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重提《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问题] 三国志通俗演义
 

[重提《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问题] 三国志通俗演义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8:00 影响了:

  内容摘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时有如下评语:“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慨,时时如现矣。”本文从分析鲁迅的这句话出发,具体分析了罗贯中在塑造刘备这个人物形象时的得失,认为作者在塑造刘备这个人物形象时整体上是成功的,但也确实存在着“长厚而似伪”之嫌。
  关键词:人物形象 塑造 刘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慨,时时如现矣。”鲁迅这句话是在谈《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得失,那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笔者认为对鲁迅的这段话我们应该加以细细揣摩,以弄清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得失之处。
  首先,我们要明确鲁迅先生认为罗贯中本意是要表现刘备的长厚,而且是这样表现的目的达到了,其次才是鲁迅觉得这样的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完整性,统一性是有所妨碍的,可以说鲁迅的这个批评还是十分中肯的。
  我们知道《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却是他最突出的成就。罗贯中在他所描绘的众多人物中极力突出若干主要人物,运用对比,夸张,衬托等一系列艺术手法,着力的描绘了某一人物的某一特征,性格的某一方面,从而达到了人物形象的高度统一,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恰恰是这种高度集中的类型化典型形象的塑造,造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不具有丰富复杂的个性,缺少性格的发展变化。同时,对人物某一性格特征的过度表现不免造成了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之嫌。
  在民间历来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这都表明了人民虽然同情刘备,却也不满意他的有时“作假”。当然,这倒并非是作者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有意表现他的“作假”,而是像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艺术创造手法上的缺陷。我们认为刘备之所以“欲显刘备之长厚”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处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中,作为一个集团的首领,刘备如果不具有出众的本领他是根本不会有立足之地的,那么刘备既然最后站稳了脚跟,并且建立了鼎足一方的政权,就必须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是否也将刘备塑造成一个雄才大略的的英雄形象呢?否,我认为这样一来,小说势必变成了在一个群雄并起的动荡年代,三个集团的英雄首领各自带着本集团相互争斗,争霸天下的故事了,而这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那么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呢?我认为作者是要将刘备塑造成动荡年代的一个贤明君主形象。作为封建时代一个贤明君主,罗贯中认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宽厚待民,所以作者极力的表现刘备关怀人民,为人民所爱戴,深得民心,忠厚待人,因之四海之内,众士仰慕……从这些众多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在极力的抬高刘备,极力的想使刘备成为一个理想的人物。二是正如诸葛亮给他分析的,在那样一个大势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江东孙权已历三世,内有张昭周瑜等一班老臣忠心辅佐,外又有长江天险,占了地利;刘备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抓住人和,而如何占有人和呢?具体的办法便是礼贤下士,关怀人民,忠厚待人,使四海之内众士仰慕。可以说“占人和”就是作者给刘备定下的行动基调,也是刘备克敌制胜的法宝。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才有后来刻意表现刘备长厚的一系列描写。
  但是,由于作者对历史现实中刘备的某些宽仁的个性做了过分的夸张与渲染,导致了人物思想,行动的失真,从而使刘备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审美距离。《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刘备的爱民举动写得最为生动具体的莫如“携民渡江”一节了。那真是一个伟大的场面。当时曹操的五十万大军“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眼看守不住,刘备的处境已是危险之极,要想逃避灾难,诚然只有诸葛亮所说的“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倘若稍慢,我想以当时的情势,刘备势必被曹操所破甚而被擒。以刘备多年来行军打仗的见识,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的刘备是怎样表现的呢?即便是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刘备也没有忘记百姓:“奈百姓相随已久,安忍弃之。”(卷之九)结果,百姓“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数十万百姓随军而行,日行仅十余里,正如文中所说“似此几时赶得至江陵,倘曹兵追到,如何迎敌”?(卷之九)正因如此,于是众将皆劝“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但是,刘备仍然不肯,理由是“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卷之九)读者至此,不禁为刘备的爱民之心深深打动,而这时刘备的精神品质也确实显得非常的崇高和可爱。但是,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在那个动辄“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七曹操《蒿里行》),视生命如草芥的杀伐年代,作为一个“素有大志”企图争霸天下的刘备,这样做真实吗?难道为了表现刘备的宽仁,就可以让他弃自己的理想前途于不顾吗?显然,作者以此来表现刘备宽仁的意图毋庸置疑,但是这种过分的理想化的夸张对人物形象带来的反面化效果或许是作者始料未及的。
  同时,由于理想化了的刘备,缺乏现实生活的基础,所以作者很难通过真实生活的情节描绘让读者自己感知刘备。为了能够让读者理解刘备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行为动机,作者就只能借助于刘备直接的声明和独白去解释,从而造成了作品的思想倾向过于外露。这种赤裸裸的,直接诉诸于读者的理解和认识,对作者理想的刘备形象的表现是有一定妨碍作用的。
  卷十二“庞统献策取西川”一节,取西川本来是刘备在隆中决策时就同意并势在必行的事,可糟糕的是这时的刘备又犹疑起来了,一方面要千方百计的夺取益州,一方面还要装成正人君子模样,对庞统与法正的再三劝说,刘备的回答是:“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涪城初会刘璋时,庞统、法正劝他就席上杀掉刘璋,他坚持不允,说:“季玉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天地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言外之意,刘备俨然以仁者自居,好像真是因为“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但细加分析,我们就知道后面那个“更兼……”应该放在前面,而“恩信未立”,唯恐“上天不容,下民亦怨”才是真正的原因,以刘备的见识,他始终牢记以百姓为立身之本的总规划,一旦失去民心,他就毫无资本了。这一方面说明,较之于庞统、法正,刘备更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另一方面显示出刘备也确是够虚的呢。
  而当魏延、张任欲效鸿门宴之项庄时,刘备更是着实做了回“好人”,并且还唤诸将上堂以酒赐之,曰:“吾兄弟同宗骨肉,共议大事,并无二心,汝等无疑。”(卷十二)忽悠的刘璋真以为“吾兄刘玄德,非比他人”,就是他的众部将也相信刘备本人却无取西川之心了。这固然是刘备麻痹敌人的策略,但是这样一来刘备不仅显得虚伪,甚而至于曹操般的狡诈了。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之中,作者为了做出解释,更是让刘备跳出来,对自己一贯的行为做了一番集中的说明:“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为此不忍也。”(卷十二)
  诸如此类,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很有几处,其他如刘备三辞徐州牧等读来也让人不得不觉刘备有虚伪之嫌。(按刘备白帝托孤于诸葛亮一事是否可以作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之证据,似乎还值得商榷)
  总之,为了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塑造一个“仁君刘备”,一个“宽厚待民”的刘备,作者注入了一些非现实的理想化成分,这就使得这种宽厚仁慈的性格已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历史现实,使刘备在整体上给人以“厚而似伪”之感。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版。
  [2]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3]《三国演义研究集》,《社会科学丛刊》编辑部编,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4]《三国演义论文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5]《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91年2月第1版。
  [6]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底2版。
  
  吴远飞,湖北大学文学院学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