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儒家道德思想源流探析|道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儒家道德思想源流探析|道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8:56 影响了:

  [摘要]儒家伦理源于周公所创立的德政思想和礼乐制度。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以礼为表现形式,创立了儒家道德学说。汉代以后,出现了以“三纲”和“五常”为主体的儒家道德伦理体系,其主体性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方面,其中仁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源泉,是儒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其他诸德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都是从属于仁这个最高原则的道德规范。
  [关键词]儒家文化;伦理道德体系;思想源流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37-02
  
  在过去2000多年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发展道路虽然相当曲折和坎坷,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没有减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为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一
  
  儒家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生活于社会大动荡、文化大变革的春秋末期,西周宗法等级制度逐渐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建立。周天子虽名为君王,但名不副实,没有实权。诸侯国间相互勾结,连年混战,各种违礼僭越的现象比比皆是,古之礼仪面目全非,尊卑混乱。孔子以周礼的继承者、捍卫者自居,竭力维护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认为只有周礼才能拯救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对当时的礼乐文化进行反思,提出了以仁与礼为基础的伦理思想,创立了儒家学说。孔子伦理思想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其伦理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来自远古氏族部落的血缘宗亲观念;二是继承了西周宗法礼制的伦理精神。中国古代社会从传说的黄帝开始,氏族部落这一古老的社会形态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被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因此,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强调祖先崇拜,实行严密的宗法制度便成为十分重要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在夏朝王权私有制度确立之后不断得以强化,经由殷商时代的发展和充实,到西周时代又经周公旦的完善和美化,便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奠定了孔子伦理思想的精神基础。
  
  二
  
  儒家思想初步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孟子、荀子的学说使儒学成为诸子中的蔚然大宗,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思想主张“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到了汉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迫切需要一套在意识形态上和它紧密配合的宗教、哲学体系,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的正统地位, 从此,儒家被奉为经典,扶为正教,大力推广,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始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阶级尊儒的局面。其伦理思想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和“天人合类”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化之功”。
  至北宋,儒家学者为应付佛老的挑战,抛开了汉代以来儒家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形式,以直接了当的形式来阐述经典中的义理,讨论心性、天命、理气、义利、理欲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这便是“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要想进行圣人的修养,就必须“存天理,灭人欲”。明朝时期,王阳明更是继承宋代理学思想遗风,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到“五四”运动时期,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在儒学受到空前挫折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新儒家的前驱。先后有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杜维明等代表人物以此为志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新儒学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三大重要思潮之一。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学既有哲学的深思,又有信仰的引导,是为中华民族确立精神方向的学问,不是一般学术可比拟的。儒学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它具有理性、宽容、中和的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
  
  三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从治国到处理人际关系,再到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的修养等方面,都有一套非常周全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其道德思想。而儒家道德的主体性思想主要表现在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方面。儒家思想是以仁为纲的伦理思想体系,它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十分重视道德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是好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因此儒家认为,治理社会就应该从教育入手,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社会自然就会安宁了。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对于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问题,有人认为是礼,因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使中国成为了现在的礼仪之邦;有人认为是仁,因为这是儒家道德规范之本。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即“仁”才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因为它是儒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源泉。
  仁在儒家思想中是一个涵义极其丰富的概念。广义的仁是一个全德之辞,几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狭义的仁便是五常之一,是以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涵的道德规范。就这一层涵义而言,它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础。仁要求人们以人为本、相亲相爱,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仁者爱人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把别人也当作与自己同类的人来看待。儒家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来的。任何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处于亲人的爱抚之中,并逐渐萌生出对亲人深深的依恋、情爱。因此,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心。孔子弟子有若即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作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后来儒家也以亲亲敬长解释仁的基本涵义。仁者爱人最深厚的根源即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末。亲情之爱孕育了对他人的爱心,爱人就是爱亲之心的外展与扩充,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今日,我们尚可闻见“百善孝为先”之类在历史中已流传两千余年的教训,“不孝子孙”成为人们所不齿的一类人。可见儒家的仁爱之根本已经深深的进入了中国人的骨髓,难以磨灭了。
  儒家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故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且要以道德之心推之。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现,它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而,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去爱人,就成为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以仁为核心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忠”是积极一方,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东西,应当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恕”是消极一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总之,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交往几乎都遵循着它当年的步履。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不会过时,因为它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儒家道德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也不能陶醉于历史,束缚在故纸堆中。重要的是,在各种不良思潮泛滥和冲击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保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儒家文化才能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才能完全展现其超时代的价值。当然,这就需要我们作更为系统的深度发掘。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李振刚.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