺鉴赏理论认为,作品问世之后,作者已去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参与文本的二次创作,通过阅读完成对作品的独特诠释。鲁迅先生曾说:“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那句老话:“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既然如此,大家为何要炮轰易中天、于丹的新异解读呢?其实深究起来,《百家讲坛》不过是一档文化娱乐节目。学术明星们的讲解,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只不过是他们个人的看法或见解。居然连他们这样的娱乐都会招致众多的非议,那我们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才完美?教师应该如何解读才不是误读?教科书上的结论就千真万确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性解读文本扫平了障碍。问题是,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同于教师观点,也不同于教参看法时,教师该如何引导?教师可不可以个性化地理解作品?教师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可不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思考一:“授人以鱼”就是“授人以柄”
  
  既然“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就不应该把参考书奉为金科玉律,就不应该在分析文章时,想方设法把学生思维引向“原定”的埋伏圈。我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决不能将教参上的结论强加给学生,也不能将教师自己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尊重文学鉴赏规律,主动去探究,去发现,去得出结论。也就是教师要从传统的“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换句话说,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否则,纵使教师对文本有再完美的解读,再独到的发现,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也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易中天“品《三国》”或于丹“《论语》心得”式的尴尬境地。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表述:“授人以鱼”就是“授人以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奉送结论更重要。
  
  思考二:“个性解读”并非“信马由缰”
  
  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阅读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度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也就是说,虽然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一千个,却都必须是哈姆雷特。
  新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但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强调开放,但开放有度;注重多元,但多元有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本为依据。教学中师生所有的阐释,都应该紧扣文本。在此基础上,还有三方面必须明白。
  以历史的眼光。根据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观点、所处的阶级等情况,结合其一贯的创作风格去分析。也就是我们历来主张的知人论世。如岳飞的《满江红》,当时确实高扬着民族气节。但现在,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在评价作品时,自然就不可以如今的观点去硬套古人。
  以时代的眼光。就是站在新时期,根据时代的标准,去分析评价作品思想的是非曲直。不神化,不矮化,实事求是。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系列,消极避世的主张,我们就应该全面分析。还有李白的及时行乐思想,我们也必须从当今时代的角度,加以批判。
  以个人的眼光。就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去分析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时要避免意气用事,体现自己大气正气的精神风貌。罗隐的《蜂》,就是一首颇有意思的作品:“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有人说,蜂采花酿蜜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可歌可敬。但也有人说,“不论”、“无限”、“尽”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蜜蜂可悲的形象。忙来忙去一场空,可叹可怜。这两种说法,都做到了紧扣文本,有理有据。但是境界显然有高低。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表述:个性阅读并非“信马由缰”,一切从文本出发,把握好以上三个方面。
  
  思考三:解读文本三步法
  
  第一、身临其境。任何作品,要从内容到形式把握精要,首先就要将语言还原为作者所构建的具像,然后置身其中。如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眼前浮现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以语言抒发性灵之妙趣。身临其境,有两种办法:
  1.有感情诵读。通过朗读,文字符号又变成了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符号。当“书读百遍”读流畅了,读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了,文学作品就活化成鲜活具体可感的情境,学生不知不觉就身临其境了。如《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之“翔”的妙趣;《再别康桥》开头与结尾“轻轻的”与“悄悄的”等都在诵读入境之后水到渠成地“领悟”在心。
  当然,朗读训练要得法。教师的范读与指导要准确到位。如能采用录音或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如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
  2.绘声绘色转述。转述可以逐步完善,也可以多人互为补充。随着转述的不断完善,身临其境之感也就会愈加鲜明。如李煜《浪淘沙》最后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能把昔日“帝王”与如今“囚徒”这两种天壤之别的生活情境,用语言绘声绘色地转述出来,学生自然难以忘怀。
  需要指出的是:训练之初,学生往往发现不了文中需要重点体会之处,老师应多加指点。
  第二、将心比心。言为心声,作家写诗作文的愿望,都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类似的情感体验。所以,身临其境之后,读者要准确细察、咀嚼,体味作者之心。即将心比心,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由于不同的作品之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将心比心也有不同的切入点。
  1.换种说法试一试。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如把“执”改为“握、拉”等动词,表现力怎样?让学生在比较中准确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2.抓住悬念想一想。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面对良辰美景,词人为何盼望快些了结?抓住这个悬念,轻而易举就能抓到词人绵绵不绝的愁绪,进而感受到词人那不可抑制的故国之恋。
  3.紧扣文眼品一品。如《扬州慢》,只“空城”二字,思想感情全出。其余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便迎刃而解。真有势如破竹之妙。
  4.知人论世揣一揣。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如结合当时被贬永州的背景,结合作者渴望昭雪重用的愿望,学生便不难发现:诗中倔强地垂钓的老者,不就是对梦想苦苦追求的诗人的化身吗?
  5.找粒水珠映太阳。如《荷花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细微动作描写,就是一粒可以映照太阳的水珠,学生可以借此领悟妇人心底的瞬间波澜:突如其来的惊讶,深情的依恋,种种情感一时并发,又继以理智的自律,从而认识到一个进步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
  6.跳出言外觅真言。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黛玉对贾母和宝玉“读何书”这同一问话,便先后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如果学生能联系黛玉刚进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态,就不难领悟黛玉的细心谨慎与乖巧机敏。那种寄人篱下的酸楚立刻深印学生脑海。
  第三、透过感情悟理性。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强烈的感情,是建立在诗人爱国之心的理性之上的。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关于路的比喻之所以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也正是因为它体现着人生价值。我们领悟文章之妙,仅仅领悟到感情过于肤浅,我们还必须透过感情悟理性,对文学作品加以理性解读。
  理性解读的悟性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培养。首先,要配合其他学科,让学生不断获得其他学科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成果。准确把握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联系与区别。在反复思考中,不断完善人格修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审视文学作品,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中蔑视权贵与及时行乐思想的辩证认识等。其次,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时总结悟理的一般方法。如类比联想、迁移扩展、视角转换等,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思考四:精彩对话,鲜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正是师生之间通过言谈、倾听、感悟而进行的立体的、多维的、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是师生以对话为原则进行精神相遇、心与心交融的情感场。要让阅读教学鲜活高效,就必须精彩对话。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能动情。想拥有让人激动的阅读课堂,教师首先要陶醉在文学大师们丰富多彩的作品中,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读出自己的思想与感受,读出自己的惊喜,才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
  当然,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不是单纯地自我理解和赏析。教师要从文本中发掘出最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的因素,让学生获得对知识、智慧的感悟,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并用这些感悟来关照文本。
  二、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所有的生发和阐释,都应该紧扣文本,切忌架空分析。为此,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相信自己能读好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用热情、激情主动接纳每一篇课文。在指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要设法让学生调动所有感官进行“立体阅读”:用眼睛去录像,用耳朵去录音,用鼻子去闻香,用嘴巴去尝味,用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积累,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参加文本的意义构建。
  三、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师生阅读体验才能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语文课堂才能闪烁着一种流动生成的美,阅读对话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担负起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联络员的角色,要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充当对话教学的主持人,要在对话中引导、点评、追问;提升、引领和丰富,以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层理解。
  四、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如果没有反思,就必定流于空泛和肤浅。假如我仅仅接受你不同于我这一事实,而不问你是怎样不同于我,各说自话,那就不能构成对话。因此,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是有差异基础上的求同。在了解差异的同时,还要了解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而寻找策略消除差异,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并非虚妄。当然,共识之中个体仍然具有自己的内在判断。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往往能享受探究的愉悦和被尊重的感觉。
  五、自我对话。一日三省,不仅对品行有效,对阅读乃至整个学习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自我对话,就是对自己之所以不同于他人的原因的探究和追问。自我对话是完全开放的,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性理解。这是一种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性延伸,同时这种延伸也指向未来,使自我更清醒、更理性地规划未来。阅读教学的过程,我认为就是以上几种对话方式的相互促成、转换的过程。对话精彩了,阅读教学必然鲜活。
  
  教学案例:《项链》教学对话花絮
  
  《项链》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名作,深受学生喜爱。我在教学对话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颇有意思的花絮。
  花絮1:你损坏或者丢失了同学的物品,会不会主动赔偿?据你观察,主动赔偿的比例有几成?
  生1 :好朋友不会让我赔。赔偿的比例大约二成。如果赔偿,友情就淡了,甚至没了。
  生2:物主让我赔,我就赔。物主说算了,我们也就算了。比例不好说。
  生3:据我观察,倒是小东西赔偿的比例高。越是贵重的,越是不情愿赔。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经济承受力有限。更没有机会自己赚钱来赔。
  教师点拨:玛蒂尔德在丢了朋友的项链,面对巨额赔款之时,是不是像同学们这样处理?为什么?
  反思:艺术来源生活,阅读还原生活。
  花絮2:如果你是玛蒂尔德,发现项链丢了以后,你会如何做?
  生1:对朋友说自己喜欢她这样的项链,向她打听在哪里买的?
  生2:我会买一串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假项链还给朋友。等以后赚足了钱,再告诉她真相。
  生3:我会如实向朋友说明事情的真相,并主动向朋友询问赔偿的办法。
  教师点拨:大家都是善良之人,都在想方设法帮助玛蒂尔德减轻那十年的艰辛。可为什么玛蒂尔德就想不出这些聪明的办法呢?
  反思:这里的聪明,其实就是狡猾。
  花絮3:你喜欢10年以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以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项链丢失这件事,是成全了玛蒂尔德,还是败坏了玛蒂尔德?
  生1:我认为败坏了她。10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在为自己的虚荣埋单。代价惨重,教训深刻。
  生2:我认为成全了她。10年前整天哭泣,虚荣得不着边际。10年后,内心充实、坦然。
  生3:其实10年以后,改变的只是她的外貌。她的内心依然虚荣。每当回忆起来,她依然陶醉于那场舞会。所以,是败坏了她。
  教师点拨:将心比心,假如她是我们的亲人,你会希望她是10年前,还是10年后的状态?
  反思:学生能意会的,就不必言传。
  花絮4:如果请你续写这篇小说,你认为接下来的情节会如何发展?
  生1:朋友把真项链还给玛蒂尔德,玛蒂尔德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2:朋友把真项链还给玛蒂尔德,玛蒂尔德继续幻想走上上层社会而不可得,整天抱怨悔恨。
  生3:玛蒂尔德要求朋友把真项链还给自己,却遭到朋友的断然拒绝。朋友说,刚才那番话是纯粹的玩笑。玛蒂尔德跟朋友打起了官司, 但因为证据不足败诉。最后忍不住打击,自杀了。
  教师点拨:你的情节设计符合人物性格及其发展吗?符合莫泊桑的原意吗?
  反思:小说情节讲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知人论世。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
  编辑/李莉
  E-mail:lili79928@163.co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