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含义 异化的含义
 

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含义 异化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9:25 影响了:

  技术的进步推助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同样也被教育领域所青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对教学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给教师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和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少数学者的关注,并被学者们称为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
  “技术异化”一词借鉴了技术哲学领域的概念。最早明确地把异化作为哲学范畴使用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意指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成了支配人的异己力量。[1]费尔巴哈对其进一步引申为: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并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2]国内有学者认为,所谓异化,是客体在价值属性上与主体“相敌对”的状态,是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疏离,归根到底,异化是价值的负向实现。[3]所谓技术异化,其实质是关于技术现实价值的异化,即技术客体对特定技术主体尤其是社会主体的负效应,它表现在技术价值负向实现的一切过程、结果和状态之中。[4]那么,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表现
  在分析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之前,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我们所研究的技术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替代、否定、控制、强迫和漠视。[5]
  教学视频、教学软件和网络课程等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教师的替代。它们都试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再现。表面看来,好像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优质的教育,但这样的教学缺乏互动性,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妨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和学生掌握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适应技术的规律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这无形中增加了师生学习的负担。
  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活动可以在师生之间随时随地发生,教育时空得以拓展。这虽然为积极上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却也造成教师的私人生活空间不得不接受学生打扰。
  当前,教室里安装摄像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难免让师生产生时时被监视着的不自在感。有的学校使用指纹识别器、刷卡器等设备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却没有事先征求教师的意见,漠视了教师的心理感受。
  以上种种,都是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表现。
  教育领域中技术的价值分析
  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发源、发展于教育领域之内,一直为教育所用;二是发源、发展于教育领域之外,后经教育化的改造后,为教育所用。[6]现代信息技术属于后者,它们不是专门为了教育创造的,而是教育者把其改造应用到教育领域,使其具备了教育的功能和特征,为达成教育目标服务。但是,它仍然是技术,也应该具备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决定技术的内在价值,社会属性决定技术的现实价值。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能够对技术主体产生效应的性能和功能。它是由技术本身的自然功能和自然素质决定的,不包含人的任何价值判断,没有好坏、善恶之分。教育领域中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技术客体作用于技术主体而产生的实际效应,其表现形态为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是有好坏之分的。
  因此,从技术的内在价值来看,教育领域中的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从技术的现实价值来看,教育领域中的技术是价值负荷的。由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都统一于技术这个整体之中,归根结底,其最终是价值负荷的。
  教育领域中的技术若要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就要实现其现实价值。只有当技术客体与技术主体发生作用并对技术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和影响时,技术的现实价值才得以实现,技术也才具有确定的价值。[7]通常来说,技术客体对技术主体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就是技术的正价值,所产生的消极效应,就是技术的负价值。教育领域中技术价值的实现在性质上表现为正向性和负向性双重效应。教育领域中的技术所实现的现实价值如果与特定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是相符合的,就是技术价值的正向实现;如果与之相背离,就是技术价值的负向实现。
  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含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主体是教育中的人,技术客体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其现实价值,作用于教育中的人,对教育中的人产生的实际效应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也就是产生了正向性效应和负向性效应,表现为价值的正向实现和负向实现,其中产生的负向性效应就是技术异化的表现。那么,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就可解释为:教育中的人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教育中的人。也可以说,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是现代信息技术现实价值的负向实现,即其对教育中的人产生的负效应。
  技术异化从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社会层面、生态层面和人本层面。[8]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是在人本层面上展开的。人本层面的技术异化,是指技术应用于人类精神领域(包括文化、心理、认识、审美、伦理等)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和影响。[9]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属于价值范畴,因而应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必须高度关注人的发展、完善和幸福。[10]教育是要培养完整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完善的人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要服务于这一目的。所以,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实质是对教育中的人的异化,是人本层面的技术异化。
  我们在分析了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及其含义后,要正视一个事实:现代信息技术在实现其正价值的同时相伴着负价值的产生,正价值和负价值就如同一对“双胞胎”。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技术异化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任由它产生和发展下去,也不能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失去信心。虽然技术异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途径,我们还是可以弱化或消解它。经过具体、深入分析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现象,探究其根源所在,对症下药,就会找出消解的途径。不管是进一步改造技术本身,还是转变师生的观念,总之,要符合教育规律,最终让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使其产生的负效应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辞典[Z].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229.
  [2]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J].哲学研究,2007.
  [3][4][7][8][9]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45,153,89,153,134.
  [5]颜士刚.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现代信息技术,2009(1).
  [6]颜士刚,李艺.教育领域中科学的技术价值观问题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10]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