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散文:怎样才能多写一点] 怎样才能写好散文
 

[散文:怎样才能多写一点] 怎样才能写好散文

发布时间:2018-12-25 03:55:37 影响了:

  孙犁在晚年曾根据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创作经验,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小说、诗歌、报告文学都可以多产,甚至可以孕育职业作家;惟独散文不行,写多了就难以保证质量。我还知道,香港散文家董桥,在回答朋友“多写点东西”的建议时,也曾自谦地表示:“自己不是写东西的料子,从来就不敢多写,更不敢乱写。”他还说:人“‘生也有涯’,读书写作的抱负太大,实在不是好玩。”更何况中国传统的写作理论,一向推重从容、节制、二句三年、惜墨如金。借用杜甫的诗句便是:“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在这种情况下,我却要来探讨散文怎样才能多写一点,岂不是有些离经叛道,抑或哗众取宠?然而,我还是决计进行这种探讨。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实在是散文创作在新的语境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精神启蒙和文体实验为主导的纯文学大潮虽然渐趋沉落,但是,多种形式的泛文化写作凭借高度发达的信息传媒,却获得了极大繁荣。在这一急剧的变化和嬗递中,散文作为一种最少形式感和技巧感、因而也最容易操作的文学样式,很自然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从作家到作品的数量扩张,直至酿成了散文领域整体上的供大于求以及良莠不齐。面对铺天盖地且亦清亦浊的散文浪潮,尽管不断有人发出“我们的作家能不能少写一点和写好一点”的呼吁,但事实上,过剩的散文数量和失衡的散文质量没有得到改观,也许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国内散文家普遍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快了写作速度和发表频率,这固然催生了若干平庸之作,但也毕竟成就了像李国文、韩少功、周国平、赵丽宏、毕淑敏、王开林、鲍尔吉•原野、周晓枫这样一些有质有量且广有影响的散文家。这又给散文界留下了另一种启示:面对今天全新的语境,散文家只要保持认真和节制的创作态度,悉心研究艺术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便有可能实现注重质量前提下的相对多产。
  那么,散文怎样才能多写一点?
  当年,孙犁在指出散文不可能多产的同时,还顺便说明了这种不可能的原因,大意是:散文创作离不开作家经历和阅历的支撑。而经历和阅历对于任何一位作家来说都是有限的,都是一种过去时,在这种情况下,散文怎能无限制地多产呢?应当承认,孙犁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散文确实无法在远离作家经历和阅历的情况下,做天马行空式的逍遥游。但是,这种说法也不是没留下可以探讨的缝隙。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散文创作固然需要从作家的经历和阅历出发,但却决不是对这种经历和阅历的照相式复制,而是作家用特定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去拥抱或撞击这种经历与阅历的结果,是主客体相互生发的产物。这里,作家的主体素养和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换句话说,在作家那里,经历和阅历或许是被动的、有限的,但用来观照这种经历和阅历的精神与知识的力量,却是主动的、无限的。一个作家如果具备了丰赡而强大的主体世界,那么,他就有可能从既定的经历和阅历中发掘出更多的、一般人看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在创作数量上自然而然地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关于这点,史铁生为我们提供了也许有些极端,但却颇具说服力的证明。这位文坛公认的优秀作家,因病魔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他的全部经历和阅历都局限在一个狭小单调的范围内,然而,凭着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多思,他却对有限的经历和阅历进行了深入拓展,从而写出了一系列质量上乘、数量也不能算少的散文作品。读着它们,我们仿佛真正理解了雨果的名言: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作家要想多写一点散文,就必须首先努力充实和提升自己。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途径恐怕只能是广泛阅读,亲近经典,因为用法国文学评论家圣•佩甫的话说,是“真正的经典作者丰富了人类的心灵,扩充了心灵的宝藏,令心灵更往前迈进了一步,发现了一些无可置疑的道德真理……”这在声讯网络时代似有些抱残守缺,但事实上却又是别无选择。
  除了良好的主体条件之外,作家要想多写一点散文,还必须注意创作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其中特别关键的窃以为有两点:首先,作家要学会恰当地使用素材。在散文创作中,素材来自作家的经历和阅历。既然经历和阅历是有限的,那么,素材也就不会永不枯竭。在这种情况下,节约、充分而有效地使用素材,即精心采撷其富有包蕴性与潜隐性的一点,然后实施尽可能深入多向的开发与点染,使其形成舒展而自足的艺术文本,便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就等于提高了素材的利用率,也就在客观上为多写一点散文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作家经营散文世界,应善于把感性和知性融为一体。感性和知性是构成散文作品的两大基本元素。它们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常常有不同的侧重。但是,如果从多写一点散文的角度着眼,那么,则应当倡导感性与知性的兼容并包。因为对于作家而言,感性主要来自生活体验,知性大抵依靠案头积累,它们是两种各具优劣的创作资源,作家无论单取其中的哪一种进行写作,均未免作茧自缚,也必然难以持久,并最终影响产量;而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让它们互融互补,相得益彰,散文的资源便开阔了许多,可持续写作也就成为可能。更何况从历史上看,仅靠感性或知性写成的散文,很少是真正的好散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