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例谈“情感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四例三图教学法
 

例谈“情感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四例三图教学法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2:17 影响了:

  [摘 要] 音乐教育是最能培养人的情感、陶冶情感的一门学科。从音乐中的民族特征入手,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感受音乐中的民族情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音乐教学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道德、陶冶感情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不可取代的作用。事实上,学校经常开展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感情。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理解相关原理,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学者认为,音乐教育是最能培养人的情感、陶冶情感的一门学科。
  一、用兴趣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民族情感
  单纯的音乐知识教学,学生感觉单调无味,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理论、学术认识引导教学,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七年级下册对音乐知识中民歌与民歌的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从提问开始。例如,师:“什么是民歌”?生:“劳动人民劳作的歌曲……”师:“劳动人民劳作时候为什么要唱歌”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民歌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来解释,阐明定义。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即兴、助兴、自娱自乐时哼唱而形成的。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即兴演唱一些典型的民歌歌曲。如:我省的《兴国山歌》中“哎呀……打个山歌过横排……”师:“为什么要那么长长的呼喝声?”生:“是在大山深处劳动人民要用这样的气息呼唤,他人才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和这种身临其境式的激发教学,不但使学生们一下爱上课堂,同时也能了解到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韵味各异的特点,从而使他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感受了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增进了民族自豪和民族感情。
  二、通过欣赏和学唱,体会音乐作品的感情色彩
  每一个民族多有自己的歌曲,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新疆民歌活泼、欢快,舞蹈性节奏强烈;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彩……中学音乐教科书里的民歌很多,如《茉莉花》具有波浪式旋律性,表现了委婉、细腻、多愁善感的江南风韵,我们在学唱的时候就认真的把握好波浪式的特征;课本选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表现了青海地区少数民族豪爽、粗犷、真挚情感的西部风格,演唱的时候把握好辽阔、空旷、悠远的气息特征,而学生感受这样的“特征”心中便对作品的民族性有一个新的了解。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可以根据长笛高音区的花腔颤音音色和小提琴缠绵、如泣如诉幽怨的音色提问:长笛的音色在表达古老民间传说起了什么作用?小提琴代表角色是谁?中提琴代表的角色又是谁?后半部的严肃打击乐音色代表的又是谁?然后,结合古老民间传说的感人故事,衬托对比欣赏作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性:封建礼教的残酷,梁祝真挚的爱情和富有浓郁民族气息……学生了解作品背景,再学唱或欣赏,学生心中同步进行民族情感的熏陶。经教师的引导,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更加热爱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
  三、在课堂上做到“模拟、触碰、分享”学习,促进学生的民族情感的升华
  怎么让课堂上做到“模拟、触碰、分享”学习?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进入”课的内容中,甚至“触碰”到内容的角色。如上戏曲时,可向学生们介绍每一个地区剧种,它们在行腔、道白、武打、服饰等方面各具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戏曲不同特点、不同角色、不同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教学、渗透教学。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根据长笛高音区的花腔颤音音色和小提琴缠绵、如泣如诉的、幽怨的音色提问:小提琴代表角色是谁?中提琴代表的角色又是谁?后半部的严肃打击乐音色代表的又是谁?它们在表达不同阶层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区别,然后结合古老民间传说,衬托对比欣赏达到让学生感受到整个音乐的“情”:封建礼教的残酷、人们纯真的爱情、浓郁民族气息……采用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真心喜欢音乐。
  责任编辑 一 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