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测土配方施肥3414 东峰镇单季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测土配方施肥3414 东峰镇单季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发布时间:2019-02-15 03:57:32 影响了:

  摘要 东峰镇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峰镇灰黄泥田、灰泥田2种不同土壤条件下,肥料施用量氮12 kg/666.7m2、五氧化二磷4.8kg/666.7m2、氧化钾14.4kg/666.7m2,晚稻产量最高,分别达443.08kg/666.7m2和526.96kg/666.7m2。
  关键词 晚稻;3414试验;施肥量;福建建瓯;东峰镇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028-01
  
  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耕地面积70.05hm2,全镇种植晚稻面积41.25hm2。通过田间调查发现,当地农户在种植晚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施肥超量或不足,一些田块施肥超量严重,不仅导致肥料浪费,也带来严重的耕地污染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合理、有效地进行施肥,2008年6月在该镇进行晚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期为单季晚稻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分别为二优3139、京福A,均作为晚稻栽培。试验地选在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溪尾石坝村的2块水稻田。试验地土壤类型分别为灰泥田和灰黄泥田。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2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含量均较高,达到丰富级别;灰泥田有效磷含量中等,而灰黄泥田有效磷含量则达极丰富级别;灰泥田和灰黄泥田中速效钾含量均属于偏低级别,pH值分别为4.7、5.3,均属于偏酸性。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共设14个处理,各处理小区采用完全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灰泥田为26.00m2,灰黄泥田为24.48m2。灰泥田水稻播种期为6月16日,插秧期为7月26日,成熟期为11月3日;灰黄泥田水稻播种期为6月14日,插秧期为7月19日,成熟期为10月25日。2块水稻田播种量均为22.5kg/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缺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处理2(N0P2K2)、处理4(N2P0K2)、处理8(N2P2K0)分别为缺氮、缺磷、缺钾的小区,其平均产量分别为处理6(N2P2K2)产量的85.61%、93.13%、92.10%,说明氮、钾肥缺失对水稻影响比磷要大一些。
  2.2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在磷、钾施肥水平为最佳水平时,灰黄泥田、灰泥田两试验小区水稻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处理6>处理1>处理3);在氮、钾处于最佳施肥水平时,水稻产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下降(处理5>处理6>处理7);在氮、磷施肥水平为最佳施肥水平时,水稻产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处理10>处理9>处理6)。
  2.3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的影响
  在磷、钾处于最佳施肥量时,水稻的有效穗数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11>处理6>处理3);在氮、磷处于最佳施肥量时,有效穗数随钾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氮、钾处于最佳施肥量时,灰黄泥田处理5有效穗数最多,灰泥田处理7有效穗数最多。从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来看,试验结果的规律性不明显。
  
  3 结论
  
  (1)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收益。在试验区土壤条件下,施用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氮、钾肥的影响比磷肥大。
  (2)试验区在磷、钾施肥水平为最佳水平时,水稻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氮、钾处于最佳施肥水平时,水稻产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下降;在氮、磷施肥水平为最佳施肥水平时,水稻产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是减少后是增加(K3>K1>K2)。
  (3)在磷、钾施肥量处于最佳水平时,水稻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氮、磷处于最佳施肥量时,有效穗
  数随施钾量增加而下降。
  
  4 参考文献
  
  [1] 于国峰,水稻高产区“3414”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4):.
  [2] 郑强,郭伦,周琴.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肥效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8(5):24-25,28.
  [3] 王丽娜,苏跃.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影响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53,8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