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高职院校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机制研究_大学交换生去美国费用
 

高职院校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机制研究_大学交换生去美国费用

发布时间:2019-07-12 03:54:11 影响了:

  摘要:随着教育国际化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选择赴海外交流交换,但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尤其表现为缺少系统的管理机制。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剖析了赴海外交流交换项目的动因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改进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海外交流交换生 管理机制
  经济全球化正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在以下四大方面不断前行:学生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以及研究的国际化等。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赴海外交流交换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种方式走出国门,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国内一流”或“国际知名”院校的重要举措,体现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大学生国际流动,即接受外国留学生或派遣本国学生出国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刚刚起步,很多方面的工作还不成熟,尤其表现为缺少系统的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及优化。
  一、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的概念及其项目动因
  (一)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的定义
  交流交换生在英文中译为“exchange student”。广义而言,交流和交换生泛指依据其他国家(地区)或本国大学或机构的邀请,按照合作协议内容,进行短期学习的群体;从狭义上看,“交流生”和“交换生”存在较大差异,“交流生”强调单向活动,“交换生”强调互换、对等和公平。因此,交流生涉及领域更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交换生项目则强调双方互动,即根据校际签订的交换协议而互派到双方学校学习,交换生各自缴纳本校学费,互免对方学校学费,生活费等其他费用自理。本文所及的交流交换生为广义,即在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主旨下,那些赴海外进行短期学习,期满后按时归校的学生。
  (二)赴海外交流交换生项目的动因
  首先,它源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输送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是利用发达国家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培养大批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其次,它是高职学生丰富求学经历、提升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更多的高职学生不再满足于本校的学习,而把目光投向境外,因为他们相信赴外学习能使他们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强;再次,它顺应了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口号。尽管我校开展了多项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项目,但对照《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所列的国际化指标,尚存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的管理水平、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初步探讨,旨在为交流交换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二、赴海外交流交换生项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家庭收入总体不高
  赴海外交流交换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海外交流交换期间的生活费用比就读地要昂贵很多甚至好几倍,毋庸说一些自费的交流项目。以浙江省近几年推出的浙台“两岸交流生”项目为例,每生交流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费估计在2.5万元左右(包含学费约1万元、住宿费约0.3万元、往返机票约0.4万元、伙食费书费约0.8万元等)。这对于那些来自于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家庭收入偏低,那些家庭条件好的考生则更愿意多付学费就读三本高校或者选择直接出国深造。
  (二)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总体欠佳
  高职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过程中,语言问题是一个较大的阻力。有些海外高校,如中国香港地区,其授课语言基本上为英语,因此他们对交流交换生的外语有明确的要求,如托福成绩要求在80以上或者雅思成绩在6.5以上。虽然一些院校在交流交换生出行前或抵达目的地后会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学生自己有会自觉地参加一些语言培训,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无法像本科院校那样系统深入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他非英语国家的高校,如韩国、日本和法国等,则要求学生在出国前必须先进行语言培训,这使很多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无法满足申请资格被拒之门外,或倍感压力而自动放弃申请。
  (三)高职院校在学分认定上无法完全与海外高校衔接
  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比较复杂。课程类型有必修课、选修课、校际选修课等,此外,一些高职院校还创新性地实施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成立了“银领学院”,为成功入选金融机构的学生量身打造了订单班课程。以上课程设计之初往往环环相扣,如果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一段时间,返校后将会由于学习进度问题或考核问题,失去一些较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的不同,境外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学分评定等诸多方面会与原就读学校不一致的地方,导致校际交流学校之间的学分认定无法完全衔接。
  (四)高职院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生管理上尚未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学院各部分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以我院为例,主要职能部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如外事办公室为赴海外交流交换生工作的主要协调部门;教务处主要负责国际交换生的课程选修、学分转换及学籍的审定;学生处主要负责学生的推荐和表现测定;国际交流学院主要负责交流交换生输出前的培训;各二级教学单位则主要负责派出交换生的推荐选拔和派出后的日常管理等。但交流交换生管理是新兴的课题,相关职能部门除各尽其职外,尚未形成合力,特别是有效的管理机制,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三、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探讨改进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机制
  (一)赴海外交流交换项目的宣传制度
  1、明确宣传内容。一是学校目前所开展的交流交换项目及其方式,便于学生做出选择;二是交流交换项目的收益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便于学生做出判断;三是参与交流交换项目需要具备的条件,如资金和语言要求等,便于学生做好准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