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器乐教学是通往体验音乐的桥梁_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
 

器乐教学是通往体验音乐的桥梁_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4-11 04:55:43 影响了:

  摘要:演奏是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器乐教学的主要形式。文章通过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演奏”模块的再次解读,深感器乐演奏(包括器乐教学)绝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其实它更是文化的传承,是与人合作交流的工具,是更好地通往体验音乐的桥梁。
  关键词:器乐教学;音乐实践;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017-02
  演奏是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活动,也是器乐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器乐的学习来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增强音乐的审美能力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演奏有着明确的要求:“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1]关于演奏教学,标准还进一步指出:“在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与人协作的精神,并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2]著名的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在谈到器乐教学时也曾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音乐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它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随着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人们将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激发多向思维,促进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一、学习器乐演奏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的重要手段
  学习器乐演奏是对音乐最好的感受与体验,因为所有的音乐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学生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总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演奏实践,同时器乐的学习又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通过演奏实践,既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视奏、视唱、识谱能力,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音准感。
  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由创作、表演、欣赏这几个基本环节组成的,其中,演奏在表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后,他们就会非常重视音乐的表现,在注重音乐情绪体验积累的同时,更加注重音乐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对音色的关注,风格的把握,情绪的处理,新音响的探索,新音乐形象的创造等。这就是所说的对音乐的二度创作,是人运用音乐想象力的行为和结果,是学生创造能力的体现。
  二、学习器乐演奏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思维协调发展
  演奏乐器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音乐活动,它一方面需要有较强的识谱能力,要求掌握力度、速度、节奏、节拍、音准、时值、演奏技法等知识,同时还需要眼、耳、手、脑、口,甚至脚等生理器官的高度协调配合。这种思维的多向性和动作的协调性,使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和协调发展。比如,一个演奏家在演奏时,常常需要发挥多个感官作用,他一方面要用手来演奏乐器,同时眼睛看着乐谱,耳听琴音;另一方面还要大脑去综合分析,判断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轻重缓急,观众的反映等,使演奏达到一种完美境界。以上这些功能的协调与配合如果没有多种思维能力是无法实现的。
  多种思维方法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高效率的思维,其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它冲破了常规思维的束缚,常常导致新的发明和创造。实践证明,在学习中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所有感官,多角度观察事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音乐教学中,尤其通过器乐的演奏来经常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方面的训练,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之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器乐演奏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
  器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后,如何表现音乐将成为他们重要的思考内容。由于器乐作品在题材、体裁等方面比声乐作品更为丰富、广泛,同时用器乐来表现音乐,由于脱离了歌词,相对于唱歌来讲,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去聆听大量的音乐作品,并在音乐的体验中去关注作品的风格、情绪、调式、结构布局以及处理手法等。同时,还要了解不同作家与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音乐风格、地域特征等来加强对情感的抒发,以扩大音乐知识的范围。另一方面,他们会从对作品的评价与鉴别中,发现和寻找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作品鲜活而生动,从而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达到增强审美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反过来,这些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积累又对学生在演奏中技能技巧的完善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音乐文化的熏陶
  学习演奏除了要学习基本的技能技巧外,积极探索艺术与文化的联系,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在艺术与文化部分指出:“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3]
  任何一种乐器都与深厚的文化基因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各类乐器进行了解、接触,从中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教化,进而发现和挖掘它的文化及审美价值。比如,在欣赏埙和编钟演奏的作品时,仅仅了解它们的音色、性能及表现特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乐器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辉煌成就的体现(我国七千年前就有了埙,有了陶质乐器的制作),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特别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编钟供学生们思考的领域就更加宽广。从乐器的规模、完整性和表现性来看,足以说明它的铸造工艺之先进,钟刻铭文所显示的音乐理论之完整,一钟发出两音的科学原理以及所奏音乐的表现力之丰富等等,都堪称世界奇迹。编钟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及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都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与自豪。从提升文化感的角度来看,假如学生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了对人类文明的了解,那么学习器乐演奏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