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大学生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浅谈大学生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发布时间:2019-01-13 16:34:27 影响了:

  摘要:应用写作课程是高校各专业目前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格式化、程序化、规范化所造成的单调、枯燥和学生学习环境、社会接触、日常生活的局限,应用写作成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专业学问,仿佛只有秘书与专门研究人员才能写好。为了能够把应用写作真正应用于社会生活实际,应用写作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应用写作的方法、途径,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对应用写作内容及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应用写作的形式与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写出一些格式准确、文法正确、内容明确的应用文。
  
  关键词:大学生 应用写作 理论学习 实践应用
  应用写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技能性课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应用写作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在师范类高校中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工作中,仍把它作为一种专业知识而得不到普及。为了能够把应用写作真正应用于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们能够把它作为一种技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熟练地使用,有必要对应用写作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做一些探讨研究。也就是说,应用写作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应用写作的方法、途径,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性地对应用写作内容及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探讨。
  一、兴趣是促使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的先决条件
  兴趣是所有知识获得的原动力。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产生不了兴趣的事能干好。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要想得到相互的结合更是如此。要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有关应用写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内容有机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首先应让学生对被学习知识有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因此,每节课的引入,都应力求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探求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课程内容上来。所以每次课程的准备和讲解,都应尽量体现以下特点:
  1.心理需要
  要促使学生对应用写作产生兴趣,其主观因素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就是要使学生在主观上发生一个重大转变――写文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工作与生活和应用写作的关系会更为密切,写好应用文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并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会有更高的要求及表达的需求;要注意拓宽和深化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因为感受是写作动机和兴趣发生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这是学生心理需要产生的直接诱因和条件。
  2.要求适当
  从培养和提高应用文写作兴趣的目的出发,学生在作文之初老师提出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作文能力之间不能有太大的距离,但也不能没有距离,必须很好地掌握其适度性。要求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妥的。既要让学生感到有能力写作和看到自己的写作成果,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写作的不足和提高能力的必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入门不难,才会认识到写文章并不是少数作家的事,而是经过努力人人都能完成的一件有趣的事。
  3.教学训练
  本着培养和提高写作兴趣的目的,在写作训练上,逐步变学生被动型为主动型。一般的写作训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拿到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写作的兴趣就会受到极大的挫伤以至泯灭。所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做到有疑而作:有些问题与其对他们进行说教,还不如让他们通过写作去探索。这种写作是带有极高热情和浓厚写作兴趣的,并有很强的主动写作意识。有为而作,学生常常为写作而写文章,远离社会生活造文。如果能让他们结合处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其有所“为”,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他们就会以一种从未有的严肃认真态度和极大兴趣对待写作。有需而作,人在现实社会中都有一定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特别是精神方面需要提高,这种需求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就主动地、激情饱满地去写作,这是强化写作兴趣的“强心剂”。
  4.情感写作
  情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动力基础,写作者在写作行为发生之前,主体由于受客观事物的刺激、感受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动,继而产生高涨激情,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促成写作行为的发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强调情感表达;追寻学生的动情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我、塑造自我。
  二、问题是引导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进一步结合的主线
  进行应用写作的教学,将各种法定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的内容、特点、写作格式、写作要求讲解给学生,并据此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是每一节教学课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在每一节教学课中,都要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而事实上,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也大都有一个问题贯穿始终,吸引、牵制着学生的注意。因此,在开展学习活动前,老师就要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提出这一贯穿始终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去解决。如在公文写作中请示与报告的写作内容有什么不同?请示和请示性函的区别在哪里?撰写经济合同为什么一定要字斟句酌?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能够与社会生活、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兴趣盎然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三、探索是搭建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入结合的载体
  探索是一个载体,通过探索这种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注重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之目的。因而,要尽量把课本上每一节枯燥、格式化、纯专业理论的知识,提炼成一个个探索的课题,把它变成一个个小的命题作文,调动学生去调查、讨论、思考、写作。新课题的提出要力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融合。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探索也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探索中不仅获得了一系列丰富真切的感性体验,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再是抽象、枯燥、空洞的,当他们能够用自己物中的笔来抒发情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那种喜悦与成功的感觉会为他以后的写作生涯带来无穷的动力。
  四、组织是实现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充分结合的保证
  没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再好的学习形式也难以达到应有的目的。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学习探索活动的诸环节组织好。在目前各高校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因此,我们在进行应用写作实践性环节过程中,应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3-6人组成一个组。分组采取“教师协调,自愿调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使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实践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方面取长补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协作,保证顺利完成调查研究任务。同时各组要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分工、安排,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如实反映出现的问题;同学们要精诚团结,支持组长的工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支持、信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报告是彰显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反映
  为加强学习的效果,避免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就要求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后写出报告。无论是会议通知、商洽协调、调查研究、市场预测、商情活动等,都要求学生按照学习与应用的实际所得,形成结论报告。在写作中,简要记录活动的过程,收集的信息,分析与总结,及活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课后反馈给老师批阅。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写作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弥补写作中存在的不足。
  六、评价是检阅学生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手段
  各组活动的情况怎么样,最后要评、要比、要交流,这样才能大大调动学生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首先是学生自评、互评。如让学生说说自己活动中的得与失,各组互相交流;若研究结果不同,则可组织双方辩论;还可以采用竞答、展评、佳作赏析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最后点评。主要对学生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评述,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不够好,哪些方面还有待于改进。评价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团队荣誉感,呵护他们的思维锋芒和锐气,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求实创新的精神。
  通过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激发大学生在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写作的训练上能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带着兴趣、带着激情、带着好奇的心、带着自信,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得失、不断改进方式、不断扩大战果,从而使学生经过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应用写作课程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会写作方式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应用写作的形式与内容,还能够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熟练地应用这一技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