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古典诗词语言艺术品味方法例说]批阅古典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
 

[古典诗词语言艺术品味方法例说]批阅古典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8:08 影响了: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古典诗词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艺术,探索语言奥秘,获得语言智慧,提高语言素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呢?可从炼字、押韵、用典、修辞、结构等几个角度入手。
  【关键词】古典诗词 语言艺术 品味方法
  
  一、从炼字入手
  古人作诗填词十分讲究炼字。在一首诗词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体现诗人独具匠心的字就是“炼字”。一首诗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嶙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心情愉快――别有一番意蕴。诗人通过所炼之字“轻”字,抒发了轻松愉悦的心情,用词精练,意味丰富。指导学生从炼字角度来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要教会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溪亭》:“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灯。”第一步:指出所炼之字(“穿”、“数”)。第二步:弄清所炼之字在诗句中的含义(“穿”,穿梭行走;“数”,动词,细数)。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所炼之字描述的景象(“穿”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梭的情形;“数”字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的神态)。第四步:领悟所炼文字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穿”字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通过这四步,使学生体验到诗人所炼之字的精妙。
  二、从押韵入手
  古人云:“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押韵是诗词的最本质特征之一,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为押韵。因此,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必须了解诗句所押何韵,弄懂作者选韵依据,仔细咀嚼品味韵字的丰富内涵,反复琢磨作者在韵字中寄寓的情愫,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等。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也无人惜从教坠”言其际遇之苦。下阕首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这一韵和上阕开头一韵相呼应,直抒胸臆。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该“恨”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奈,最可怜惜。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无人惜”的遭际,这一韵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柳絮独“惜”的情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行人泪”,这是全词的最后一韵。那拂拂扬扬飘忽迷离的柳絮在诗人眼里竟然“点点是行人泪”,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工。选韵之精妙,令人叹绝。
  三、从用典入手
  用典是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好的用典,文字少而语意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破解典故,领略神韵,是欣赏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典故意义,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心意。古典诗词中有些关键词语涉及到用典,词语含蓄,值得品味。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连用张翰、许汜、桓温三个典故,迂回曲折地诉说了他既不愿退隐江湖,更不屑于求田问舍的个人经营,同时又为国势飘摇,自己不能及时建功立业,却白白地虚度光阴、痛心疾首的复杂感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书・张翰传》:“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纯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手?’遂命驾而归。”此处反其用意,一则有家难归,一则不愿隐居无为。意思是困难当头,还根本谈不上回家享受美味。“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陈元龙(陈登,字元龙)很无礼,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正应忧国忘家,你却求田问舍,没有大志,元龙实在不愿与你说话;若是我,我会自己睡到百尺楼头,让你睡到地上。这一典故的运用,是说不屑于置田买屋。“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时桓温北伐,途经金城(丹阳郡江乘县),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抚枝落泪。这一典故的运用是说英雄的迟暮之感。古典诗词在叙事、议论、抒情的时候常用一些典故,具有某种暗示性,如果不理解它们的含义,就很难明白诗人的用意,也就无法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
  四、从修辞入手
  在诗词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辞格可以使诗词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阅读古诗词对各种辞格运用的把握、理解,有助于进一步领会诗词作者的创作情感和表达的思想。如杜甫《春夜喜雨》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知”字巧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智慧。在作者看来,春雨通人意,知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诗人的听觉感受,一个“潜”字产生了拟人化的艺术效果: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春雨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诱发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最后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谐音双关手法的运用含蓄而又明确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一个“晴”(谐音“情”)字把她的眷恋和忐忑,她的希望和等待,全都刻画了出来。再如李清照《如梦令》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绿”借代“叶”,用“红”借代“花”,“肥”、“瘦”则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作者通过对“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她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
  五、从结构入手
  诗词语言不同于一般散文语言,其结构特点具有跳跃性,词语间有很大的空间,阅读鉴赏时需要将这些互有关联的景物组织起来加以理解。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诗的第三、四两句作者选取了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定语+中心句”的结构形式组成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偏正词组”,中间不用一个关联词,纯用名词组合。阅读理解时应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将与其相联的词语补入诗句,理解为:鸡鸣声从远处月下的茅店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进而深悟词与词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又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首联是两个名词句,结构为4/1,即(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大意是: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高竖起桅杆的孤舟在夜晚的江边停靠。尽管作者没有将有关动词组合到诗句中,但是丝毫不影响诗意的表达。两个名词句展示作者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那样微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细、微、危、独四字,很自然地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绪。颔联是一个复合句,展开来看,应为“因见星垂,而觉得平野阔”。颈联是两个复合句,诗中省略了关联词“因”字,补上后应为“名岂因文章而著,官应老病而休”。意思是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迈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语,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这两句诗是满怀愁怨的激愤之语,表现出了作者心中的不平,同时也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用独特的结构方式,使诗句更加精练,诗意更加丰富。独具匠心的诗句结构,表达了诗人因不得志而郁郁寡欢、孤凄潦倒的心绪。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