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奇屋趣谈|樋屋奇应丸
 

奇屋趣谈|樋屋奇应丸

发布时间:2019-02-22 03:57:19 影响了:

  在多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结构各异、形式多样的传统民居。千姿百态的传统民居房屋,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折射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形形色色的房设差异,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叶子屋 位于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当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炎热潮湿,因此房屋要通风散热,以便降温。如太平洋上的岛国西萨摩亚,农村的住房往往用一根根树干围起,呈圆形或椭圆形,屋顶覆盖椰子叶,房子周围没有墙,四面通风。
  无窗房 在热带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晴朗无云,白天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气温迅速升高,晚上气温又迅速下降,昼夜温差很大。在这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对房屋的防雨要求较低,而在炎热的夏季对房屋的防暑要求较高。如在撒哈拉沙漠地区、阿拉伯半岛等地区的房屋有着厚厚的泥墙,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窗户,这样,在白天可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晚上可以使热量不会迅速散失。
  堡垒碉房 青藏高原的藏族人,为适应这里高寒、多风的气候,往往选择高山之间的河谷地区,在气候较温暖的背风向阳一侧,用土木或石块建造的一种形似碉堡的碉房。这种房屋墙体厚、窗户少,以利防风御寒。碉房一般为2-3层,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楼上逐层缩小,上层屋顶为平台,是晒谷物用的晒台。
  骑楼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等地,街道两旁的房屋往往从二楼延伸到人行道上而成一条人行走廊。这种建筑就是为了应对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射和对流雨的侵扰。行人在“骑楼”下行走,既可遮阳又可避雨。
  仓房 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极少降雨,房屋不用考虑泄水问题,所以屋顶平坦,可以用来晒粮。秘鲁利马地区的房屋也是平顶的,没有屋檐,屋顶周围砌上一道矮墙,即为露天仓库。货物堆在露天,只受日晒而不用担心被雨淋。
  冰屋 世代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半球形的冰屋是当地传统的居室。冰屋就地取材,以冰雪为“原料”,加工成“冰砖”。按螺旋堆砌成半球形状。冰屋没有门窗,仅开地道通往屋外,以避风暴吹袭。北极地区的严寒把冰屋冻结得严严实实,再加上牢固的球状结构,猛烈的风暴也难以摧毁。
  塔屋 在西亚也门中部富饶的山区,有一个叫哈杰的特殊村庄,它耸立在峭壁岩石上。村庄里的房屋用石头砌成,形状与塔相似,高达6层,仿佛屹立在山崖上的一座坚固堡垒,每座塔里住着一家好几代人。塔屋完整地保留了阿拉伯的传统。
  木瓦房 我国瑶族的一种传统住房形式,建房时先把两侧的梁架立牢,然后安排脊梁。屋脊的两侧分别安5―6根檩,房顶用木板代替瓦。先从屋檐处盖起,一排一排往上铺直到屋脊,而且上一排要压住下一排约5寸左右。屋脊相接处用木板连起,平盖一条,防止漏雨。
  穴屋 我国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所处的兰屿为热带气候,最低温度为20℃,盛夏有时超过40℃,而且多台风。为适应这种气候条件,雅美人把房屋建在离地面两米多的地下。居室四周围上木板而且不装门,只有出入孔道。但因穴屋幽暗潮湿,所以他们又在离居室不远处搭有六七尺高的木架,顶上铺草隔热,四面通风,称为夏屋或凉棚。是接待亲友、纳凉、集合之地。
  树屋 独龙族的人建房时,一般会选择高大结实的树木,砍去上端的树枝,利用藤条绑上竹篾或树枝做挡墙,上覆茅草或树皮,以避风雨;下面用圆木凿槽,权做楼梯。树层距地面较高者,需用几段圆木,分段架在树杈上;在晚上撤去“楼梯”,防止野兽侵袭;树端还可做眺望哨,白天随时可以注意四周动静,一旦发现土匪袭击,便全体下树隐藏。
  竹篱房 彝族人民的三种主要住房之一。这种房屋墙壁用土舂成或用竹木篱排扎而成,屋顶覆盖木板或压上石板,这就是过去文人笔下的所谓“竹篱板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