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2:58 影响了: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小学生在进入中高年级后,说话和识字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更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方法却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开始新课学习时,教师不外乎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完成自主阅读之后让学生概括出文章大意并理清文章结构,之后教师再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无法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学习主动性也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更不用说在欣赏作品中感受文章审美价值,这与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读为本,在读中积累知识”、“读出感情,读出兴趣”严重背离。因此,广大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应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写作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阅读教学前――设置文本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展开阅读。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教师设置的悬念,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对篇章的阅读中。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之前,由于刚刚学习了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学生已经对盘古是如何以他个人身躯开辟出天地,从而产生了世间万物的故事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内容导入新课,从中国古代神话引出古希腊神话故事,同时给学生设置悬念:“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是古希腊的一位英雄从天上盗下来的吗?”、“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位英雄是怎样将火种带向人间的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已经对这一神话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阅读课文进入到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亲自探索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当学生们读到普罗米修斯因为盗取天火帮助人间,被天神惩罚时,无不为普罗米修斯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带着悬念展开阅读能够让学生切身进入到文本中人物、故事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
  三、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展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故而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文章介绍了埃及著名的金字塔特点并针对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完全明白具体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面对学生产生的这种疑惑,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制作出图文并茂,动感十足的动画,将课文中描述的金字塔特点及建造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由此,学生便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从而有条理地理清课文结构,正确地分析和总结文章内容。又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时,教师可以将这篇描写古人对亲人思念的词,转化为一篇兄长思念弟弟的现代白话文,联系中秋节家家团圆的景象展示出作者的寄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中的深刻意蕴。通过这种途径,拉近了小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变换诗词形式的教学方法也极为新颖,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五、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
  总之,只有将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彻底改变传统阅读课堂沉闷、僵化的气息。文章在探索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具体教学方法后,可以看出,完整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教师的积极创新下,运用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展开阅读学习,并针对文本内容进行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将阅读过程中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