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不差钱残缺朋友阅读答案 不差钱,就缺朋友
 

不差钱残缺朋友阅读答案 不差钱,就缺朋友

发布时间:2019-07-19 10:03:10 影响了:

  “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电影《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经过改革开放31年的发展,人们或多或少有了点钱,但利取代了义,令“朋友”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      熟人越来越多 朋友越来越少      小林最近心情不大好。前不久,她原来供职的那家公司倒闭了,而新工作又不能马上找到,生活一时陷入了困境。让小林更为郁闷的是,在自己心情极度糟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找谁倾诉。“我自认为平时人缘还不错,大家也都说和我相处很舒服。在北京待了五年多了,认识的人也不少,手机里有几百个电话号码,同事的、同学的、老乡的、客户的,那些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可我每天拿着手机翻来覆去地看电话本,就是不知道该给谁打个电话。”小林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怎么还是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   老魏去年和爱人同时遭遇车祸,住院长达三个多月。这期间,他在收到一些真情关爱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虚开的友情“支票”:有人明明没有去过医院,却硬说去那里没有找到他们;有人说买了贵重礼品去看望他们,才知道他们已经出院了;有人每次见面都一再表示要来家里慰问,结果一年下来就这样被“慰问”过七八次;还有人在找他帮忙时问他是不是因没去医院看望而介意,并且说:“这样的小事,你介意的话就太不够朋友了!”老魏感慨:“经他这么一质问,‘不够朋友’的责任就完全落在了我的头上。”   小赵准备下半年结婚,买了房子后需要装修,家里还差三万多元。母亲说,你那么多朋友,通融一下先借一点。小赵给几个感觉不错、交往比较频繁的朋友打电话借钱,但他们都找借口回绝了。小赵打了20多个电话,一分钱没借到。此后,那些平时还保持交往的朋友,就很少有主动联系他的了。小赵说:“我现在算明白了,那么多朋友,没有真心的,在你困难时能帮你一把。”   有人说,缺少真正朋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太多的人称你为朋友。商业社会将朋友的定义扩大化,表面风光底下往往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当传统的人际关系被讲求效率的社会改变、友谊被利益纠缠不清时,朋友开始泛滥却越来越贬值。      我们为何朋友越来越少?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名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87.6%的人认为,当今社会,朋友已经成为一种工具了,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考虑到以后是否能提供帮助和价值。朋友的工具化让“朋友”概念贬值。   陈辰对此深有体会。去年,一个在大学时期相处得不错的朋友向他借钱,他二话没说就借给他2000元。当时承诺国庆节还,到了“十一”又说春节还,春节后又说“五一”还。陈辰空闲时会给朋友们发些问候的短信,每次那个朋友收到总回复说“有钱了一定尽快还”,陈辰纳闷:“我又没向你催还钱,单纯地问候一下怎么老是与钱挂钩?”后来朋友把钱还给他了,但从此以后他们再没联系过。   在此次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失”友谊。社会学专家也认为,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频繁的工作变动,已经使人类几千年来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动摇,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定,影响了人们的进一步交往。   杨雨参加工作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她先后有过五段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几段工作经历中,最长的一份持续了五个月。“其实我在工作中有一些关系很不错的同事,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聊聊天,周末也会约出去一块儿玩。但是因为我经常换工作,走后跟他们的联系也就慢慢少了,到最后可能几个月都不会通一次电话,有的甚至就不联系了。”说起那些丢失的友谊时,杨雨显得有些无奈。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有24.4%的人还认为,网络交往方式容易造成情感疏离,也是朋友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专家认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不稳定、不确定造成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防备心理越来越重,所以有时候人们宁愿选择陌生人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我简直不能想象,离开了手机和网络,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从事媒体工作的安妮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但是她却把绝大部分的人际交往搬到了网络上进行。今年刚大学毕业的苏洁说:“遇到不开心的事,我宁愿上网向一个不认识的网友倾诉,也不愿意跟周围的人说,这让我比较有安全感。”      朋友稀缺折射社会亚健康      找不着朋友,似乎只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私事。但当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为找不着朋友而焦虑时,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了。   有专家认为,朋友的稀缺,折射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环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第一,朋友的稀缺导致心理焦虑。或许你感觉自己在事业上小有所成,但请注意,你可能正在经历一次都市成功学的慢性中毒――你走路和吃饭的节奏越变越快;你一次又一次地不停按电梯按钮;你总抢别人未说完的话说;你总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你沉迷于数字,将成功以获益多少来衡量;你假期不知道干什么;你把同事叫对手不叫朋友……到最后,你开始盲目相信效率就是金钱,患上时间强迫症的你,急功近利的你,深谙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却渐渐成为焦虑症的最佳候选人。   第二,朋友的稀缺让公共空间消失。在发生偶遇新朋友的剧情之前,我们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可更多的人仍在为个人的私密空间而疲于奔命。这是都市交友的规划学悖论――你幻想与邻居有一个邂逅的公共空间,却又恨不得你家再增添一个私密的房间。   第三,朋友的稀缺反映出越来越重的社会冷漠心理。在工作和生活不确定、不稳定的压力下,人与人之间的互防心理日益加重。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在争好工作好职位的过程中,各种正当的、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就难以避免。这也是很多同事之间、同行之间交往只适合于“点到即止”的重要原因。同时,现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经成了社会成员为人处事的潜规则。在这样的只能“交往”不能“交心”、“关心”的环境里,是不太可能出现真正的朋友的。   上个世纪,诗人冯至说,寂寞像一条蛇,静静地,沉默不语。岁月沧桑,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寂寞仍在吞噬我们的心灵。但不管如何,有一个东西是我们永远珍惜和追求的,那就是,精神上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关系超越了种种利益和义务的约束或支撑,如清茶般平淡,却又似醇酒般浓烈;彼此间知根知底,又有着很难被摧毁的信任。当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之余,细心照拂自己的内心,放弃那些冷漠防备的围墙,和好友静坐品茗或围炉夜话,就可以慢慢领略精神世界散发出来的芬芳。   (王景义荐自《做人与处世》2009年第11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