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探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探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1:49 影响了:

  摘要:结合高校课程考试的实际情况,就目前课程考试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和运行应贯彻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与实践的基本思路,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程考试;考试体制;考试改革
  
  我国高校在课程考试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课程考试运作总体情况良好,但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试卷命题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部分试卷的命题质量不够科学、规范,不及格率和优良率过高;试题重测知识、轻测实践,多测书面表达、少测动手实践,重测概念、轻测创新;试卷批阅过程中评分标准不够规范,计分方式不够统一,阅卷复核人不认真复核;考生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课程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以促进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确保课程考试有效管理和运行的前提
  
  高校课程考试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课程考试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的性,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及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课程考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高校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课程考试不单单是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其根本宗旨是以考促学、以考促教,通过考试激发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考试不只是对人的检测,更是对教学行为和培养目标的检测。
  (2)全员性原则。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程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考试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其中学生是主体,学院、教研室和教师是基础和保证。
  (3)系统性原则。课程考试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各方面,同时还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学院、职能部门、教研室、教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课程考试执行系统。
  (4)全程性原则。课程考试质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包括试卷命题水平、试卷批阅质量、学生成绩评定,更重要的在于课程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课程考试质量管理与监控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顾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健全和完善课程考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课程考试的管理体制
  (1)学校(院)分管教学的校(院)长应是课程考试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校(院)长应切实关心学校的课程考试质量和课程考试管理,定期召开由教务处有关人员、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参加的会议,研究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提高教学效果、推进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提高课程考试质量。
  (2)学校(院)各教学单位主任应作为本单位保障课程考试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教学单位主任要把保证试卷命题质量、阅卷质量,保障课程考试过程顺利进行等工作作为本单位的重要教学工作来抓,以严格的考试管理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进一步优化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进一步完善校(院)、院(系)两级课程考试管理体制。教务处是学校(院)实施课程考试宏观管理、目标管理的管理机构,各教学单位是实施课程考试过程管理以及试卷命题质量、阅卷质量及考试成绩等检查评定的职能部门。
  
  2、建立和完善课程考试的各项制度,构建课程考试质量监控机制
  (1)完善课程考试过程的检查制度,促进考风、学风建设。…个学校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风的优劣,考风和学风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了建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就必须狠抓考风建设,因此,学校应成立校(院)、院(系)两级课程考试专项检查组,主要监测期末课程考试的考风考纪。这里要强调应进一步加大院(系)级检查力度,以考风为抓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杜绝考试舞弊现象,以考风促学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共创文明、优良的校风。
  (2)完善试卷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提高试卷命题水平。要充分实现考试的育人功能,使考试真正成为检测教学效果和调动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就必须重视试卷的命题质量,制定和完善试卷命题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加大院(系)专家组及教研室试卷命题质量评价和监管力度,切实提高试卷的命题水平。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而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学术活动等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试卷命题及评价、考试改革、考试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加强教研室主任的责任制。
  (3)完善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合法性。阅卷工作是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规范考试评卷工作,确保阅卷质量,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卷工作细则及要求,加强阅卷教师的责任制和试卷复核人的责任连带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各院(系)应加大阅卷质量的抽查、监控力度,确保阅卷程序规范化、评分标准合理化、成绩评定公开化。
  (4)建立和完善课程考试工作的奖惩制度,促进课程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课程考试过程中,学校(院)要组织考风、考纪检查组对各院(系)的考场进行检查,根据考生考试证件、考场卫生、座位编排、监考及考试秩序等各方面的情况,依据评分标准给出量化评价结果,由教务处负责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及时通报给各教学单位。对于总评分数高、考风考纪抓得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相对较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整改。
  (5)加强学校(院)对课程考试的宏观管理,确保课程考试管理和运行的良性循环。学校(院)、教务处应把考试过程巡查和试卷质量抽查评价,作为实现宏观考试管理的重要手段,促进考试质量不断提高。
  
  三、目前应着重做好的工作
  
  为确保课程考试工作顺利有效实施并保持良性运行状态,必须建立确保考试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控制、组织控制及过程控制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考试质量监控体系。
  
  1、加强制度建设,考试各环节应分别建章立制。学校(院)和教学管理部门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和组织落实《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试卷命题、考场安排、阅卷、考试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使得课程考试各项行为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和完善考试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完善考试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是高校考试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为了保证各项考试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提高高校考试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考试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将考试的组织与检查监督职能分离开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使考试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渐趋完善。
  
  3、建立考试管理各执行部门的自我约束和检查制度,对执行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和管理,实现责任到人。
  
  4、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考试的管理人员和执行教师实行赏罚分明,奖优罚劣。
  
  5、为加强信息沟通,考试决策部门要定期召开例会制度和汇报制度,形成考试各执行环节协调互动的良性状态,有效发挥决策部门的指挥作用。同时,完善课程考试信息反馈制度,组织有关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参与考试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保证考试管理信息收集、反馈渠道的畅通。
  
  6、改变陈旧的考试模式和单一的考试方式,引入形式多样的全程式考试模式。除了期末考试,还应增加一些辅助考核措施,如期中考试、课堂测验、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等,学生的课程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及这些辅助考核成绩综合地评定。同时,通过推行开卷、口试、讨论、论文、现场操作等考试方式,彻底改革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方式。这种多样化全程式的考试模式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还有助于减少和杜绝学生平时“放羊”和期末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杨裕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