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怎样正确认识全面组织城市人民经济生活的问题 正确认识组织管控
 

怎样正确认识全面组织城市人民经济生活的问题 正确认识组织管控

发布时间:2019-04-10 04:50:45 影响了:

  全面地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已经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提出了,而且正在积极进行着。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因为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适应了人民生活集体化的要求;而且对于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高速度按比例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产物,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由于这项工作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当问题一提出后,即迅速成为城市人民喜闻乐道的舆论中心。青年是最热爱生活的,自然特别感到兴趣,提出了一系列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问题呢?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些研究。
  这是一个新事物
  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把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教育统一组织起来,由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一同走向集体化的道路,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高速度而又按比例发展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生长和成长,都有其自己的客观规律性。1958年***以来,城市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大批妇女投入了生产,是推动城市人民经济生活组织起来的重要因素。两年来的生产建设表现的突出矛盾之一是劳动力的不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毛泽东思想所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一旦认识“组织起来就是力量”以后,他们就会很快地从生产到华活(包括经济的和文化的生活)组织起来了。从重庆市的情况看,城市人口妇女约占半数,而在街道居民中,绝大多数是职工家属,在***中,她们虽然迫切要求参加祖国的生产建设,可是却被束缚在家庭琐碎事务中,无法解脱出来。因此,以她们为主要对象,并依靠她们把城市居民的经济生活组织好,安排好,就可以彻底解放妇女劳动力,为国家建设增添一支庞大的新生力量。这样组织的结果,1958年以后,全市就从街道居民中直接输送了十一万余人到国营厂矿企业,并有几十万人采取“就地生产,就地服务”的原则参加了生产,街道工业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举办了大量的这样或那样的小型工厂,成立了许多街道运输队、修缮队等等。人们知道,生产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随着居民生产组织起来,生活就必定趋向集体化,所以大量的集体食堂办起来了,大量的托儿所也办起来了,并且又发展了大量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互助组织。经过两年工作,全市街道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人人忙生产,户户无闲人”的新形势。这是一个深刻的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实践证明了,这一变化不仅直接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社会财富,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而这种觉悟则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
  通过组织起来,使人们进一步地认清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认识到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真理。在街道居民中,不仅青壮年祝极参加了国家生产建设的行列,即使是老年人,依靠组织起来的优越性,也可以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大多数人参加了生活服务站,可以随心选择自己愿做的事,从事一些轻微劳动,如指引一下外访人员的路,帮人打个电话,代买一些东西或代人安排家务事等,这就自然而然地给建设社会主义添了“一针一线”,也给他(她)们的幸福晚年丰富了生活乐趣。
  通过组织起来,加强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经过教育和发动,利用各种社会形式把社会上残存的一小部分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和小业主进行了改造,这就彻底地堵塞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彻底地解决了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所遗留的问题。此外,还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改造了坏人,把流散在社会上的地主、反革命分子以及一切此会渣滓都安排到集体生产和生活中去,加强了群众对他们的监督和改造,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通过组织起来,也大大改变了居民群众中某些“穷”和“白”的面貌。生产发展了,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之心更加坚定。以重庆市中区七星岗为例,这个地区的“救济户”已近消灭,有个山坡,叫华一坡,过去居民最贫穷,而去年以来,每户平均收入即增加了一倍左右。这个地区有48个孤老人,去年进入敬老院;还有42个孤儿也都进了孤儿院。整个街道成年中的文盲都消灭了;街道兴办超了各种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班,参加街道工厂的居民一般都已学会和掌握了生产技术。在这的地方,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已基本上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深切感到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里,真是莫大幸福。
  更深远的是,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进一步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关系,做到休戚相关,甘苦与共,树立了新的道德风尚。在人民群众中,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的思想风格都大为发扬。例如在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的生活服务站,曾代替外地一个客人寄托孩子达数月之久。而且在这条街上,还出现了为人所爱戴的妇女积极分子,不要报酬地帮助青年夫妇照顾家务。
  通过集体劳动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人们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勤俭节约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过去街道上不爱劳动的人,在参加染体生产以后,许多人甚至变成了先进工作者和各项工作的积极分子;过去好吃懒做,摆东家、说两家的人,也变成了勤俭节约、积极劳动的人。婆媳吵咀,夫妻打骂的的现象改变了,街道上模范夫妻、摸范婆媳的事例层出不穷。
  所有这些,在人们精神面貌上所引起的变化是巨大的、深刻的。人们都知道,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人们的意识形态对经济则又发生影响和作用。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我们加速了社会主义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工作,是改造资本主义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它的深远意义,必须从社会发展上去认识。中国青年是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一支建设社会主义的突击力量,是将来共产主义的接班人;青年也是最少保守和最富于接受新为事物的,在这一新生事物面前,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呢?是赞成还是反对?是促进还是促退?我们应当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是一个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问题。每一个青年在党提出并积极进行全面组织城市经济生活中,都应该成为积极推动这一新生事物成长的强大力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