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语文课,教学生不会的知识
 

【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语文课,教学生不会的知识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2:54 影响了:

  〔关键词〕 语文课;方法;朗读;质疑;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A)―0087―01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越来越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了。是思想落伍、方法老化,知识结构赶不上时代,还是我们的学生对语文根本不感兴趣?”
  这是语文教师在一起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困惑。有人说:“教学艺术是一种缺憾艺术。”每一种教法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学生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也总是错过很多知识。因此,教师们产生了困惑:这语文到底该怎么教?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明确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方法、能力,还是知识?仔细推敲,这三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方法是获取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根本,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的是方法。
  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语文教学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和智力的目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而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朗读是解读课文的“催化剂”,通过朗读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与课文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倾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从而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1.示范读
  教师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读,能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强烈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如,笔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时的语气:邹忌的妻子说邹忌比徐公美,是对丈夫发自内心的爱;邹忌的妾说邹忌比徐公美,是怕失宠,畏惧丈夫;客人说邹忌比徐公美,是有求于徐公。示范读中强烈而鲜明的语气对比感染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引导读
  引导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文本。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准重音、停顿,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语言及思想感情,尤其是对诗歌、散文等的引导读对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很有帮助。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者须疑”。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提出“产婆术”,即教学不是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提出各种疑难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出一定的结论,教师只起“助产”的作用。
  笔者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就做了一回“产婆”。一些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误把于勒当成了小说的主人公,于是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从情节发展来看,谁是主导者?从主题来看,小说主要揭示的是什么?学生们在问题提示下对课文进行反复的研读、质疑,最终否定了原先的观点,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菲利普夫妇才是本文的主人公,因为课文主要表现的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
  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优越性在于:
  1.使外在的动因转变为内在的动力;
  2.有助于所学内容长久地保存于记忆中;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扫除文盲和半文盲,而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大都偏重于传授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调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展示成果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好地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总之,语文课只有教给学生合理的方法,就能使学生把书本读懂、读薄,就能使学生将散乱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大厦”。
  编辑:沈丽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