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夏后皋墓 浅谈夏后皋墓位于崤山之原因
 

夏后皋墓 浅谈夏后皋墓位于崤山之原因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8:18 影响了:

  [摘要]夏代帝王之墓多在平川,地理位置较好,夏后皋的坟墓却位于崤山之中。这与其他帝王所葬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这是由当时的政治状况及其经常迁徙习惯所决定的,考古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夏后皋墓;崤山;夏代文化遗址
  [中图分类号]K8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28-02
  
  据史籍记载,夏朝共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和夏桀。其中大禹死后葬于会稽,启、仲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发葬于安邑,太康少康葬于阳夏,相葬于帝丘,皋葬于�山中,孔甲葬于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三崤山(一说葬于洛宁西北三崤山),夏桀被流放死后葬于安徽南巢卧牛山。夏后皋墓在崤山南陵,在现陕县深山中。夏鼐和郭沫若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该地调查过,但未能确定其年代。据《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可知帝皋墓葬应在崤山中。那么帝皋墓葬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被安葬在地理条件较好的传说中的山西南部、伊洛流域和豫东,而是葬于深山荒野之中,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一、崤山与夏后皋墓
  
  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陕县南部,向东延伸的余脉称为邙山。崤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隔黄河与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
  崤山或称三崤山、二崤山。《水经注》载:“崤有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东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崤山高山绝谷,峻坂迂回,形势险要,是陕西关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自中原入关中的古道有两条:南路出洛阳经过宜阳、洛宁、雁翎关到陕州,北路出洛阳经新安、渑池、硖石关到陕州。南路有雁翎关,北路有硖石关,山高沟深,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于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北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约谷深委。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 “崤函”之地,自春秋时就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例如秦晋�之战。夏后皋墓葬位于今陕县宫前、菜园两乡交界处,雁翎关东数十里,其墓冢为土石冢,高约1.5米,周长30余米。墓上荒草连连,古树肃然,墓葬前有一方现代石碑,上刻“夏后皋墓”,为宽50厘米、厚10厘米的正方形。《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晋人御师必于�,�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括地志》记载:“文王所避风雨,即东崤山,在夏后皋墓北十里许。其山幽深可荫,有回溪阪,行者畏之。”在陕县和渑池都发现了夏代文化遗址,这进一步说明夏后皋葬于崤山的可信性。
  
  二、夏后皋葬于崤山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夏代君王都安葬在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皋为孔甲之子,为第十四代君王,怎么会葬于深山之中?笔者认为皋在位其间,政治动荡,国势衰落,内忧外患,部落冲突不断,皋在转战豫西时死去,形势紧迫,所以就地安葬。《史记•夏本纪》载:“帝王孔甲立,好方鬼神,韦**夏后氏道德衰,诸侯畔之。”《国语•周语》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也就是说,到了孔甲之子皋时,情况也并不乐观。据考证,夏代较大的部落有有扈氏、斟郇氏、昆吾、有莘氏、有仍氏、有虞氏、有穷氏、有易氏等,这些部落都有可能趁夏势力衰落之机趁火打劫。帝皋有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转战豫西,死于途中,就地下葬。于是便有了《左传》和《括地志》中“�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文王所避风雨,即东崤山,在夏后皋墓北十里许”的记载。
  (二) 迁都原因
  夏商时期,由于政治原因和自然灾害,统治集团经常迁都。从史料看,商代迁都是经常性的,商汤之前八迁其居,成汤之后五次迁都。《史记•殷本纪》载:“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对于商朝经常迁都,做过详细考证的当属王国维先生,王国维考证:“契居番,昭明迁砥石,又迁于商,相土东迁于泰山下,又迁商丘,上甲徽迁于殷,又迁至商丘,成汤定于亳,后来有五次迁徙,仲丁迁于�,河檀甲迁于相,祖乙迁于刑,南庚迁于掩,盘庚定于殷,所谓前八后五,“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商代比夏代生产水平更高,经济更为发达,统治力量更为强大,按道理来说,他们的统治应该更为牢固,迁都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夏代,而从史书来看,商代迁都竟然如此频繁,那么比商代早一些的、较为落后一点的夏人迁都的可能性应该不亚于商代。古书记载:“夏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在晋阳。”据考证夏代的都城有安邑、斟郇、阳城、晋阳、太原、老邱等。夏人活动范围则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至淮河,其中晋南豫西是其主要活动区域。史料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自孔甲以来,而诸侯畔之。”在当时政治混乱、外族侵扰、部落冲突不断的情况下,夏统治者迁都的可能性甚至比商朝还要大。皋于转战中死去,就地下葬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三、关于夏的遗址
  
  近年来,关于夏的一些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则充分说明了夏人活动主要区域在晋南、豫西,统治集团所在地也不稳固。根据俞伟超先生的观点,我国古代都城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雏形阶段,包括夏商东周时期;初期阶段,包括战国秦汉时期;发展阶段,包括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完善阶段,包括北宋至清代时期。
  已经发掘的夏文化遗址大约有百处,主要有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三门峡陕县七里铺、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县感军等。这些遗址的居住遗址主要形式有半地穴式、地面式、窑洞式。墓葬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宫殿遗址只在二里头发现,两座宫殿遗址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上。号宫殿东西长约108米,南北宽约100米,占地1万平方米,正面是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周围有廊庑,南面有门,中间为庭院。2号宫殿面积较小,南北长约72.8米,东西宽约58米,基本布局和1号宫殿基址相同。有城墙遗址的只有东下冯,南墙128米,东墙140米,西北尚存90米,北墙仅存一角。从上述夏文化遗址的这些特征来看,夏代较商朝落后,多不见宫殿、城墙,即使有规模也较小,可以看出统治集团所在地并不是很固定,如果有更合适的地方,他们会很快迁移到别的地方。如果所在地受到外来侵扰,统治集团则会弃之而去,另建新地。夏代的搬迁应该是比较频繁的。《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间。”《竹书纪年》有“禹居阳城”的记载。《吕氏春秋》:“夏后孔甲,田于东阳阜山。”《左传•襄公四年》:“靡奔有鬲氏……靡自有鬲氏,收二国家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分唐叔……而封于夏虚,启于夏政……”《竹书纪年》载:“胤甲即位,局西河。”“帝宁居原,自原迁于老邱。”由此可见,夏人的活动地方非常多,迁徙也是经常性的。帝皋葬于崤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夏代君王帝皋葬于崤山南陵的可信性是比较大的。帝皋没有像其他的帝王葬于经常居住的地方,而是葬于崤山之中,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集团所在地固定性不强,有经常迁徙的习惯,以及孔甲之后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帝皋离开都城转战崤山时死于此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M].北京:线装书局,2007.
  [2]郦道元.水经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王恢.括地志[M].台北:世界书局,1976.
  [5]河南渑池鹿寺商代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4,(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7.
  [8]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申约注,洪颐煊校.竹书纪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吕不韦编,吴茹之编译.吕氏春秋[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1]河南陕县七里铺商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60,(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