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_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_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9-04-21 03:54:52 影响了:

  摘要 从土壤条件、选种、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无公害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145—01
  黎平县肇兴乡位于县城南25km,东经109°07′~109°23′,北纬25°33′~26°10′。属南亚热带气候区,海拔410m。年均气温18~20℃,无霜期290~300d,年降雨量在1100~135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生态植被良好,无污染源,地理环境,获得“山清水秀,旅游之乡”的美称,是黎平县优质马铃薯主产基地之一。为提高马铃薯产量潜力,笔者结合黎平县肇兴乡实际情况,介绍了黎平县肇兴乡马铃薯生产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无公害马铃薯是指产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传统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无公害马铃薯的种植生产中限制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通过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的品种,使用生态、物理杀虫灭菌的一项栽培技术。
  1 播前准备
  1.1土壤条件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对土壤的孔隙度有很高的要求。疏松的土壤孔隙度大,不但能满足马铃薯生育过程中对养分、二氧化碳的需要,还能满足其根系发育对氧气的特殊需要。但要获得马铃薯高产,必须做到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15g/kg以上,碱解氮含量70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土壤pH5.5~8.0,土壤全盐量不得高于0.3%,最好是沙质土壤。
  1.2整地与施肥马铃薯喜砂质土壤,实行深翻晒土起垄,这不仅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块茎的形成,而且还能改善结薯层的通风条件,加大土壤层的昼夜温差,促进块茎中淀粉的积累。起垄的宽窄和高度应根据单作和间套作的行距而定。一般小垄单行,行距为60~65cm,垄高20~25cm;排水不良地地块,垄高25~30cm。
  马铃薯要获得高产,氮、磷、钾肥的施用要协调,与有机肥相结合,重施基肥,配施追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以腐熟的有机圈肥、绿肥、草木灰等为主,并混合一定数量的磷肥。每667m2施入有机肥量3000~3500kg。
  1.3选用良种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是高产的关键。没有优良的品种,不可能达到高产的目的。良种首先要高产、稳产。高产需要植株生长健壮,块茎膨大快,养分积累多;稳产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抗逆力。有些优良品种,但病毒性退化,往往使这些品种丧失了丰产性。因而良种还必须与脱毒技术相结合,只有良种脱毒,才能使良种高产得到保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鲜艳、无病虫、无冻害的块茎作种,凡薯皮龟裂、畸形、尖头、皮色暗淡、芽眼凸出、有病斑,受冻老化、薯块变形等块茎,则应淘汰。如薯块已萌芽,则应选择有粗壮芽的块茎,淘汰那些纤细而丛生芽的块茎,以幼龄和壮龄块茎做种。
  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栽种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适宜的种植期。黎平县肇兴乡系中高海拔地区,适宜冬播夏收,一般在12月下旬种植。
  马铃薯栽培方式较多,种植密度随品种和种植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晚熟品种,在肥土、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区,应适当稀植,以4000—4500株/667m2,行距70~75cm,窝距40~45cm,每窝双株;早熟品种,在气候冷凉地区,土壤较瘦,可以密植5000~5500株/667m2,行距60~70cm,窝距35~40cm,每窝双株。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保证全苗和促进幼苗的健壮生长。如果田间缺苗,应及时补苗。苗期早中耕,浅培土,保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如遇干旱,有条件应适当浇水,结合追苗肥。
  3.2块茎形成期重点措施是中耕培土,增加培土高度。同时根据植株生长状况酌量追肥,促进植株繁茂生长,尽快达到最大叶面积系数,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以适应块茎膨大的需要。
  3.3块茎增长期“促控结合”促进块茎的膨大,控制地上部茎叶徒长。主要措施是中耕培土,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蚜虫和晚疫病害。一般情况下,可喷1%过磷酸钙溶液或0.02%硫酸钾(或0.1%高锰酸钾)溶液。如植株有徒长和贪青晚熟的现象,可用矮壮素喷洒植株,有良好效果。
  3.4病、虫、草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马铃薯基地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以保持马铃薯基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4 适时收获
  马铃薯收获过早,块茎不成熟,干物质积累不够,产量不高;收获过迟,易受高温等危害,影响其他农作物茬口。收获马铃薯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若逢雨后初晴,应在收前先割茎叶,消除田间残留茎叶,以免病菌传播;若逢高温烈日,则宜在早上或傍晚挖掘。块茎要避免烈日下曝晒,以免引起芽眼老化和形成龙葵碱,降低种用和食用品质。挖起后,应立即搬运到阴凉通风处,晾干表皮水分,使皮层硬化。晾干后,应将破伤薯、病薯剔除,区别种用和食用薯,并按大小、级别分类贮藏。
  参考文献
  [1]董荣.无公害马铃薯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业技术与信息,2010(3):26.3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