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例子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例子

发布时间:2019-04-18 04:34:39 影响了:

  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无视语文教材具有极大灵活性和模糊性这一特征,只是将教参上的一家之言当作定论塞给学生,并在练习和测试中以此来考查学生,致使学生难越雷池一步,束缚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单调、老套、呆板的注入式教学仍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学生成了知识的储存器,这种只由教师讲解、灌输,不要求学生思考、讨论、质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精研教材,挖掘创新因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教师应精心钻研教学内容,挖掘其具有创新性火花的因素,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入创造想象和创新思维活动的天地。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必须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和模糊的问题情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处于极佳的心理状态中学习。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地方法,结合学情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三、优化教法,指导学生巧手创新
  学生强烈的创新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教师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指导学生勇于创新。以下创新思维方法值得一试。
  1.直觉法
  直觉思维是凭借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对事物性质作出直接判断或领悟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中,直觉就是初次阅读课文的第一印象或感受。依靠这种思维方式,学生在阅读中常能迅速、简明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真情实感。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有不少就是属于直觉感受性质的。如,情感陶冶和审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感受。
  2.求异法
  求异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求异思维是一种要求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某一思考习惯时,教师需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干扰。
  3.逆反法
  常言道:“反弹琵琶出新意。”在语文教学中,顺向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是基本的、大量的。然而,有些问题从顺向思路来看认识不易深入,有可能流于一般化,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教师可打破框框,“反向激发”可启迪学生“逆反思维”,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创新思维意境。
  4.讨论法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讨论中往往比单独思考更能发挥创造性。在讨论的情境中,学生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扩大信息交流,相互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从而得到较有价值的见解。
  5.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拓宽思维活动的空间,引出新的认识。语文教学中,可以比较的方面有很多,大到体裁的比较,篇章的比较,小到字词的比较;一篇文章几个知识点的横向比较、新旧知识的纵向比较等。
  以上所谈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往往不只是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研教材,引导学生挖掘创新因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优化教法,指导学生巧于创新。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重要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黄甸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