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正方体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正方体教学模型
 

正方体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正方体教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9-02-07 04:06:37 影响了:

  在立体几何中,正方体是较简单、较特殊的几何模型,它蕴涵大量空间线面概念和位置关系、各种角度和距离,还与其他几何体有联系,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转换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一直是各类模拟考试和高考的命题热点。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正方体模型的应用。本文就此作一个归类解析。
  (一)构造正方体模型解题
  [例1](2007年湖北・理・4题)平面?琢外有两条直线m和n,如果m和n在平面?琢内的射影分别是m1和n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m1⊥n1?圯m⊥n; ② m⊥n?圯m1⊥n1;
  ③ m1与n1相交?圯m与n相交或重合;
   ④ m1与n1平行?圯m与n平行或重合;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构造正方体,如图:设平面α为平面ABCD
  ①取AD=m1,CD=n1,AD1=m,CD1=n,则①错
  ②取AD1=m,A1D=n,AD=m1=n1,则②错
  ③取AD=m1,CD=n1,AD1=m,C1D=n,则③错
  ④取AD=m1,BC=n1,AD1=m,B1C=n,则④错。
   选D
  【评注】本例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为考点,以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立意,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属于“命题判断”型试题,此类题型分为单一判断、多项判断和构造命题判断,是各地模考和高考的命题热点。解决策略是:构造正方体,把条件和结论置入正方体中,逐个判断,达到简化思维过程。
  本例还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制正方体模型,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各种角度和距离,并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位置关系。
  [例2]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球O与正四面体的各棱均相切,且球心O在正四面体的内部,则球O的表面积是( )
  A.2?仔 B.4?仔 C. ?仔 D. ?仔
  【解析】构造正方体,与正四面体的各棱均相切的球恰是正方体的内切球,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a=1,∴ a= ,故2r= ,则r= ,所以,球O的表面积S=4?仔r2= ?仔 ,选C
  【评注】本例是正四面体与球的“切”、“接”问题,由于正方体和正四面体具有相同的外接球,此时正方体的内切球就是正四面体的棱切球,因此,可以构造正方体来解决此类型试题。设正方体和正四面体的棱长分别为a、b,则 a=b。就正方体而言,其内切球、棱切球、外接球半径分别为a、 a、 a,比值为1: :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棱切球、外接球半径分别为 a、 a、 a,比值为1: :3。从而发现,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而正三角形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半径之比为2:1,这正是平面向空间推广的结果,数字2、3表示平面和空间的维数。
  [例3](2006年北京・理・4题)平面?琢的斜线AB交?琢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且交?琢于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 )
  A.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解析1】构造正方体,如图1。设下底面为平面,B为下底面的一个顶点,B点共顶点的三个面的对角线构成一个平面PQR,它与AB垂直,垂足记为A,它是过A点的直线l所形成的平面,则点C就是AB的垂面PQR与平面?琢的交线。选A
  【解析2】构造棱长为1的正方体,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1),B(1,1,0),在平面xoy上取点C(x,y,0), =A(1,1,-1), =(x,y,-1),由题意可知, ・ =0,∴x+y+1=0 ,既点C在平面?琢内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评注】本例以线线垂直关系为背景,求平面上点的轨迹,立意新颖,解决的一般方法是空间问题平面化(定性),平面问题解析化(定量),是求动点轨迹问题的新题型和新方法,体现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有机结合,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转化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此类问题包括求几何体表面上或非几何体平面上动点轨迹,前者可从几何体的特性去探究,后者可以构造正方体,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解决。
  (二)正方体中计数问题
  [例4](2006年上海・理・10题)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由“正交线面对”的含义,以面为标准分成两类。第一类,与侧面垂直的有4×6=24个;第二类,与对角面垂直的有2×6=12个。共有24+12=36个。
  【评注】本例用新定义立意,是以正方体为依托的计数问题,属于信息迁移型试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立体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解决此类型试题可用直接法,对给出的新定义,在认真阅读理解其本质的基础上,紧扣新定义的条件直接解题。分类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分类标准统一。
  一般来说,立体几何中的信息迁移题,除了用上述直接法外,还有:①转化法,把新信息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情景或模型,如前面例1的解法;②类比法,对有范例的信息迁移题,可用类比的方法,仿照范例,使新信息的各部分与所求问题的各部分相对应,然后求解。
  [例5]用小正方体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至少要_____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_____个小正方体。
  【解析】从三视图可知正方体的个数,底层有6个,从正视图可知,第二层至少有2个,最多有5个;第三层至少有1个,最多有3个。故至少有9个,最多有14个。
  【评注】以三视图为背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数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它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亮点。在2007年实施新课标的四省区的高考试卷中均有体现,而以三视图还原直观图为最难,它又是三视图有关计算和计数问题的关键。解决三视图计数问题,常常从俯视图入手看下底面,从正视图看前后面及上下底面的结构,从左视图看左右面及上下底面的结构,还原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再进行分类计数。
  (三)正方体中计算和证明
  [例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内有一内切球,过正方体中两条互为异面直线的棱的中点作一直线,该直线被球面截在球面内的线段长是( )
  A.B.C.D.-1
  【解析1】过内切球心O作OM⊥EF于M,过EF作截面EPFQ,其中P、Q为棱的中点,作ON⊥PF于N,连结MN,易知OM⊥平面EPFQ,ON等于半径r= ,MN= ,EP= ,则OM= ,直线在球面内的线段长为
   2 = 。选C
  【解析2】过内切球心O和直线EF作正六边形截面ESTUFV,这些顶点均为棱的中点,则OV⊥EF于M,则OM= OV= ,同解析1。
  【评注】本例是与正方体有关球的计算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是平面化。初中平面几何中圆内的弦长l与半径r及弦心距d之间的关系l=2 ,也是解决空间中球面内弦长的基本方法。一般地,过正方体棱上任意两点的直线只要和正方体的内切球(或外接球或棱切球)相交,其弦长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求解。
  [例7](2004年江苏)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点P在棱CC1上,且CC1=4CP。(Ⅰ)求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Ⅱ)设O点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证:D1H⊥AP;(Ⅲ)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解析1】(Ⅰ)连结B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平面BCC1B1,则∠APB就是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在RtΔPCB中,CP=1,CB=4,故PB= ,在RtΔPAB中,tan∠APB= = = 。∴∠APB=arctan 。
  (Ⅱ)连结D1O、A1C1,因为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所以D1O⊥A1C1,又 D1O⊥A1A,所以 D1O⊥平面ACC1A1,而AP?奂平面ACC1A1,故 D1O⊥AP,那么,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知,D1O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与AP垂直,即D1H⊥AP。
  【解析2】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4,0,0),P(0,4,1),B(4,4,0),D1(0,0,4),O(2,2,4),A1(4,0,4),D(0,0,0)。
   (Ⅰ) =(0,-4,0) , =(4,-4,-1),记 为平面BCC1B1的法向量,设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为?兹,则sin?兹=cos= = = 。所以?兹=acrsin 。(Ⅱ) =(-2,-2,0),因为 ・ =0,所以 ⊥ ,又点O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知 D1H⊥AP。
  【评注】计算和证明问题,是高考立体几何的常考点,解决的方法有几何法和向量法,这种“一题两法”、择优选取,是立体几何在高考中的一大变化。许多需要识图、构造图形、变换图形等空间想象问题通过计算就可以解决。同时,新课标强调计算以角度为主、证明以位置关系为主,从而降低了解答题的难度,这为正方体的闪亮登场提供了舞台,正方体图形直观,与其它几何体又有联系,利于双基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及考查。但是,用向量计算角度时,要注意角度的范围和向量的方向。
  (四)正方体中探究问题
  [例8](2006年湖北・理・18题)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Ⅰ)略;(Ⅱ)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使得对任意的m,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Ⅱ)(直推法)当点Q是AICI的中点时,满足题设要求。证明过程见例7解析1的(Ⅱ)的证明。(Ⅱ)(假设几何法)假设在A1C1上存在一点Q,使得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由三垂线定理可知D1Q⊥AP,而D1Q⊥AA1,所以D1Q⊥平面ACC1A1,故D1Q⊥A1C1,∴Q是A1C1的中点。因此,当点Q是AICI的中点时,命题结论成立。
  (Ⅱ)(假设向量法)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P(0,1,m),D1(0,0,1)。若在A1C1上存在这样的点Q,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x∈(0,1),则Q(x,1-x,1), =(x,1-x,0), =(-1,1,m)。对任意的m要使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等价于D1Q⊥AP?圳 ・ =0?圳-x+(1-x)=0?圳x= ∈(0,1)。即Q为A1C1的中点时,满足题设要求。
  【评注】本例是存在与否的探究题型,以正方体为载体,去探究、去发现线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此例还可改为“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点Q,使得AQ⊥PQ?若存在,求出m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提示:当m ∈(0,0.5)时,不存在点Q使得AQ⊥PQ;当m∈[0.5,1)时,存在点Q使得AQ⊥PQ。)它比本例设问更深一层,体现与三角、函数知识交汇,说明此类问题在高考中有加强的趋势。解决方法有直推法,即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得出条件,再论证结论;还有假设法,即假设结论成立,以此作为条件用几何通法(或向量法)进行演绎推理(或推算),若结果合理,则假设正确;若出现矛盾,则假设错误,得出相反的结论。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