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导控]预设与生成属课堂教学什么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导控]预设与生成属课堂教学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7:09 影响了:

  课堂教学,因其为双边活动,故思维活动呈现出双向的性质。教师的思维指向和学生的思维指向如果能重合,就会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的思维指向和学生的思维指向产生偏差,对这种情况如果缺乏足够的导控意识和恰当的导控方法,就可能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思维导控,一般以纠偏为基本方式,但是,纠偏并非导控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偏差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教师思维的缺陷,丰富教师思维的内容。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双向思维导控,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也可以使教师的思维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
  
  一、预设方案
  
  教学程序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思维方向。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和环节上,学生受学习心态的支配,可能会同教师的思维方向发生偏差,但是发生何种偏差以及何种程度的偏差,往往可以作出宏观的预测,纠正偏差的方案也因而可以预定。
  笔者教《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一课时,全课设计16个问题,基本预测到了学生在哪个阶段、哪个问题上会出现偏差。这几个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三方面:(1)怎样理解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2)为什么不能在非宗教的场合宣传宗教?(3)为什么一些宗教人士在非宗教场合公开宣传青少年远离毒品的活动却又是合法可行且值得发扬的?
  这三个问题都是教学难点。第一个问题,学生在理解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含义时,有部分学生会和教师的教学预设相一致,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很可能与教师的预期产生偏离或误差,以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宗教的一切活动自由。这就不能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如不加以引导,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有所准备,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其实只是信仰上的自由,即是思想上的自由,而非包括在非宗教场合传教等一切活动的自由。
  对第二个问题,教师预测学生可能会认为宗教人士能够在非宗教的场合宣传宗教,因为他们会觉得当今世风日下,在公众场合扬善弃恶是完全合理的,但是这种理解依然是有偏差的,不能准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其实一些宗教人士在火车上、公园中等地方传教其实是不合法的,因为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信仰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而非到处传教的自由。教师据此可以导引学生继续思考“在哪里才可以传教”。
  对第三个问题,预测可能发生的偏差是学生停留在对第二个问题的表面理解上,从而以为宗教人士在电视上宣扬青少年远离毒品的活动依然是传教,而没有分辨清楚传教和其他日常活动的区别,纠正这一偏差的方案是教师将两种活动加以比较分析,号召人们远离毒品其实是公益活动,而不是正式的传教,因为传教是通过宣传宗教的教义号召人们信仰它,皈依它。对这些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学生必会出现思维偏差,如果教师没有准备好,在课堂上是很难充分正确导引的。
  教学实践证实:上述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预测和纠偏方案的设计对保证教学效果起了重要作用。要做到“预测”准确,除所谓传统的“备教材、备学生”外,还得“备教师”,即教师自身要做到思维方向明确,思考问题精细,实施方案得法。
  
  二、发现偏差
  
  偏差可以预测,但是不能完全预测,因为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活生生的思维者,其思维活动是一个个的变量,教师的备课再充分,也不可能预测课堂上的各种思维活动图样。因此,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实现双向思维导控的基本要求。
  但是,怎样才能发现学生的思维偏差迹象呢?
  1. 注意情感反应。当学生表现出兴奋、羞涩、疑惑、胆怯等情绪反应时,教师应当及时予以注意,从中捕捉学生的思维指向,如有偏差即予以纠正。学习《正确对待金钱》时,有的学生对金钱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金钱能买到许多东西,以为金钱就是一切,但是又基于社会的公论而耻于言明,让自己显得心事重重,影响了其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如果教师对这种反应熟视无睹,未加注意,对“金钱”的分析可能就会发生“教师讲教师的、学生想学生的”的现象。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对他们的种种情感反应作出准确的理解,这样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
  2. 注意答问质量。答非所问,证明学生的思维偏差已经很大;部分答非所问,则证明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偏差;回答明快利索,证明回答者深信自己的回答和教师的要求一致,不存在怀疑;回答吞吞吐吐,很可能是掩藏了真实的思维结果。
  3. 注意素质差异。学生的素质无疑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例如,反应快的学生容易“超前”思维,在多数学生还未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时,那些学生就已经能够去思考下一步的问题;反应慢的学生则容易“滞后”思维,当大多数学生已经进入下一思维步骤时,他们往往还会留在上一思维步骤,于是情感上就会表现出疑惑、胆怯或焦虑。
  
  三、导控方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明确的情况下作出努力,要比在盲目、半盲目的状态下作出努力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处理好整体教学目的与课堂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把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化为具体的目的要求,明确告诉学生,让学生明了教师的意向,明了教师要将自己引导向何方,使师生双方的思维轨迹趋向教学目标。
  笔者在讲授《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内容时,在两个班作过比较:A班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上出些相关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而没有指出做练习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而B班则明确指出探究目标:要顺利就业或是创业需要什么素质?由于曾在课前让他们收集过我国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收集岗位成才、创业成功人士的具体事例,当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就业、自主创业应当具备的素质时,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参与发表意见。比较的结果,A班的学生为做题而做题,在思路的拓展、投入的程度等方面均不及B班。
  当然,笔者并不主张教师千篇一律地、机械化地先将教学目的一、二、三告诉学生。有时不先告知目的,而是用其他方法暗示目的,在启发思维时反而容易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那是教学艺术的问题了。
  当预设偏差真的出现了,凡可使用预测反馈时的导正方案予以导正的,意味着一切的偏差尽在教师的预计之中,当然先行使用已经准备好的导正方案。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问题在于如前所言,课堂教学的情况千变万化,实在难以预料情况的变化,据此,对那些未曾准备过导正方案的偏差,如何迅速有效地予以导正,是实现导控目标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偏差进行导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实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如可以采用明示、暗示、辩论、讨论、屏蔽等方式方法。
  就拿暗示教学导控方法来说吧。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过程中,可以运用设问、质疑、联想等方法,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影响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于不自觉的状态中纠正思维偏差。而暗示性的强弱,可以认为是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质量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笔者教《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课时,讲到货币的基本职能中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之间的区别时,有学生评议说:“小明到商店付款买汽水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对此,教师如果正面说明,也未尝不可,但是效果可能没有让学生自己“悟”出的好。教师可以反问他:那何时才是行使流通手段职能?学生很容易会得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同时”正是行使流通手段的功能。继续问,如果小明身上没钱,后来再拿钱来还,又是行使何种职能?这样问学生的方式便会无形中使其思维指向二者的具体区别,让其轻松掌握知识点。
  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教师的思维方向趋向一致,并非要求学生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对教师亦步亦趋,而是应该辩证地看待所谓的偏差。不应忽视这种情况:某些偏差的出现,可能正是学生求异思维火花的闪耀。在这种时候,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就要注意了,不是要浇灭这种火花,而是要保护这种创新的火花。对那些可能与教学目的殊途同归的思维活动,教师应时刻记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思维的特殊方式和特定角度,善解其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双方的思维和谐共振,从而体悟出互相理解的愉悦,实现教与学双方的共赢。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