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激发农村中学生写作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浅谈
 

激发农村中学生写作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浅谈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2:54 影响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如果学生对学习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明显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为此,课堂教学要实行主体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从而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课前精心准备,激发学生兴趣
  1、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认真学习大纲,吃透教材,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
  优化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的生物学知识,从知识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方面应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逻辑性和层次性、准确性和精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中语言规范流畅,语速快慢适度,语气亲切和蔼,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广博的知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
  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必须知识渊博,尤其专业知识更应宏厚、扎实,所以平时要博览群书,积累资料。从各类文章中广泛获取知识,按类分册记录在案,以便在备课时查阅。如能把平时积累的小知识、小资料与该课知识结合,使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开阔了视野,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能否正确导入新课,对整个课堂教学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导言,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以生活实例设疑导入。如许多高等植物和动物有雌雄之分,人类有男女之别。以我校学生高考体检的色盲表现情况来看,发现男性大于女性,为什么有些遗传性状对雌雄后代的影响不一样?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就是本节的教学课题。这不仅在组织教学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高了。
  2、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就生动地说明了直观的价值。学生对直观教具和手段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课本上有许多彩色插图,讲细胞结构时可以利用各种细胞模型如动植物细胞、细菌、蓝藻等,再结合彩图,让学生边讨论边看边讲,“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各部分名称”、“动植物细胞结构区别在哪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等等,使学生明确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态和功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利用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是在观察、实验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家们得到的一个个可靠的有价值的科学结论,都来源于对大量实践、实验活动的总结和概括。
  1、开好开足学生实验
  实验能增加学生的感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例如,学习脊椎动物各纲时,课前事先准备鲫鱼、青蛙、家鸽等代表动物,课堂上边讲解边解剖。第一次学生可以边观察边动手,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有关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且印象深刻。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基本都能做,实验材料缺乏时,同学们也能主动寻找。有部分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不但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能力。
  2、利用实验化解知识难点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授课时,可以通过做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实验也可采用多种方法,授课前几天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小时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带进教室;另外也可把实验过程制成不同步骤的投影片,或设计成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展示光合作用过程。
  3、改进部分实验
  学生实验做多了,不但会做,还会思考。如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叶片时用2毫升的丙酮,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效果欠佳。能否用其他方法呢?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有的同学问我是否可改变丙酮用量,观察实验效果。于是我们将丙酮用量分成三种,分别用于三组实验,第一组丙酮取3--4毫升,第二组丙酮取2毫升,第三组丙酮取1毫升。实验结果出来后,经过比较发现:第一组现象明显,实验效果较好。又如讲授初中生物“心脏”一块内容时,课本采用的是演示实验观察猪心的结构,课堂上无法让每位学生都观察到。于是我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边听老师讲边观察手中的实物,通过自己的手,增加了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四、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就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1、选择热点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如在讲“无性繁殖”时,联系植物的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为动物的无性繁殖开创先例,也为保护珍稀的动物如大熊猫、人类的器官移植等方面提供了探索的途径。又如在介绍基因时,联系轰动世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引导学生分析,基因草图的绘制对人类生存的利弊,转基因的植物的培养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将这些课外知识合理地穿插于相关的教学内容中,简短扼要、通俗易懂又不失有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大因素
  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优势,带领学生了解农田作物和野外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制作动植物标本,补充生物标本室,设计小型生态系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营养级别、物质循环变化,描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潜能和力量得到展示,学生对活动手段方式的选择、活动目的、步骤、计划的确定,活动诸环节的调节,活动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参与。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总之,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自觉、亢奋的状态下,轻松自主地获得知识和增强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