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古镇美学分析|南浔古镇好玩吗
 

古镇美学分析|南浔古镇好玩吗

发布时间:2019-04-26 04:18:13 影响了:

  摘 要:古镇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古镇文化审美可以从建筑生成环境、建筑文化传统和建筑的审美特征三个层面展开。该文结合山西平遥以及云南丽江的传统民居庭院的布局方式、人文精神、使用功能和审美价位观的分析。从文化审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蕴。通过对两个古镇的规划思想、建筑特征、装饰细节的对比分析研究,以期扩大对于传统古镇美学形式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古镇规划思想; 古镇建筑特征; 文化审美; 审美价值
  序言:
  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在本文中之所以只把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不论在地域上是一南一北的关系,还因为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可以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居规划思想和美学思想。而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对于我们的设计视域和设计观念又有很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平遥的规划思想及建筑美学特征
  1.规划思想。平遥古城的总体布局是仿照古人康乐永寿的图腾吉祥物—神龟设计的意喻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坚若磐石金汤永固。因此平遥又有龟“城之称。平遥古城区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民居多为四合院形制,沿中轴线有几套院组成,中间多为矮墙、垂花门楼分隔,形成二进和三进的“日”和“目”字型基本布局形式。平遥的规划思想可以说是注重秩序感的营造。在古代礼制的影响下,讲究儒家之道,努力构建天地、人、神统一的规划局面。
  2.建筑美学特征。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民居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三雕",也就是木雕、砖雕、石雕,这些精美的雕刻内容多为瑞兽、吉祥花果、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以此寄托种种吉祥的祈盼和祝愿,同时有些雕刻内容对晚辈还有一种警示与教化的作用。这些雕刻遵循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原则,其中大量采用了象征、隐喻、谐音等手法,将各种吉祥的寓意暗含于雕刻中,其中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晋派气息。其建筑实用性强,艺术品位高,以北方民居特别是晋中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又兼有江南庭院建筑的风韵,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外雄内秀”是平遥民居的特色。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就可以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工巧匠。使得平遥的美在了细节的华丽和值得推敲。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是一种人造的理性之美。
  丽江的规划思想及建筑美学特征
  1.规划思想。丽江古城以水组织空间,建筑沿河走,临街为铺,临河为楼,前铺后楼,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征。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在水的利用上,古城建筑自然天在,主街傍河,小巷临渠。 营造了宽阔的空间氛围。丽江古城的水是源于黑龙潭的,丽江的规划思想是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获得了一种小桥流水的规划美感。同时在街道的宽度设计上采用了亲切的尺度,丽江街道的宽度一般为3 m~5 m,这样的尺度设计使得邻里关系有了很好的交流氛围,是现代设计应该学习的。
  2.建筑美学特征。丽江古城不论是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纳西民居外貌特征:外墙砌不到顶,后墙上部用板枋材隔断,两端山墙用“麻雀台”压顶与山尖隔断,出檐悬桃显得很深邃。山尖悬串一块很长的悬鱼板。墙体从下到上往里微微倾斜,屋面舒展柔和。使房屋构造轻盈飘逸。
  丽江古城最大的特点是对于自然材料的使用。丽江街道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古城民居的庭院采用鹅卵石、青砖等为原料铺装,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但这些形式的构件基本都会采用自然地木料和石材,表面且不加修饰,体现了材质本身的自然美感。各种天然木材作为垂直界面具有较强的围和感,轻松感,舒适感。
  两种美学思想的异与同
  山西平遥的美感注重秩序感的营造,是一种理性的、隐喻的、华丽的美。而云南丽江则是注重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从而营造了一种自然的、纯朴的、亲切的美。而它们相同的都是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结束语:
  加强对于古镇的规划观念、建筑文化、精神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的研究 ,有助于扩大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拓展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培育一种新的建筑审美价值观和建筑审美判断的标准,丰富建筑美的多元的丰富性内涵,满足们丰富的且日趋多样化的建筑审美需求。创新建筑文化及设计审美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晋中大院》作者:王先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北京 2002年10月 49页
  (3)施维琳,丘正瑜 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 云南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4)杨岚 文化审美的三个层面初探 南开大学文学院编委会文化与文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