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泥沙”中的“金子”_从泥沙中提炼金子
 

“泥沙”中的“金子”_从泥沙中提炼金子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0:37 影响了:

  1925年,李金发的一场“微雨”开启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他把象征主义引进了中国,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审美体验,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启迪和思索。李金发的诗作发表之后,诗论界对其毁誉参半,肯定者对其大加赞赏。周作人称“其体裁、风格、情调,都与现实流行的诗不同,是诗界中别开生面之作”;黄参岛认为:“《微雨》在我们的心坎里,种下一种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否定者对其的批判,却也毫不留情。梁实秋说李诗“使得新诗走上一条窘迫的路上去”,屈轶则认为“新诗一到李金发手里可说全成为魔书的玩意”。种种观点,见仁见智,然而,作为一个先锋的开拓者、新诗的实验者来说,李金发的诗,更多的是值得肯定的。
  一、李金发诗作的主题
  李金发认为,“世界任何美丑善恶皆是诗的对象”,“任何人类的动象,大自然的行表”,都会使诗人发生慨叹。吟咏人生的忧郁和命运的悲哀,赞美梦幻和死亡,歌唱爱情的欢乐与痛苦,是李诗的三个主要方面。
  在李金发的笔下,生活是丑恶的,命运是无常的。他在名篇《弃妇》中,以“弃妇”这个意象作为人生和命运的象征。“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为草地/为世界之装饰”,表现了无法理解的人生孤寂与悲哀。这种悲伤的笔调在李金发的诗篇中反复出现,他认为“生命/叩了门儿/要我们去齐演/这悲剧”(《使命》),他的内心充满了“一切的忧愁/无端的恐怖”(《琴的哀》)。
  既然真实的人生充满悲哀的泥沼,于是诗人转而向梦中寻找,或者直接赞美死亡。李金发认为,生命是“死神唇边的笑”(《有感》),他赞美“长卧乱石之下/奏自由之胡笳”,甚至愿意做死神“唯一之崇拜者”(《死者》)。他在对死亡的歌颂中,寄托了对生活的失望和感伤。他曾经写过“我梦想微笑多情之美人/仅有草与残花的坟墓/在我们世界里/惟有这是真实”(《心游》)。死亡被诗人看作是惟一的真实,除此之外,都是虚幻的。
  在这些主题内容中,透露出感伤、颓废的情调,但是李金发的诗中真实地书写了心灵的苦痛,袒露了灵魂的悲伤,与五四落潮时期众多低迷徘徊的心灵类似,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李诗中也不乏健康积极的诗作。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李金发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微雨》中已经有许多爱情的诗篇,而《为幸福而歌》整本诗集大多都是关于爱情的。例如,在《少年的情爱》中,诗人想象情人前来再会,情侣会面时的羞涩,还未听清说话时,催促的钟声却已经响起。虽然是梦中的情景,却有着真实而浓郁的生活气息。李金发的爱情诗,虽然没有引起像湖畔诗人那样的反响,但是不能不注意的是,他的诗中包含着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色彩。
  二、李金发诗作的贡献
  李金发在探索路上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在于传达意味途径形式的探索,即象征主义的艺术特征。第一,他采用意象奇接的方式,象征、暗示了自己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人不会直接描写生活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是运用各种手段去表达自己的主观世界。李金发的《弃妇》,既表达了对弃妇(社会底层妇女)的同情,又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深入地看,弃妇其实是象征了无法捕捉的人生和命运。李金发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使人慨叹,所以一切自然景物都能成为他的笔下意象。第二,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段,造成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表现出一种微妙朦胧的意境。在李金发的创作中,特别注意艺术想象和比喻的运用,而李诗中随处可见新奇的想象和比喻。例如,“我的灵魂是荒野的钟声”(《我的……》),“他们的叫声/多么像湿腻的轻纱”(《诗人凝视》)。
  三、李金发诗作深受法国印象派影响
  李金发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从魏尔伦、马拉美、韩波的音乐美、色彩美中接受启迪,使得颜色有了温度,声音有了形象。例如,《里昂车中》用朦胧飞过的黑影、山谷中疲乏的月光、照耀杜鹃羽毛的浅绿草地、撕碎沉寂的车轮声、远市的灯火等意象,诗人捕捉车厢内外的色彩、声音、光亮,概括自己对生活中事物一瞬间的观察和感受,造成乐意中朦胧的美的效果。
  四、李金发诗作的影响
  李金发的诗作,开了中国新诗象征主义的先河,尽管他随着象征派由中兴走向了没落,最后消失在大时代的怒吼中,但是他启迪性的探索,使新诗走向了现代。他的艺术经验与教训,为后起者如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等,都有所启发。尽管他走得不太远、不太高,但是他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存在的作用也是肯定多于否定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