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转变职能 创新机制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课程改革
 

[转变职能 创新机制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6:50 影响了: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的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几年的实践,目前,已从外延扩展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强烈地改变着当地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师生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教研机构与学校的关系,也改变着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的关系。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教研室主任王艳萍女士。
  记者:王主任,您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沙依巴克区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区教研室发挥了很大作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区教研室的基本情况。
  王主任:沙依巴克区教研室是一所民汉一体化管理的教育教学机构,始建于1980年,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汉语教研员18人,民语教研员9人;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13人,中专学历1人;小学高级职称23人,中教高级1人,中教一级3人;从事教研工作10年以上的占20%。目前,教研室小学教研覆盖所有学科,中学教研覆盖4个学科。
  我区汉语学校2001年率先成为首批国家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2003年民语学校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课改以来,我教研室转变教研职能,创新机制,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发展提升作为我区教研人的历史使命,在我区已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校本教研工作初显成效。
  几年来,沙区教研室在各级领导、同仁单位的支持与关怀下,在课程改革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学科评优课有33节获国家级奖励,87节获自治区级奖励,151节获市级奖励,144节获沙区级奖励;教师论文有321篇获国家级奖励,504篇获自治区级奖励,436篇获市级奖励,249篇获沙区级奖励;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78人,骨干教师142人;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千人次获奖。课改以来,来自家长、社会、专家的好评接连不断。2003年3月,我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课改专家的评估并获得好评。2007年1月,新疆教育报刊登了题为《异彩纷呈的沙依巴克区课改》的文章,对沙区的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受到了全疆各地教育同仁的好评。近几年,我区多次接受自治区专家团对我区课改工作,校本教研开展情况及小课题研究等工作的评估,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扬。
  记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沙依巴克区教研室在教研员队伍的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主任:我们是从两方面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的。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激发教研内在潜力。我区教研室对教研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整体推进,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建立与国家、自治区和市级教科研机构长期有效的教科研信息互通机制,使教研员们能及时获得最新最全的教育教研信息;加强各级别的整体培训工作,六年内共派出近300人次前往内地培训学习,促使教研员快速健康地成长,等等。二是盘活区域人力资源,建立兼职教研队伍。目前,我区教研室各学科均有兼职教研员,他们都从中小学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聘任。兼职教研员主要以协助专职教研员做好相关学科的教研工作为主,除了协助专职教研员开展常规教学检查工作以外,还参与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方面的考核及量化评估工作,协助教研员组织学科竞赛、“三优”评比、教法、学法专题讲座、课题研究工作等。多年来,我室教研员与兼职教研员不断奋进,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及自研力量,依托沙区教育资源,有效地实现了本土化教研。
  记者:近年来,沙依巴克区构建了哪些有利于课程改革发展的运行策略及机制?
  王主任:课改伊始,我区即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沙依巴克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详细拟订了实验的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同时,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教研室制定了课改评价体系、评价表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表彰奖励措施。各学科在此基础上相继制定了评价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另外,我区还下发《“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有关教育改革的说明》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各学校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评价制度。
  近年来,沙区教研室不断转变职能,构建新的教研管理模式,实践课程改革。根据区情,我们将教研职能由过去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以切实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落实教研“重心下移”策略。教研室制定了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要求每位教研员有两个蹲点校,每月下蹲点校听课,参与教研活动,举办教学讲座并撰写调研报告,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给予具体指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民语系学科根据各校不同的师资情况,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研策略。同时,教研室还制定了教研龄不足五年的教研员下校兼课的制度,受到了基层学校领导、教师的好评。
  以“三级联片,分层管理”策略,构建新的教研管理机制。“三级”,即将全区分为四大片区,建立区中心教研组、片区中心教研组和学校学科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区中心教研组由教研员直接负责,制订每学期本学科教研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开展培训,组织联校攻关教科研课题、送教下片区、专题讲座,课例分析等活动,以推动全区课改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联片”,即由片区负责人定点、定期组织联片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教研员下片区协助指导。学校学科教研组活动由学科教研组长负责,依据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开展日常教研活动。通过这种“三级联片”制度,建构立体式的教科研工作网络,提高课改的实效性。
  2005年,我教研室还创办开设了“沙区教研网”,为全区教师互动交流,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记者:请问近年来,沙依巴克区是如何坚持三级课程管理机制的?
  王主任: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积极支持地方课程,自主发展校本课程。我们在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自治区的地方课程纳入到实施课程中,目前《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新疆》、《健康教育》已全面进入我区课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地方课程,我们采取了“专人专管,专家培训,一线指导,测评监控,研讨提高”的管理措施,对地方课程的落实起到了有力的保障。
  2004年9月,沙区教研室开发了以品德教育与本土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区域课程《沙依巴克区地方课程区域资源》。此外,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发了符合校情、生情的校本课程。目前,我区各校根据社会文化、本土文化、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共开设校本课程30多门,涉及的有人文素养系列、体育健康系列、科学与艺术素养系列、学科拓展系列、生命教育系列、生活技能系列等。课程丰富多彩,充分发掘了校内外课程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责任编辑 王永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