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强身健体 [高等教育亟待“强身健体”]
 

强身健体 [高等教育亟待“强身健体”]

发布时间:2019-01-23 04:14:47 影响了: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光从数量上看,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为108.36万人,而到2008年,招生人数达到了599万,是1998年招生人数的5.5倍。然而,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高等教育亟待“强身健体”。
  提高师资质量,扩大师资数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给人的感觉是大学生过剩。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比,我国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甚至与同处亚洲的韩国、泰国相比,我国的大学生人数比也是较低的。这充分说明,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因此,一些人将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归之于“扩招”,并不是十分准确。
  问题在于,一些大学在办学规模上不是量力而行,而是不顾实际能力“***”,能升格的升格,能合并的合并,纷纷向“航空母舰”迈进,以为这样就成了“一流大学”,而大学里最为关键的师资力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均无法保证,这样的后果是导致教学质量滑坡,学生素质难以提升。难怪有人说,现在某些大学生的水平还赶不上从前的高中生、中专生。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花大力气提高师资质量,保证师资数量。
  合理配置专业,改革教学内容。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没有考虑到自身的优势与能力,存在盲目决策、“追热点”、“赶时髦”等现象。这些高校缺乏远见,眼前什么热门就设置什么专业,与市场的远期需求错位。例如,一段时间是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的法律、计算机、财会专业,几年后就变成了滞销专业。更有甚者,一些理工科学校完全不顾市场需求如何,也纷纷设置某些目前看起来“时髦”但需求量少的文科或艺术类专业。因此,规范专业设置,根据学校特色合理布局,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成果”泡沫不少,而真正有用的建设性结论却不是很多。教学改革多年,一些学校里的课程还是那个课程,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案只是换了封面,或者是变成了印刷品而已,而其中的空洞、陈旧的内容,任它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动。学生学得无趣,而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走上社会很快就还给了老师,根本没有实际的价值。而某些对学生一生都有帮助的课程,如一些人文方面的课程,学校要么根本就没有开设,要么开了也不重视。此外,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学生创业意识非常淡薄,更不知道如何创业。改革教学内容任重道远。
  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机制。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机制。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忙于所谓的“科研”,想方设法“申报课题”,东抄西凑“著书立说”,对本科教学责任心不强。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老套,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任教某些实践性强的学科的教师,自身缺乏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因而只能“照本宣科”,“满堂灌”。经过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哪里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这种“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机制亟待改变,要形成“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评价机制。
  从制度上杜绝“官本位”思想。某些高校不是以学术为本,而是重官位,重头衔。一些毫无学术成就的人却通过各种门路,把持着一些重要部门,占据着学校的各种资源,如课题经费、职称评审、人事调动、出国考察等。这些人挤压了本应属于学者的资源,导致这些学校不是“人心思学”,而是“人心思官”。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制度上解决高校的官本位问题。只有当学校的行政人员真正为一线教师服务,教授的待遇超过行政人员,才能让高校的人才回归到教育事业这一本位上来,才能真正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健康发展,实现做强做大的愿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