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从行业出发,兼谈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本土化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3000字
 

从行业出发,兼谈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本土化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3000字

发布时间:2019-02-04 04:26:13 影响了: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更大程度体现在结构性矛盾上   就业涉及到国际国内宏观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等诸多因素。当前,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呈现出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有两个层面,一是选择性矛盾:由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区域、行业属性选择上的矛盾,二是不适配矛盾: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后者突出表现为,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大学毕业生。有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跨国公司为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而苦恼。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的人能达到服务业的起点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这显示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特别是与行业发展之间存在脱节。
  (二)高校办学的同质化倾向,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我们可以从行业院校出发,考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建国初期,为了构建自主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家经济恢复和建设对行业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家新建了一批单科性行业院校,这些行业院校依托各个行业建设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行业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行业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8年,国家在多年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将原国家部委管理的400余所高等院校多数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原行业高校纷纷告别部门办学,划转到教育部或所在省办学。这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资源配置、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应看到,长期以来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被打破以后,未能及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人才与技术供需体系,导致部分高校与行业间失去了相互依托的重要基础,并由此带来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999年,为适应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决定,使全国高校包括各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都有了飞速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出现了高校办学的“趋同化”倾向,造就了大批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上更趋模糊,呈现趋同状态。院校在规模及学科门类上,都比以前更大、更全。大而全,是许多院校的共同特征。大而全,有时也会稀释掉高校的优势资源,致使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特别在原来的行业院校,一定程度出现了对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服务功能弱化。经过数十年艰苦努力形成的优势学术队伍和科研条件开始逐渐流失和萎缩。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行业院校人才输送渠道的中断与科技服务阵地的转移。
  社会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使高等院校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层级,从而构成了高等教育多层级、多类型的系统。办学模式的“趋同”一方面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另一面,也是产生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办学模式的“趋同”,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三)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其他问题:
  一是高校对教学培养环节的重视不够,或者说实质上重视不够。高校评价机制和导向的问题,致使教学培养环节成为高校工作的基础,却没有基础的地位。高校关注的重点是科研与学科建设、资金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教学培养有时被忽视,很多院校曾一度由学科替代了教研室,目前还在恢复,但是,真正人才培养的问题并没有被得到充分重视。
  二是相对单一和封闭的校园课堂教育,致使高校长期以来忽视职业教育,断裂了实践环节。一方面,我国社会长期对职业教育的忽视,高校甚至不屑于加强职业教育,认为这是职业院校或者技能培训学校的事情。基础教育中以应试教育、升学为指挥棒,而高校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和衔接上不足,导致了学生在整个求学阶段中很少接触到职业世界的鲜活信息,加剧了大学生择业的迷茫。
  职业生涯理论的代表人物舒伯(Donald Super)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其中探索阶段又细分为三个时期:15-17岁为试验期,18-21岁为过渡期,22-24岁为尝试期。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的高中生应处于试验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自身的需要、能力、价值、就业机会都有所考虑,并据此进行试验性的尝试;大学生处于过渡期,是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或专门训练机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时期;大学毕业后三年为尝试期,个体选择一种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并试图把它作为终身职业。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空白和职业指导的缺乏,一般学生往往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前并没有完成试验期任务,以至于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大学生在经过四年的过渡期仍然没有找到比较明确的职业目标。
  另一方面,实践环节的缺失: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这在中小学是已经明确了的,但在高等教育中,我们很少提到“劳”,素质教育如果缺少了“劳动教育”、“就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不是完整的“全人教育”了。
  (四)我们开展就业的辅导、指导和服务的依据、工具、队伍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特别是本土化不够的问题。
  我们主要基于西方的生涯辅导理论和测评体系进行所谓的“专业化建设”。大体上,我们开展的是没有专业区分度的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
  一是理论基础是“拿来主义”:西方的高校生涯辅导理论与实践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与价值体系,尽管它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共通性,但鉴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体系、心理特征、职业发展体系、高校及大学生的实际与特点等差异的客观存在,其理论不能“拿来”直接应用,只有对引入的各种生涯理论与操作技术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与改造,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问题。
  二是生涯辅导的工具――测评系统处于“汉化”和初级调校阶段。职业测评的理论与技术都源于西方主流心理学,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当前我国的高校生涯辅导测评工具,大部分是直接翻译的西方职业测评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验、MBTI人格理论(迈尔斯-布里格个性分析指标),也有部分是修订西方的测验工具或自行编制的测验工具,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西方文化定向的特征。特别是缺乏有效的常模,因此,只能说是“汉化了的工具”。如何科学开发和使用职业测评工具,并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引导,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是专业化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第一方面,缺乏行业标准,没有能让人完全信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业资格证书。第二方面,缺乏学科,高校就业工作者通常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份和行政部门归属学生工作体系。第三方面,课程和教材体系,本土化的生涯辅导教材匮乏,市场上虽然有不少关于高校生涯辅导方面的书籍,但绝大多数都是舶来品的简单译本、科普性质的读本,而介绍本土化生涯发展理论、测评体系的教材几乎没有。特别是目前我国引进的大多数原版教材,是基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来展开分析的,而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与我国有相当大的差异。
  四是方法和路径上,我们主要开展的还是没有专业区分度的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曾有人归纳,高校生涯辅导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为“五多五少”:灌输多,互动少;间接教育多,亲身体验少;请进来多,走出去少;思想教育多,职业测评少;一般化教育多,个性化咨询少。
  应该说我们并不缺乏有差异化、区分度和个性化生涯辅导的理念,但面临的三个问题是:一方面容易按照西方开展生涯辅导的理念,陷入单纯“技术流”的咨询,重点通过工具化测评,介入咨询服务,发掘个人特点,忽视了就业市场并不能满足学生选择的多元,也忽视了个体教育背景的差异,专业技能的差异,单纯的技术指导往往使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脱离实际;二方面我们在方法和路径上容易陷入教化和程序,有简单化,事务性的特点,思想教育、政策宣传、形势宣讲、手续处理仍然占据大量的时间;三方面,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就业工作领域的薄弱环节。我们的工作离开职场就失去了依托,而职场恰恰也是就业工作队伍的弱项。所以,必须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职业角色技能等更高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使就业指导工作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就业指导摆脱原来纯技术指导和实务性的狭隘。
  (五)我们能做什么工作?总体上讲,我们承担了人才培养的“添加剂”“补充剂”作用,在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积累。在职业教育和实践环节缺 乏的背景下,我们承担桥梁角色,期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推动人才培养,推动学生和职场的联系。
  笔者认为,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角色定位既是学校和社会的中间力量、又是伴随学生成
  长的生涯导师、还要为人才培养提供信息咨询工作。打个比方说,我们这个人才销售部门介入哪条人才生产线,我们才能决定产品质量?要体现培养过程与就业过程之间的深度联系,那么我们对社会需求的了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深度。
  
  二、策略
  
  从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看,目前高等教育的根本痼疾,也许不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而是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生产、教育与社会的长期背离。此外,国内逐步兴起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无论理论体系、工作实际还是方法体系都脱胎于西方,至今为止,仍未找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所以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的层面看,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搭建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开放体系,推动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本土化,都需要强化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总体而言,我们提出的思路是立足行业,推行本土化。行业大而言之,代表经济社会状况、社会文化和行业价值观、也代表高校特别是行业院校的服务面向。倡导学生深入了解专业,融入行业,提升职业成熟度和就业能力,可以解决结构性的就业鸿沟问题。本土化意味着基于中国本土现状,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社会价值体系、职业发展体系及人才和就业制度等方面的现状,梳理理念、重构体系、创新方法。
  我们主张从行业出发,以实践为突破和桥梁,充分发挥就业部门作为生产咨询(信息反馈)、销售(就业)、客服(追踪)的中间作用,整合各方资源,系统思考当前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我们的工作走具有我国特色的、符合高校与大学生实际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之路。
  
  三、路径
  
  (一)从行业出发,立足实践,推动行业、专业、职业三联动。
  三联动的目标是推动高校迈向两个主战场:就业工作迈上人才培养主战场、高校服务社会迈入行业经济发展主战场。
  (1)国外高校关于实践的经验: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难题。
  用人单位却非常看重毕业生的实践技能,缺乏实践技能已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最大障碍。国外高校在强化实践经验培养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可资借鉴。
  美国:
  美国教育以高度的实践性著称,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对生涯教育进行改革,一次是在70年代制定《生涯教育法案》(又译做《生计教育法案》),一次是在90年代制定《学校-就业法案》(school-to-work,简称STW项目),《从学校到工作多途径法》(STW Opportunities Act,1994)建议建立与生涯准备紧密联系的更加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并认为做到这一点的更好的改革策略就是加强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
  美国把“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教育目的之一(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有的州专门通过法案支持甚至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毕业。此外,美国劳工部根据相关数据撰写的《岗位需求手册》很受美国大学生的欢迎。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就业实习课程,让学生熟悉职场求职的环节和技巧,同时帮助他们联系实习单位,使他们尽可能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在大二或大三时就关注就业规划,他们会系统地按照这个规划积累相应的能力或经验。
  法国:
  法国的大学教育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学校与政府机关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安排实习机会。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多数高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为6个月,有的甚至达9个多月。目前,没打过工或没实习过的二年级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很少。
  英国:推行“国家实习计划”
  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今年夏季毕业的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英国政府官员表示,政府计划推行一项“国家实习计划”,帮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实习3 个月,培养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最终实现就业。
  德国:
  德国高校普遍注重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咨询服务。德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化、市场化,德国“慕尼黑就业模式”是德国大学教育和就业市场相连接的一种就业服务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大学、企业界、劳动局的全方位合作;二是大学里设立就业市场学院,专门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训;三是企业界常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并且负责实习生的培训与考核。
  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直通车”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注重巩固与既有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合作教育课程”是加拿大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对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来说,到企业去不仅仅是“带薪实习”,它还是一门重要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合作教育课程”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创造了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也为能力出众的学生打造了就业的“直通车”。有统计表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要高。
  欧盟:
  欧盟深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很早就提出把“提高就业能力”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之道,并实施了“以技能促就业”的战略, 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技能式指导”模式,使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实现了“三赢”,也为欧盟各国培养了大量既能动脑,又能动手,还能创新的“技能型”人才,对推动欧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2)以行业为基础加大大学生就业实践工作,深化学生职业规划内容: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它既是大学生增知识、长才干、受教育的最佳途径, 也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高等教育的实践教育方向不够清晰。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而我们所了解的教学实习,通常也不再直接联系行业,与生产关系不大。总之,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遍地开花,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很大。我们要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感性认识,也即达到企业培训新员工里常用到的所谓“真实工作预览”的效果,成为以行业为导向的就业预演。
  这就要求我们以就业实践为突破口,推动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行业和职业之间进行联系和互动,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努力方向。
  而以就业实践为基础,必将深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从职业规划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来看,职业规划离不开社会实践,光有规划但不去实施、反馈和修正那是纸上谈兵;同样的,如果社会实践脱离了职业规划,就会导致走马观花,效果也不会好。两者的关系应是“规划定向,实践定位”。
  (3)通过强化就业实践,促进专业和行业的联动和融合,将进一步丰富行业院校以专业为基点,与行业特色相结合的合作内容。同时为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找准高校服务面向,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型的大学做出新的贡献。这将使就业工作融入学校办学和发展的中心环节,使就业工作迈上人才培养主战场,高校服务社会迈上行业经济发展主战场。
  (二)推动高校和行业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形成专业、行业、毕业生联动稳定的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符合现代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它不仅促使校企各方的资源优势互补,促使双方的共同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最终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地向前发展。
  (1)倡导互利双赢,搭建长期平台:以就业需求和推动学生实践为平台,通过学校-企业、学校-行业(如行业协会、产业协会)的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和就业实践基地;立足科技服务和人才交流,构建科技和人才合作平台;在企业、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建立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高校建立行业人才交流和引进基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2)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社会需求:美国斯坦福大学造就了“硅谷”,北京高校造就了“中关村”,引发“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动机”就是大学。大学是社会的引擎,大学对世界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今后几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行业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时期。作为行业院校,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育质量, 进一步培育特色和优势, 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为行业发展特别是调整、优化和升级做出更大贡献。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并行的进程中:一方面, 产业形式和内容日益多元化,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 特别是基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事业进步和行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专业性需求,这种多样性的专业性需求是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多样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总体水平提高的需要。另一方面,知识更新带来产业进步,发挥行业院校在服务国民经济某一特定领域、服务一个专门行业方面具有的良好传统和自身优势,通过保持对相应行业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又能引领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3)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育人机制,高校要从育人理念上进行更新,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引导教学科研骨干和在校学生进入产学研合作一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育人功能。此外,要在教师考核、时间周期安排、学生教学计划调整等方面予以配套。
  (4)提升立法层次,完善制度体系: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综合化历史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生产发展的协调过程中,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调整产学研结合的法律,建立以专门的产学研结合法为中心的法律规范体系。
  (三)从行业实际出发,构建行业院校本土化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体系
  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本土化的概念提出: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本土化是指在借鉴目前西方较为成熟的生涯辅导理论与实证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职业发展及高校发展的背景,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择业观的特点,探索适合我国高校与大学生特点的生涯规划辅导方案与测评系统的过程。
  我们倡导从学校特色出发,基于专业特点,结合行业实际,构建本土化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个体系,着力突出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个性化和社会化,体现方法上的实践性、互动性和主体性。
  (1)理论体系(理念和理论)
  (2)测评体系(测评工具):优化调整常用的测评工具,特别是调整常模,提升信度
  同时从大学生特别是行业院校大学生实际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的结合,开发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测评工具,开展行业人才测评、专业测评等。围绕行业特点,开发不同的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职业能力测验、个性测验、职业发展评估测验。如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就曾先后开发了《兴趣量表》和《专业探索量表》并建立了符合台湾人的常模。
  (3)支持体系(队伍)支持体系:扩大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有效资源,调动各种社会力量, 形成全面支持系统。构建开放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队伍,妥善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专业机构、社会中介等关系,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政府与社会资源的支持。至少利用和开发好四类社会资源:一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除了为大学生争取专业实习和就业机会外,聘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担任客座讲师和职业导师,为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接触业内人士提供方便;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才市场的合作。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建立沟通平台,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三是加强与第三方职业生涯服务机构的合作。四是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聘请行业内杰出校友作为生涯陪伴导师等。
  加强生涯辅导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生涯辅导学科的本土化建设。
  (4)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系统地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观;传递专业和职业信息,提供分类职业介绍、社会职业需求的情况,同时将生涯辅导融入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教学中。
  (5)导向体系:建立权威的就业指导研究机构,为就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在美国,目前最权威的职业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对国内及国际劳动力市场和职业流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大学生和博士生向研究所投寄有关劳动力市场和职业研究方面的文章。在我国,目前就业市场和职业研究工作尚处于分散、零散的状态,研究成果推广不够、利用率不高。随着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就业工作迫切需要一些经过专家验证的科研成果的支持,如:对未来几年毕业生需求情况的科学预测,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个性的要求职业倾向测试量表的选取,等等。
  构建新型的就业工作运行模式。运用系统思考的观点,就业工作不仅是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责,也是学生、用人单位、高校和就业主管部门等多方主体的互动。基于此,美国建立了大学、企业界和劳动局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在我国目前的就业运行体系中,总体上已呈现出深层合作不够、信息沟通不畅和成本过高等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合作式的新型就业工作运行模式。在这种新型模式中,学生和用人单位是主体,高校为中介和服务机构,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门为组织者和协调者。各方主体的代表应该经常进行坦诚的互动沟通,并共同努力,达成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准备、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总体目标。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培训,派有经验的专业培训师在高校开设职业培训课程,等等。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门在这一合作当中以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为主。因此,建议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研究机构。一方面开展职业指导与咨询方面的专业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另一方面负责职业咨询师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为各地方和高校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支持。
  (6)提升计划职业规划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和社会,及早确定努力的方向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修正目标;而最终实现预定规划目标主要依靠的还是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重新审视毕业生就业对于高校办学的核心价值。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以致人们往往归结为扩招。但随着调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也有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的原因。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最著名的当属USEM模型的描述,根据此模型,大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力、技能(关键技能)和元认知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积极修炼自己的个人品质(包括自我理论和自我效能感),因为个性品质直接影响着其他三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可按照此模型,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实践的工作中予以落实。
  (7)指导体系(学习辅导体系)
  专业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分专业的就业指导手册。
  行业发展指导体系(手册)。
  岗位手册和人才标准、资格认证(引导行业需求,与行业重点单位联合制定人才需求标准和资格认证)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