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忧劳可以兴国的兴 周继庭:忧劳兴教,育人报国
 

忧劳可以兴国的兴 周继庭:忧劳兴教,育人报国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2:04 影响了:

  周继庭 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生,高级政工师。现任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社工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民办高教协会副会长。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到这个年龄,人生最黄金的时期已经过去,一般人会开始筹划晚年生活,准备颐养天年。按理说,位居基层党政机关要职,马上就要退休的人,此刻应该可以松一口气准备享福了,但50岁的周继庭却不按常理出牌,1997年初,他为自己提出的领导干部“岗位轮换制”以身作则,从基层机关主动退位,继而投身前途未卜的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且成绩斐然。
  
  由周继庭创办的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当初以5万元家底起步,建校11年资产达数十亿,在校生超过4万人,奇迹般地成为中国民办教育领域的一颗耀眼新星。
  欲揭开北科院成功之谜,必先从北科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周继庭说起,这位“北科之父”借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在层层迷雾中带领自己的核心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让北科院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带着探寻的心情,《教育与职业》一行采访了这位北科院的领军人物。
  
  资本运作百虑之先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不断整合和互生互促中发展到一个新的增量期,但比起历史较长,拥有国家财力支持的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整体上还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许多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也有一批优质民办教育机构凭借过硬的实力成功出列,北科院就是其中之一。北科院从一个靠租借校舍的学校到今天拥有两个校区、70余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并成为在北京乃至全国名列前茅的民办高校,其成功的奥妙何在呢?
  一些民办高校提出“教学质量决定民办高校的生存,特别是在办学的初始阶段”,对此,周继庭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说只有尊重教育的普遍规律,像公办院校那样抓质量,学校才能求生存。这话看似正确,但在我看来,民办教育不是单讲教育规律就行,民办学校首先是要立足市场,尊重市场的运作规律。虽然教育规律在民办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如果不尊重经济规律,不按市场运作规律办事,则必亡无疑。所以,要做到既讲教育规律,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又讲经济规律,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民办高职院校才能生存并得到发展”。
  说到重视经济规律的渊源,周继庭神采飞扬地讲了一个小人儿书的故事。
  小人儿书是周继庭那代人上小学时的主要课外读物。上小学四年级那年,周继庭靠帮同班一位家境相对较好的学生补习功课,得到一本名为《水淹七军》的小人儿书。周继庭拿着这本小人儿书到四年级同学中闯“市场”,把这本新小人儿书借给别人1天,换来2本小人儿书5天的阅读权;又用这2本小人儿书从五年级换到4本小人儿书,继而到六年级换了8本。反复几次,周继庭全班同学都有小人儿书看了。由于周继庭对班级小人儿书管理的成功,校长要他管理全校的图书,于是全校有限的图书资源被周继庭调配得井井有条。想不到这件事竟为他几十年后的资本运作埋下了伏笔。
  周继庭把这总结为“资本交易流动增值的时空观”,即资本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下经过交易而增值。周继庭认为北科院今日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顺畅运转,都得益于那时对小人儿书的管理及日后任县委书记时积累的工作经验。
  当然,运营一个学校远比管理小人儿书要复杂得多,但正是基于对资本形式的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加之勇于承担风险,善于把各种资本形式灵活运用于北科院的管理实践中,才让北科院几次突破生死关口,逐渐做大做强。
  
  从严治校以德育人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于2003年10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定为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曾先后获得“助学示范校”、“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法制学校”等20多个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和周继庭坚持“从严治校,以德育人”的育人方针密不可分。
  建校初期,周继庭反复思考,深入研究了国外伊顿公学、西点军校的管理办法,考察了西安、上海、广州等地的民办高校,借鉴北京办得好的几所民办大学的经验,明确提出“从严治校”的方针,并将之列为“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的四大方针之首。
  “别的特色都可以忽略不计,但‘从严治校’的特色一定要坚持。严是主策略,爱是出发点。严的要求达到了,爱也就实现了。” 周继庭认为,严与爱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硬,这是当前民办高校不可或缺的管理原则。
  “从严”不仅是对北科院师生的要求,周继庭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为了鞭策自己,他请书法家写下“忧劳兴校,逸豫亡身”八个大字,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并贴在办公室的墙上。这八个字体苍凉遒劲、给人坚不可摧印象的大字,支持他奋斗了11年。
  周继庭还特别重视德育,将之称为北科院的“职业教育之魂”。从进校门开始的“挫折教育”到“以党建为引领,以信仰文化为核心内容,以三制为保证”的全员全过程育人体系,以及“三感恩、三热爱”活动在全校的实践,都一再呼应了北科院“德育”的主题。
  周继庭说:“人的理想、风格、意志、信念、毅力等非智力因素,都是通过生活、工作磨砺出来的。读书非常重要,但单纯读书是不够的。把书中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才是读书的目的。”
  北科院八达岭校区有一个题字屏壁,正面是“育人报国”,背面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两句口号时时提醒着学生身为北科人的责任和抱负,也寄托了周继庭对北科院的期望。
  
  团队合作出奇制胜
  
  哥伦布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一个人发现新大陆。管理学校亦如是,除了有决策力的领导外,一个好的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周继庭特别重视北科院团队――董事会、校长办公会团队和党委。他认为,评价一个单位是否成熟,主要看领导班子。大到治国,小到治企,微到治家,能否形成内聚力是决定团队成败的关键。
  以北科院的党委为例,党建工作的开展引领了北科院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并渗透到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正如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诗句:“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北科院党建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人心思聚、人心向上、人心踊跃的人文氛围,也被教育家陶西平先生称之为做优做强北科院的“秘密武器”。正是北科院人上下协作,共同为了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使北科院成长至今。
  与军事用兵策略强调奇正之道不同,在周继庭看来,北科院的领导团队里没有奇才,都是普通干部,但这些以职业教育为已任的人都把战略利益看得很重,把育人情怀看得很重,所以很团结。这样有向心力的“群英谱”可说是北科院的一大特色。
  这样的群英谱为周继庭管理学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基础,在上下一心的环境中,最受益的还是北科院的学生。北科院学生谈到自己的学校,总结了四大“幸福元素”,即学校环境美、专业满意、学习氛围好、课余生活丰富充实。这看似简单的幸福元素倾注了北科院教职员工的无数心血,也和周继庭定下的“教育就是服务,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
  
  因材施教促进就业
  
  众所周知,进入民办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除了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之外,科学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根据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北科院提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的响亮口号。
  北科院提出因材施教新理念和过去私塾式的“因材施教”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依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现代教育思路。
  按照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最基本的智能有8种: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智能。如果仅按某一智能标准去衡量某个人,他可能是一个“学习差的人”;如果按另一种智能标准去衡量他,他可能就是一个“学习好的人”。北科院的“因材施教”理念由此产生,并打破了“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僵硬界限,提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的响亮口号,并指导教学实践。
  教育家陶西平把北科院因材施教的探索比喻为“根雕原理”,即通过艺术家对树根的选材,把看上去毫无价值的“弃之荒野”的树根加工处理,使之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但如今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然要从“教育”这个根源抓起。
  谈到就业,周继庭不无感慨:“当今社会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有业无人干,有人无业干’,对于社会而言这是坏事,对于办学而言这同时也是机会,把学生培养成广谱型加专业型就业的后备军,增加其就业机会,增强他们就业的砝码,这就无异于寒霜时节傲霜雪的秋菊,独领风骚。”
  关于职业教育,教育部有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的要求。北科院也正是通过“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利用价值一亿多元的校内实验实训设备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结合,根据社会新需求,采用订单式教育和各种适销对路的途径培养新人才。
  与此同时,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专业指导与校企合作委员会,北京的600多家企业同学校建立了实习与用人合作关系。为贴近市场,北科院请企业经理为专业设置提建议,为人才培养提要求,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践课,把实训与提前进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学知识、练本领。
  北科院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一位企业老总曾对北科院的毕业生大加赞赏说,我们用过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硕士生、MBA等,感到他们对企业和岗位的理解不强,许多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还是重视不够。像北科院这样明确提出“修专业,为就业”的目标非常好,这样的办学思路应该大力提倡。
  在表述过去的成功经验之后,周继庭也坦然谈到在成功背后,北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在目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解决生源的质量问题,如何保证北科资金充足,用资金投入换取质量的提高――这些都是周继庭在闲暇不断思考的问题,但同时他也认为,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使得北科前进一步,这倒使他颇感欣慰。
  展望未来,周继庭踌躇满志:“未来中国民办教育将从‘春秋’阶段进入群雄争春、强者领先的‘战国’时代。北科院正朝着‘北京一流、中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目标负重前行。”
  朴实无华,坚韧不拔――这是外界对周继庭的评价。在北科人眼里,他们对周书记更多的是亲近感。采访中,这位尽阅人世沧桑的长者显示出他非常率真自然的一面。回想起当年慷慨激昂之处,不禁拍案而起,或起身动作比划,或爽朗地开怀大笑。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过花甲却依然怀揣理想、燃烧生命激情的人,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之中又见熠熠锋华”。在周继庭身上,我们看到了北科院的未来,而在北科院,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未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