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深入研读文本之要略】 story文本研读
 

【深入研读文本之要略】 story文本研读

发布时间:2019-02-07 04:15:49 影响了: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品评课堂教学时总觉得遗憾颇多。很多教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对文本的研读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分析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在对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存在着这几种问题: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浅尝辄止,将研读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忽视文章的主体性;曲解误读,自己没有真正领会文章的主要价值,忽视了文章的主旨性。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文本的钻研意识不强
  
  1.重心偏离: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往往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建构中,把“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让学生学会倾听”等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文本的研究。
  2.依赖教参:不少教师习惯依赖教学参考书来替代自己对文本的研读。因为长期只看教参,只是满足于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形成了思维的惰性,缺乏对文本的深度、独立的思考,导致教师思想苍白,从而导致课堂的苍白。
  
  二、 文本的研究能力不够
  
  1.缺乏学习: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局限了对教材文本研读的水平。由于语文教师一般都身兼班主任,很多时候都忙于事务性工作。平时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经常性研读。这些都影响着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研读。
  2.底蕴不足:语文教师对学生各阶段能力发展要求的模糊认识,导致对文本价值的认识不到位。教材文本的研读具有其特殊性。只有教师对文本价值有充分的认识才会有恰当的研读。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加上教师缺乏高屋建瓴的系统认识,所以教师研读文本能力不够。
  于永正老师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 “课程标准”中说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钻研”两字,不是一般地读,而是要深入进去读。教师就更应该率先垂范,不但要预设,还应加强预设。预设得成功,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所以,要深入研读教材,精心预设。
  
  一、研读文本的几个方面
  
  1.词句。这是文本中最基本的东西,是基础的基础。在文本的研读中,要能做到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感情色彩。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中有两个象声词“哗哗”。这不是平常的扫路声吗?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两个词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安排了什么,安排了扫路人的出场。“你们听,哗哗,这声音隐约传来,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这叫什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动静结合,意境悠远,颇有一番情趣。”再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词语与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接连不断、总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等。如果教师有一种通观的意识,将它们连接起来看待,就能发现规律,从而找到作者用词的匠心,体会出作者借用这些词语所持有的态度和情感。
  2.文体。指的是文本体裁,是文本的类型。文本的类型决定着教学的取舍。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我们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不注意文本的体裁,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起点、重难点时,就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有位教师上《鹬蚌相争》一课时,认为学生抓住鹬蚌相争时怎么能够说话进行讨论是精彩的生成。其实他错了。这是一篇寓言,鹬与蚌在相争时说话是符合寓言特点的,教材本身没有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鹬蚌相争场面描写的精妙,从而感悟课文的寓意。《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体裁上属于论说文,重在说明道理,语言简约,说理透彻。教师在研读时要充分关注论说文的特点,语言风格。有一位教师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说理上,组织学生大量地收集相关的资料,交流,表达,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谈文章的启示。论说文仍然应该紧抓语言文字这个把手,这样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品味、内化中才能自主感悟。
  3.修辞。修辞是文本的“情眼”,也就是情感点。抓住修辞,也就抓住了文本的情感线,也就触摸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军神》这篇课文,看题目:军神,军中之神。这一课作者用了两种写作手法:比较和反衬。军神是比较而来的。沃克是反衬刘伯承的。写沃克的惊奇,也是如此。《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写“我”上山时的气喘吁吁,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是为了衬托老人面对又险又高的天游峰,把劳累的工作当成享受,当成了欣赏好山好水的过程。再如比兴手法: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同时,文本的结构和节奏,也是不容忽略的,因为它们也是有意义的。如《水乡歌》,其中几个小节分别讲到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我们在解读这篇文章时不能只注意到每一节的内容,还要注意这篇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注意节奏。联系起来看这篇文章,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歌多”上落脚,就会发现作者的情感。
  搞清了这几点,才能真正走近作者,真正明白编者的意图,发展文本,让语文教学从文本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二、 研读文本与相关背景、课外知识等相联系
  
  曾经听过《白鹭》一课。第一位教师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受白鹭的美,至于文章的关键词句学生并没有理解多少。第二位教师在教学《白鹭》时,出示了很多白鹭的图片,有几张图片把白鹭拍得像怪物。我们知道郭沫若说白鹭是一首诗,诗的特点是什么?是意象和情趣的契合。文章不只是赞美,还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所以上课前教师要对这些影响学生阅读与理解的相关背景了如指掌,以便灵活运用。
  研读文本不能只满足于读两本书(教本和教参),实际上,往往需要研读许多本书,否则,教学中就有可能“卡壳”。孙双金老师当年执教杜甫的《春望》时,就查阅了足足12本书。教学中,他补充了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一悲一喜、对比映衬,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氛围。课后,一位老专家感慨:“原来古诗也能上得这样精彩!”
  此外,再说“课外”功夫。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教学也如此,要真正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功夫也在“课外”。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曾说:“在课堂上,他们(名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此情此境,不少人认为是名师方法高明。其实不然,主要是名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听一些名师上课,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名师对文本的掌握程度极深。他们的课内涵丰富,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倡导“诗意语文”的王崧舟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探究性阅读”的代表之作。而广东孙建锋老师教《最大的麦穗》,则以令人为之惊叹的“魔力对话”而成为“对话教学”的经典。试想,如果王老师不熟悉中国古代名著,孙老师不研读西方哲人对话经典,他们能带给我们这样的巅峰之作吗?
  一堂好课,当然需要有好的设计,但好的设计更需以教师精深的底蕴做支撑。上课表面上看是教学“技术”的“度量表”,实际上却是教师“内力”的“试金石”。语文教师,除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不断锻造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读好书,教师胸中沟壑蕴有无数传奇,谈笑间纵横经典名著,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会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充满了语文味。
  只有我们教师在研读文本时心有所动,灵魂受到震撼,然后带着教材走向课堂、走向学生时,才会出现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作者的情感、思想、智慧、精神,才有可能化为学生心灵的体验和内心感悟。应该说,研读文本,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师一生都必须修炼的功夫,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