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彰显学科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彰显学科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发布时间:2019-06-14 04:26:55 影响了:

  摘 要: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应体现美育教学理念及设计。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发挥生物学科独特的资源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美学;审美情感;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事实上,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有美学修养,因为认识美、鉴赏美要有相应的人文底蕴、美的体验和感受。真正能发现美、感悟美的人才能去创造美,人的审美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凝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类生产、生活中无不充满着美学因素,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部分。
  1.姿态万千、妖娆多变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感性形式,形态多样,美不胜收。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湖海充满着对称美和统一美。大自然绚丽多彩的美貌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人们在感叹自然界奇妙多彩的同时,无不惊叹自然的巧夺天工。自然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个体在感受自然美时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这取决于人与自然接触的广度与深度和个体的心境及其人生的感悟。只有当自然美的潜在形态和人的审美情感重合时,自然的美感才会在人的心中油然而生,所以,结合生物教学我们应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和技巧。
  2.内敛理性、逻辑思辨的科技美
  科学技术美从不主动“显山露水”,而是蕴藏在科学现象中,需要通过科学探究去挖掘、体会和发现。科学的理性是对自然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概括,其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其“内在”“理智”“逻辑”在与人心理上的相互渗透、融合而带来的愉悦,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美学追求和感悟。
  科学研究本质是将繁杂化为简单,自然现象向来好似杂乱无章、万象丛生,但在众现象中终能梳理出有序、简洁、统一的“主线”。科学研究都首先从现象引发深入思考,进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充满缜密的思维、推理过程,最后归纳总结,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科学论断。科技美需要个体自身拥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发展和完善。要感知和领略科学技术的美学价值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普通大众由于缺少“科学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不能感受到科学美,也造成科技美学难以在社会普及推广,只有少数科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或具有相应知识背景的人能领略到这种“曲高和寡”的美学风光。
  3.托物言志、探索真理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能引领、发扬社会主流精神价值的人的精神加工和创造。就生物体而言,其美学价值一般仅体现其形态、色彩的自然美。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一方面以物拟人,体现出更高的精神价值,使自然美转变成社会美。“莲,花之君子者也”。她融自然和社会之美,文人墨客无不为其品格所倾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是讴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奉献知识、青春年华于社会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美。
  生物学科课程内容的精神陶冶的素材是十分丰富的,但不像人文学科那样直露,而是潜藏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发展历程之中,需要深入挖掘,并用有效方法予以揭示。生物学家在探索生物奥秘时那种坚忍不拔、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如孟德尔做杂交实验长达8年之久,尝试多种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上首次引入数学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遗传规律。科学家实事求是,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借鉴。如摩尔根从开始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学说持怀疑态度,到后来找到实验证据成为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这些都是值得后继者发扬的精神财富,是引领人们积极向上的美育资源。
  4.神形兼备、化景入心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需要创作,需要仔细体味观察,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一种高级形态的美。如果说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社会美侧重于内涵的话,那么艺术美则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艺术作品都体现出一定的物化形态,如希腊人体雕塑的线条、形体、肌肉等。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倾注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包含着创作者的加工、改造,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人的情感赋予事物以艺术生命力,冲击着读者的心理,表现出淡淡的凄美。
  中国园林艺术备受世界推崇,是因为景观随季节而变化无穷,意境融于景中,意蕴绵长,使人乐在其中。智慧的劳动人民取材自然,因材施艺,“略微”加以雕琢,巧借天然来呈现大自然的奇巧联姻,让园林成为一件意境深远、回味无穷的艺术作品。让人惊叹自然物的灵动魅力,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奇妙的立体效果而创造出艺术的生命张力,造就神奇的艺术美感。有了自然植物,如松、竹、梅等,园林便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借助亭台楼阁、廊桥水榭,把现实风景与楹联字画等文学寓意结合,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薛惠芝,左守志.论科学理性美的内在特征及其美学价值[J].青海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88-91.
  [2]余志坚,包水明.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探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5(04):437-43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