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探讨]中学数学教学有哪些基本教学模式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探讨]中学数学教学有哪些基本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7:22 影响了:

  摘要:当前传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落后,已不适应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情景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解决传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寻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鉴于此,本文在新课标理论基础上,结合情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自身实践经验,对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数学 情景教学
  
  一、问题提出
  新课改以来,笔者认真地钻研了新课程标准,感触最深的是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以“五段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程式化,分为“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及其变式”五个部分。不可否认,在一定历史时期,“五段教学法”有其一定的可取之处,如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注重知识传授的完整性等。但笔者在实践中更多发现的是:教师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错误百出;教师如何地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概而言之,五段教学法从教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的一面,因此,五段教学法已成为当前中学数学全面落实新课标的主要障碍,迫切需要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数学教育,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众多教学改革的模式中,情景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景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景的氛围。它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打下基础。” 可以说,情景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解决五段教学法存在的缺陷找到了一条合理的途径。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进行了以下初步的探讨。
  二、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的建构也不例外,而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即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强调学生面对具体情景进行的自我意义建构。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数学问题情景,促使他们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而这种观点与我国教育家积极倡导的“建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来学习数学”的内在本质也是一致的。由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作出猜想、发现模式、得出结论并证明、推广等等。
  可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性和情景性的重视,以及主张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等观点都为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三、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的探讨
  数学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笔者对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中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是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得的。因此,情景教学也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2.引导性原则。思维是数学的灵魂。“作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情景教学开展过程中,从问题的创设到问题的解决,教师应当始终扮演着引导性的角色。” 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进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3.科学性原则。在实践中,各班学生数学基础不一,差距较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中学数学教学的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每个问题情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进行情趣化、生活化和实际化的加工,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内容、方式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
  (二)中学数学情景教学的教学策略
  1.以“人”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将学生视作一种被灌输的对象。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人”(教师、学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动态的因素,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两者不可偏废。
  2.以“情”为纽带。这里的“情”指教学的情景,好的情景教学可以成为一堂数学课的“灵魂”和“线索”。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课堂中应认真倾听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初一教学“字母表示数”时,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情况和童心未泯的性格特征,引入下面这首打油诗:“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然后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这首打油诗。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接受反应较快。可见,只要创设好的情景,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
  3.以“美”为突破。数学并不是一组枯燥的数字,其间也蕴含着数字美。在情景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在实践中,笔者通常使用一些数学道具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景教育,使学生懂得欣赏感受数学中的美。如有趣的七巧板,好玩的转盘游戏,还有缤纷的黄金分割图案等。这些道具把学生带进了数学学习的情景中,使原本枯燥的数字变为有形的实体,虚无的感情变为实在的感情,而学生则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数学教学的内容。
  (三)中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实际操作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知道数学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更要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实践经验。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一课为例对中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实际操作进行探讨,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思想,体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的坐标思想。
  1.创设情景。课一开始,笔者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亚运会”引入,先播放一段亚运会吉祥物的宣传片,通过吉祥物引出了学生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以青青草原上的小羊们观看亚运会并与灰太狼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贯穿整堂课。例如,我首先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广州的精确位置,再让学生说出小羊们在看台上的具体位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带领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游戏――“找找你的位置”。我告诉学生:我们教室中,每个座位都可以精确地用行数和列数来表示。如坐在第二列第一行的同学,我们可以表示为(2,1)。下面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确定一下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学生玩得很热闹,由人名到位置,由位置到人名。游戏中,我有意识地抽取(1,3)和(3,1)两位同学进行举例,虽然两者都是由1和3组成的座位号,但是因为排列不同,就代表了不同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数对的“有序性”。
  2.尝试学习。在学生对坐标有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我设计一个问题:喜羊羊坐在看台上,若沿着方格线走,灰太狼要如何才能抓到喜羊羊?然后,我进一步提问:灰太狼如何走能够最快抓住喜羊羊同学?这样就引出了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
  3.铺垫探究。在学生解决上述问题之后,笔者利用书本的合作学习,补充了第五小题,以中山广场的位置为(0,0),记向右为正,左为负,向上为正,下位负,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为下节新课学习作铺垫。
  通过这次引导,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头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高潮。
  4.总结归纳。情景教学的最后阶段,笔者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作一定的归纳与小结,目的是让学生的思路由直线延伸到了平面,这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充分吸收了建构主义理论而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本人理论和实践水平有限,对情景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全面,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的探讨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中学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 徐斌艳主编.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马永建.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4] 李烨.谈数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7(12).
  (责编 闫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