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舞动青春,生命无限】模拟人生无限金币钻石版
 

【舞动青春,生命无限】模拟人生无限金币钻石版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2:00 影响了:

  有幸参加在北影举办的“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影展”,先后观看了来自美国的环保纪录片《燃烧未来:美国的煤矿》,来自奥地利的艺术纪录片《我为钢琴狂》,来自澳大利亚记录墨西哥的法律与人权纪录片《推定有罪》和来自台湾记录一群特殊生命的纪录片《青春啦啦队》;四部影片主题各异,各具深刻意义,都是各个地区具代表性的优秀纪录片。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和观影经验最特殊的,当属台湾纪录片导演杨力州先生的《青春啦啦队》,影片纪录了一群青春洋溢的高龄人组建了一支啦啦队,并受邀在高雄世运会上出席表演,引起轰动的历程。
  
  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人看的电影……
  昙花的绚丽并不在于其绽放在冷寂无人的黑夜,而是在其他花儿沉于梦乡与幻想将堕于衰落之谷的时候,她们能够再尽生命的力量绚烂地开放。
  正如导演所说的,影片的意义并不止于让观众欢笑,而是希望大家在观影后有一种甜中略带苦涩的感觉。影片也确实做到了,在老人们排练时的欢笑声中,在青春啦啦队的胜利的呼声后,在他们表演后继续延续的舞蹈时光中,人们隐约在狂欢的气氛申呼吸到某种哀凉――近乎于人生最后一刻时想到的某些诃汇,关平死亡的问题。
  有关集体死亡的问题,当然算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却不算是现代人特有的根本的死亡问题。现代人特有的根本的死亡问题,仍是涉及每一个人的个别死亡的问题。影片要呈现的,正是个别的“生”、“老”、“病”与“死”。毕竟,老年人不是一个僵化的群体,导演意在对群体的拍摄过程中将重心导入对个体的关注。
  
  恋生
  
  轮到表演第一个上,遇上困难第一个冲,平时常带着夸张的太阳帽与巨型的太阳镜,服装时髦而鲜艳,迎面就问:“你觉得我有多少岁啦?”一般会被少猜三十岁。“这就是我们队伍的大姐大!”领队老师自豪地说。
  影片中的这位大姐自我介绍时总爱以很嗲的声音说“我芳龄才八十七呀……”她在队伍里及其活跃,舞姿豪放,训练中有时竞沉浸其中,快乐过度,以至于忘记了考虑到身边队友的感受,转一个圈,长臂挥,胳膊就打到队友的脸了,这就打乱了另一个阿嬷的节奏引起一场“纠纷”。她总是以大姐大的“风范”泰然处之。她能一直活力四射,似乎也得力于这个叫她自豪的身份!
  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啦啦队的标杆,整个队伍精神十足,用丁爷爷分享的成语来说,叫做“龙马精神”。
  
  乐老
  
  八十几岁高龄的丁爷爷过着清贫的日子。平时就在个放满各种家用的室内起居、活动。他有一个工作与静心的地方,那就是他的书桌。给客人展示他的天地时,他还很幽默地自嘲说家里收拾得并不整齐。但是人们已经能从书桌上一摞摞的书与报纸嗅到历史的书香气了。在狭小的房间里,能体会到日子如涓涓溪流般流淌的声音。
  当把焦距对准墙上夫人的遗像,又看看形体瘦削的丁爷爷,人们不禁遐想:这样一位丧偶的老人,怎么挺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刻,把孤寂与信念重新融入到充满阳光的生活中了呢。难道一靠的几分幽默?
  就是这样一个丁爷爷,在听舞蹈老师指导动作,或与女性老舞伴相处时,表现出与年纪极不相符的羞涩与活泼,给人留下了极为可爱的印象。重听的他在对话中经常会鸡同鸭讲,闹出不少笑话。介绍自己是清代(福建)巡抚丁日昌的第四代传人时,还会自嘲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尽管如此,丁爷爷整天乐呵呵的,是队伍里的开心果。
  
  病与情
  
  影片中最令人伤感的一幕,我想恐怕是美子的离场。在舞蹈排练到如火如荼的阶段时,美子缺席了,电话那头传出美子病情恶化的消息,她在医院输了液,腹腔积水,已经不能坚持排练了。当队员们听说这个不幸的消息,十分悲痛,但也要擦干泪痕,鼓励美子要坚持,不光在排练的时候,在人生中,也要有顽强的精神,去奋力坚持。
  美子的病情恶化很快。在彩排的当天,重病中的美子意外地出现在场下,全体人员都惊呆了,因为,谁也没有听说美子要来。美子的到来给赛场带去了几分浓重的气氛,也更加振奋了队员的士气。可是美子,也在荧屏前留下了最后的一面。
  谁也不会忘记在美子尚还健康的时候,她给大家表演日本的扇舞,一些美丽的瞬间。生命有时就是这样以令人出其不意却又美丽无端的状态呈现着――恰恰符合了日本舞“一定不能笑”的伤感美学。
  
  超越死亡
  
  上世纪已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中进行了一种“实存分析”并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这实在可以看成“人人终必死亡”这铁定事实的哲理深化。我们也可以说,“人人生而平等”,是死亡学的事实起点,“人人必能超越死亡”就成为死亡学的理想终点。
  影片除了在讲到丁爷爷夫人时安排了活人纪念故人的场景,别无提到死亡之处。但纵观整部影片,在将近尾声之时,人们能隐约体会到死亡的临近。死亡,不是黑色的空寂,不是血红的刺激,也不是白色的病床,而是嘹亮的歌声,缤纷的舞蹈,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与一齐随韵律跳跃的倩影,在树林,在船……“
  在海上,慢慢地,满载着笑容的船驶离了陆地,一个个跳动的身影也渐渐模糊,渐渐融入到乐声中,融入到人们的欢呼声中,从现实渐渐地融入到梦境。这难道不是一种理想的境地?
  超越死亡――我想导演的理想中的结局应该是这样的了吧。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通过特殊的表现方式(以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场面反过来象征种理想的状态并将之延续),抽象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美好的期盼与愿望。
  当影片工作人员们的名字缓缓地在荧屏上跑过,场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百忙中抽身从台湾远道而来的影片导演,登台与观众进行了将近个小时的现场互动,现场观众表现出少见的踊跃与激动。导演在回答提问的同时,对该纪录片诞生过程及其拍摄细节进行了分享,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据杨力出导演透露,该片将于2011年4月在台湾纪录片院线上映。
  美国“死亡学”研究与“死亡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也只有50年左右。邻邦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死亡问题,也开始大量引进美国这方面的探讨成果。相比之下,中国台湾地区似乎瞠乎人后,急起直追,迎头之上,以此片为例。
  库布勒・罗斯曾在她主编的一本书中,把临终或死亡过程(人生的最后关头)描述为“(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the finalstage of growth),我们可以借用此语,去重新探讨高龄化现象中个别主体的高度精神课题。高龄化乃至死亡过程,就表层看,只不过是外在生命(即身体)逐渐衰弱终致腐败的负面过程,因此令人恐惧厌恶,种种消极心里也随之产生:但就深层看,则是内在生命(即精神)继续成长不休且更加深化的积极正面的人生阶段――“生命成长的最终阶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