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浅析:李清照的艺术特点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浅析:李清照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3:05 影响了:

  〔关键词〕 李清照;词;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A)―0061―01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女作家,她工诗善文,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但都已散佚,现存的后人辑本有《漱玉集》。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词作感情细腻,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情文并茂,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
  一、抒情真挚细腻
  艺术源于生活,真实的情感则是艺术的灵魂,而李清照词中的“情”更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南渡前的李清照生活平静舒适,词作多描写闺中生活,题材集中于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情调,思想、内容都比较狭隘。如李清照早期作品《点绛唇》中“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闺中少女见到生客时的天真娇憨之态写得逼真自然,大胆明朗,闺中生活的无忧无虑也跃然纸上。
  南渡后的李清照,先后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二十余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了她精神上、心理上沉重的打击,心理更加愁苦悲痛。《南歌子》中的“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添字采桑子》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清平乐》中的“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这些作品中,李清照以真挚、细腻的感情抒发了漂泊流浪之苦,对死去丈夫的思念,对昔日生活的追忆,还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善于融情入景
  李清照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制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全词仅33个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语言明白晓畅,笔调轻松活泼,景、物、人、情融成一片,活泼而富有生趣,从而营造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
  李清照的词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灵性,词人有时甚至将它们作为自己的知音和朋友,“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 ,把花当做同命运的友人,人老春暮,心中伤感;“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春花流水皆有情,陪伴愁苦敏感的词人,更衬托出她的孤独无依;“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打破了传统的“悲秋”格局,虽然也写了“红稀香少”的残秋景色,但意境毫不伤感,反而洋溢着无限的秋游之乐。
  三、语言浅显自然
  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她的词语言清新自然,一扫花间词的浓香艳丽,代之以生动活泼的口语、市井俗语,语言独具风格,清新、明快,至今读来还是朴素淡雅,令人耳目一新。
  《声声慢》是李清照历来被称颂的一首词,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叠字,由浅入深,齿牙交错,不胜凄苦。《行香子》:“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斧凿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又如《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肥”、“瘦”二字,不但形象地写出了风雨后绿叶肥茂、红花凋残的景象,而且十分传神地表达了深闺中少妇惜春恋花的细腻感情,既贴切又深刻,被盛赞为“人工天巧”。
  四、手法灵活多样
  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独创性,表现在她非常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和真切感受,酝酿成诗意醇厚的主题,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不依傍古人,常见新意。如《醉花阴》写了一个重阳佳节思念爱人的女子。李清照抓住了主人公因思恋而消瘦这一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了“人比黄花瘦”的特殊形象,用黄花来形容人的瘦削,用瘦削的形象说明思恋的痛苦,词作手法高妙新奇,比喻新颖,化虚为实,使情感表达具体可感。李清照词中常使用对比手法来再现生活,抒发感情。如《永遇乐》,以两宋两个都城元宵节的不同情况和诗人的不同心境,构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处处对比,层层对比,把人物的今昔之感和物是人非的哀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沈丽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