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等闲识得方法论,,,万紫千红是科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等闲识得方法论,,,万紫千红是科学】

发布时间:2019-04-11 04:55:09 影响了:

  摘要: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据此,教师应当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科学思想方法。然而科学思想方法大都是分散地体现在不同知识背后,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以知识为载体做好渗透,挖掘到隐性的思想方法,有效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文章结合新课程实践探讨了科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问题。
  关键词:过程方法;思想方法;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09-03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方法论的教育,重视“传道”,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科学问题时总是同时贯穿着某种具体的思考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量纲分析法、对称性分析、对应原理的应用、数量级估算等。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容易轻松地习得各种各样的有效科学方法和思想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鉴赏力,还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从而出现初中科学领域中“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壮美景观!
  一、在探究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坚持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1.在“提出问题”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展现发现问题的思路,渗透发现问题的科学方法,让学生懂得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出的,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关于提出问题的科学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有观察法、联想法、比较法、推理法和实验法等。
  (1)观察法。它指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录像、挂图、实验现象等,提出可能与教学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只要先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几种现象,即移动光屏和蜡烛,让学生看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等。然后教师就可以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由此想知道什么问题吗?”学生就有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得到放大的像?怎样才能得到缩小的像?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用凹透镜行吗?诸多问题,不一而足。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讲,先进行实验,再在实验中进行观察。
  (2)联想法。它是指让学生对身边某个比较熟悉的物体、现象、情境或知识产生联想,提出问题。如学生在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先提问:“通常不会游泳的人能不依靠任何外力躺在水面看报纸吗?”学生的第一回答就是:“不能。”然后教师播放了游客躺在死海上看报纸的片段,再提问:“为什么人能独自自由地躺在死海上看报纸呢?”学生自然就想到:“浮力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呢?”
  (3)比较法。是指让学生通过比较几个相关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和事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大小关系时,可这样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教师可先出示这样两个实例:一是灯泡接入电路时,灯泡热,与灯泡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二是与大功率电炉相连的导线为什么显著发热。②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实例提出问题: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是不是与电流和电阻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除与电流、电阻有关外,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激励者,在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要对这种积极的态度给予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注重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
  2.在“猜想与假设”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它能使探究者明确探究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起导向的作用。猜想和假设也不是随便地进行的,正确的猜想和假设应该建立在客观的现象和事实上,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的依据。所以,教师首先要会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猜想时,通常有以下科学方法的运用:
  (1)分析比较法。例如,在教学“汽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猜想:①教师用湿的酒精棉球在黑板上画出相隔一定距离、大小一样的圆,其中一个圆用红外灯照射,让学生观察哪个圆干得更快。②学生观察到用红外灯照射的哪个圆干得快。③教师:“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你猜想。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有关现象,再在这些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比较,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做出猜想和假设。这样,不仅学生能提出科学的猜想,而且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科学方法的教育。
  (2)归类法。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猜想时难免有些想法的实质是相同的,但学生自己却没有能力发现和归类。因此,在学生猜想完毕之后,引导他们对各种猜想进行总结归类将变得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去除重复的因素,只需验证可能的因素即可,从而使探究的方向更明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在“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制定出恰当科学的实验计划非常重要。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可以是学生制定或者设计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或者设计的,不管怎样,教师都应当加以适当的引导点拨,其中就会涉及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中常常隐含着多种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控制变量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个探究问题涉及到与几个因素有关的情况。这时就要对学生渗透控制变量法的教育。指导学生先进行分析、讨论探究要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选择哪些方法为好;要确定哪些实验器材,按这些方法的逻辑关系构思出操作步骤。例如,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方案时,推理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多少、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的假设后,很容易分析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怎样测量磁性强弱?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多少的关系时怎样改变和测量电流?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通过线圈的电流的关系时怎样改变线圈的匝数?这时就可以发动学生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当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找到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如实验是否精确,器材是否普及,操作是否简便等,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方案进行合理组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