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论研究性学习]
 

[浅论研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7:05 影响了: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我国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占着支配的地位。接受性学习在促进我国传统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缺陷,特别是在教育与国际接轨及教育教学全球化趋势下,接受性学习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值得关注的。它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兴趣,学习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制定,资料的查询与收集,合作小组的组成到活动的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进行自主选择。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只表现在对学生研究方法指导、研究难点的点拨、研究条件方面的支持和对研究结果的评价上。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个人独立研究,组成研究小组进行集体攻关,调查研究,实验验证,以及理论探讨等等.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课题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相应的学习形式.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有了更多的“自选动作”,不再只是根据教师的权威进行单一的“规定性的动作”,学生的学习形式更为灵活,更显得丰富多彩.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和“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一是重实践,二是重开放,三是重探究,四是重自主,五是重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是研究和探究。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自助查询收集资料、搞调查、做实验、走访专家等,并对信息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形成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果。学生从学习活动中拓宽知识面,学会了研究的方法,获得了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更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主动的学习,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通过发现和探究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尊重生命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研究的过程,以学生参与程度等为评价的依据。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它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学习活动,其重点不在研究的结果,而在于学习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过程,通过研究的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并以研究为依托,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达成学习目标。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学生探究提供机会。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生活等方面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感悟,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在观察分析、探索等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求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的品质,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和不断探求的进取精神。
  (2)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收集,利用和整合信息,获取学习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进而获取知识,逐步提高收集、分析、利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成果。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相互沟通与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体验到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快速获取信息,达成学习目标,从而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发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4)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那些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从而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5) 体现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观。我们的基础教育过于偏重于以应试为目标的接受性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两强两弱”(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弱)之现状。研究性学习是对接受性学习的挑战,它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强调实践体验,强调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归结为一点即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互动性和过程性是研究性学习呈现出的亮点。
  (6) 诠释了以人本主义为主导的师生观。研究性学习让过去教材是学生的世界变为整个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信息。教师的地位由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决定者和评价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转换,提倡教师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和互相学习。“倾听、理解、合作”将是构成研究性学习中良好师生关系的要义。
  (7) 强调了为学生终身负责的质量观。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质量从根本意义上说取决于学生是否形成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也就是学习能力。“乐于探究、勇于创新”是一个人立足并服务于社会应具备的学习品质,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发展潜能的挖掘,使分数(升学)与能力和谐统一,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成就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发扬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科学定位,其对学生终身负责的质量观由此可见一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