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唯冠PK苹果:蚂蚁与大象的夺“标”大战|犀牛和大象PK
 

唯冠PK苹果:蚂蚁与大象的夺“标”大战|犀牛和大象PK

发布时间:2019-06-15 04:00:52 影响了:

  这边苹果携其皮包小弟iP公司气势汹汹、来者不善,那头唯冠国际、台湾唯冠、深圳唯冠分分合合、虚实难辨。唯冠PK苹果,在很多人看来,有如蚂蚁和大象的较量。就目前的情况看,苹果很难在法律层面完胜。至截稿时,苹果已在一审败诉,深圳唯冠又直接将诉讼目标定位苹果上海专卖店,而苹果方面提出了“中止审理”申请,寄希望于二审翻盘。
  近来,围绕着苹果iPad在中国大陆的商标所有权纠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私下暗斗了两年之后,唯冠和苹果的这出好戏终于从幕后转为台前。
  唯冠PK苹果的这出商业谍战既有苹果的克敌先机,又有唯冠的后发制人,更兼两者均是iT界厮混多年的角色,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双万的夺“标”大战日趋白热化,一众看客们也大呼过瘾。
  此次iPad商标之争要追溯到10年前,2000年唯冠国际旗下子公司深圳唯冠在中国申请iPad文字商标和文字图形结合商标的商标专用权,2001年获得核准注册,之后将该商标使用在其自行研发的液品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上。
  唯冠国际系香港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中国台湾、美国、英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2001年至2004年,唯冠国际旗下另一子公司台湾唯冠在欧盟、韩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共获得8个“iPad”相关注册商标专用权。
  唯冠国际、台湾唯冠、深圳唯冠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杨荣山,深圳唯冠曾经推出自己的iPad电脑。不过国内当时由于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因此唯冠科技iPad电脑的销售并不太好。
  有消息显示,在苹果公司策划其iPad平板电脑进入欧洲市场之时,发现iPad商标已经被唯冠注册。在英国,苹果公司曾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等理由将唯冠告上法庭,但是最后该场官司以唯冠脏诉而告终。
  据杨荣山最近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信息,唯冠的iPad是公司1998年下半年开始研发的一款产品,全名为lnternet Personai Acess Devlce,定位于一款网络终端设备,是唯冠iFamily系列产品之一,这一系列产品唯冠曾投入超3000万美元开发。
  杨荣山介绍,在本次纠纷发生前,双方2003年就结下了“梁子”、当年,苹果在欧洲注册iPod商标时,曾因与唯冠iPad的商标相似,而发生诉讼,“唯冠花了大量精力阻击苹果,但最后选择放弃”。这之后,才是目前纷纷扰扰的iPad商标案。
  2009年,苹果公司律师在英国设立了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台湾唯冠公司联系。当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兼主席杨荣山授权员工麦世宏签署相关协议,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口公司,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转让协议。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中国台湾唯冠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然后英国lP公司以1Q美元(也有称是10英镑)的价格,将iPad商标的所有权益转让给了苹果。
  对于此桩交易,杨荣山2月17日称,“当时苹果那个小公司来和我们谈判时,只是表示因为该公司的名字缩写是iPad才要买,而且承诺其业务不会和台湾唯冠竞争。这样的行为,苹果有**的嫌疑。”唯冠“后手”反戈一击
  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所举行的苹果公司新闻发布会上,iPad正式发布并由此开始引导“平板电脑”的发展潮流。
  原本奇货可居的iPad全球商标以3.5万英镑出售,面对如此暗亏,唯冠对此有何感想不得而知。但是令苹果没有想到的是,不知道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唯冠在这次普通的商业交易中留了“后手”。
  深圳唯冠认为,深圳唯冠和台北唯冠虽同属香港唯冠国际的子公司,但二者并不是隶属关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事主体,因此尽管苹果公司和台湾唯冠公司签署了合同,购买了iPad商标专用权,但这一合同对深圳唯冠公司并不具有约束力。
  针对愈演愈烈的商标权纠纷,苹果在2月14日晚间发布了一份简短声明:“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香港法院已支持苹果,我们在中国内地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站在苹果公司的角度来看,在口公司与台湾唯冠签署的协议中,的确包括一份《中国商标转让协议》,其中约定台湾唯冠以1英镑的对价将相关商标转让给iP公司。
  但从技术细节分析,按照中国法律,“商标权的转让以登记为要件,不经国家工商主管部门的登记,权利并不发生转移”,这意味着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权如果没有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是无法被认定已经从深圳唯冠转让至苹果公司的。
  深圳唯冠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坚称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权并没有被转让。而深圳唯冠的现状,决定了该公司必须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目前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另对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
  在本次iPad商标纠纷中,对于苹果最为不利的就是苹果拿不出和深圳唯冠的商标转让合同。从苹果公司利用壳公司购买iPad商标的过程来看,苹果在知识产权方面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但为何在内地的商标转让过程中出现了如此低级的失误?对此苹果公司的解释是,当时商标权转让请的是英国律师,不懂中文,所以对中国法律的理解有差异,但这样的辩解太过牵强。蚂蚁和大象的博弈
  唯冠PK苹果,在很多人看来,有如蚂蚁和大象的较量。然而,几经交手之后,苹果如今已经焦头烂额,有苦难言。
  事实上,唯冠并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唯冠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全球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产品销往50余个国家。截至2006年10月,唯冠公司在全球约有11000名员工。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处分公司,在全球5个国家共计拥有7处生产基地。
  可以说,唯冠也曾经是iT界的风云人物,只不过后来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唯冠国际最大客户宝丽来破产,欠款无法收回,公司经营由盛转衰。2010年8月,唯冠破产。但是,曾经的业界经历足以令唯冠在应对与苹果的商标纠纷时进退自如。
  按照惯例来讲,通常这类涉及商标权的官司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例如iPhone正式进入中国之前,汉王科技抢先在电话、手机等商品领域注册了i-phone商标。最后双方经过协商,汉王公司将“i-phone”商标卖给了苹果。
  实际上苹果公司不是没有尝试过与深圳唯冠达成和解,据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师谢湘辉透露,2009年苹果公司曾与深圳唯冠接触,协商iPad商标的使用权问题,当时深圳唯冠的开价是几百万美元,但苹果公司没有同意,而是一边打官司一边卖iPad。
  随着iPad在中国大卖,深圳唯冠的索赔金额也水涨船高,甚至一度提出要向苹果索赔百亿元人民币,这也导致苹果越来越骑虎难下,和解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有人士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苹果很难在法律层面赢得与唯冠的这场夺“标”之战,私下调解对双方都是最好的结果。双方要找到可以接受的一个平衡点:对于唯冠来说要价太高容易激怒苹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苹果方面,更换商标不仅将遭受巨额损失对品牌信誉也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唯冠与苹果的商标纠纷能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协议,还是要看唯冠和苹果之间的博弈结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