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麻雀哪儿去了]麻雀 电视剧
 

[麻雀哪儿去了]麻雀 电视剧

发布时间:2019-02-13 03:52:26 影响了:

  它没有眩目的外表,卑微渺小,却最愿与人亲近;它没有锐利的爪牙,屡遭浩劫,却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   它叫麻雀,一种单纯而又朴素的小鸟,一种令农民既爱又恨的小鸟。而如今,这个卑微又众多的生命正在无声无息地消失中,让人们思念它曾经欢畅地飞来,又感叹它哀鸣着飞走。
  麻雀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小鸟,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是与人类伴生的重要野生鸟类之一。分类学上,麻雀隶属于雀形目麻雀科麻雀属。在动物地理学上,它们属于古北型留鸟,北起俄罗斯,南到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东自日本,西至欧洲的广大地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麻雀在一年中的生活基本包括繁殖、繁殖后集群取食、换羽、越冬和幼鸟扩散等环节。当年的幼鸟独立后聚集在出生地附近游荡取食,完成繁殖的成鸟也会加入,群体的数量可达几百只。麻雀喜欢与人伴住,适应性强,成群活动于城乡居民点、环境较好的公园、农耕地和灌丛草坡。巢址主要为建筑物屋顶的瓦片下、墙上的洞、路灯架等人类环境中的孔洞。麻雀成鸟在非繁殖季的食物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比例较小,繁殖季动物性食物比例提高可达20%。麻雀的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杂草种子和农作物的种子。动物性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甲虫和鳞翅目幼虫。它们的大部分食物来源于地面,幼虫则来源于高大树木的叶子上。麻雀幼鸟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物。
  
  无妄之灾
  
  麻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和人在一起,人到哪里,它就到哪里。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类并不喜欢这种叽叽喳喳的小鸟。麻雀曾经是农民的心头之恨,因为麻雀很喜欢吃农作物的种子。每年七、八月,农民们必须绷紧神经,四处驱赶麻雀,否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麻雀的贪吃终于引来了杀身之祸。1958年,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遭到了一场空前的大屠杀。全国人民都动员起来,成千上万的人站在田地野坝,或敲锣打鼓,或放鞭炮,甚至高声喊叫,好让麻雀在高空“噪音”中活活累死。1958年成了麻雀的灾难年,8个月内,有20亿只麻雀死于人为的捕杀。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看到在三天灭雀大战之后,一望无际的天空已看不到一只麻雀,她哀叹:“灭雀战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是愚蠢的。这是科学的灭亡。”与此同时,苏联科学家米哈伊尔・阿・克罗契科表示:“麻雀虽然吃粮食,但它们也消灭了许多害虫,而这些害虫要比鸟糟蹋更多的庄稼”。
  果不其然,1959年全国就爆发了罕见的虫灾,城市中行道树害虫也猖獗起来,有的行道树的叶子几乎被害虫吃光。人们才知道其实麻雀并不只是吃农作物。育雏时,它实际是以动物性食物即昆虫为食,此时正是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期,麻雀对害虫的防治能够起到很大作用,麻雀也因此逃过一劫。
  麻雀是整个自然界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麻雀的消失,意味着食物链的断裂,食物链断裂了,农药乘虚而入,毒害着从麻雀开始的所有食物链环节。不要忘了,人类也是食物链环节中的一员。大自然有其自身有条不紊的进化规律以及一环扣一环的万物座次。人类要以自己的意志强迫改变或者打乱这种次序,势必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以后欧洲的研究表明,麻雀对杂草和害虫有控制作用,对谷物并无害处,麻雀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历了人为捕杀的劫难后,麻雀的数量开始快速回升。然而好景不长,近年来欧洲和中国的调查均表明这个适应性强、分布非常广泛的物种的数量在农作区显著下降。在中国,麻雀曾广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蒙新、青藏区,但是近年来对一些农村地区的种群数量调查,发现麻雀的数量呈大量减少的趋势。对贵州、陕西、福建等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麻雀已绝迹。麻雀在四川各地的消失现象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在整个80年代,消失现象从盆地扩展到周边山地和川西南山地。至90年代,在四川已形成盆地罕见区,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局部分布区,川西高原广布区的分布格局。在英国,从1974年到1999年间,麻雀数量下降了95%,英国已将麻雀列为高度受胁物种。因此,监测麻雀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并分析下降的机理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农药杀手
  
  繁殖能力是影响鸟类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素,因而对麻雀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多数从繁殖能力着手。欧洲的研究者从繁殖成效、雏鸟的食物可获得性、繁殖期麻雀的栖息地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农作区麻雀数量下降的原因。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随着农业中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以及精细收割,使麻雀赖以生存的植物种子和无脊椎动物大量减少而导致幼鸟饥饿,繁殖成功率下降,从而使麻雀数量大量减少。我国农村麻雀的大量减少可能也与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有关。西华大学的郭延蜀教授将四川省麻雀消失地区与使用农药的地区进行了比对,发现这两个区域恰好吻合,因此推测认为:农药的使用造成麻雀雏鸟饥饿或被含有农药的毒虫毒死,成鸟也由于吞食毒虫大量死亡,繁殖成功率降低和成鸟死亡率增加联合导致麻雀绝迹。郭延蜀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凡麻雀消失的地方,刚好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农作区麻雀大量消失的事实说明,虽然麻雀是生存力很强的伴人物种,但现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已对其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提示我们必须关注麻雀生存状况的警示信号。
  麻雀减少了,害虫没有天敌控制了,杀虫剂就吃香了。农民和科技人员纷纷对农药表示青睐,各地农药店纷纷更名为“庄稼医院”。一个纯洁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污染的年代就此开始。农药被喷洒在农田里,蔬菜、水果和粮食都会受到污染。残留农药的蔬菜和水果,是不会洗干净的;农产品里残留的农药,更不会分解。农药引起的环境恶化和食物的有毒有害,是致癌、致畸的根本原因。农药通过挥发,向大气扩散,空气也被污染;农药还通过水流传播,被带到江河、湖泊和海洋中,海洋生物深受其害;农药通过雨水向地下渗透,严重威胁地下水的水质。农药的投入:一年多似一年,而害虫却一年比一年厉害。
  
  城市猎人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面积的不断增长,城市中麻雀的繁殖条件如营巢点、食物等都在逐渐减少,日新月异的城市化正成为麻雀生存的限制因素。城市中麻雀的生存状况又如何呢?波兰研究者比较了城市环境污染地区与郊区非污染地区的麻雀繁殖成功率,发现污染地区的幼鸟成活率显著低于郊区,说明城市的污染会降低麻雀的繁殖能力。西欧一些国家的长期数量监测发现,过去20年内城区麻雀的数量下降十分显著,伦敦在1995-2001的6年间下降了66%,目前他们正在对麻雀种群数量下降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英国的研究者认为:城市化造成幼鸟食物短缺进而使繁殖成功率下降应是导致城区家麻雀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05年我们对北京城区及近郊区的麻雀分布现状及影响麻雀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导致麻雀数量降低,城市化严重的区域如商业区、高层居民区、主干道两侧几乎无麻雀分布。复合型植被的出现有利于麻雀的生存,而高层建筑则不利于麻雀的生存。我们的研究说明,麻雀正在受城市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正在蚕食麻雀营巢和取食的环境。高楼大厦的崛起、城市千道的修建、城市地面的硬化、人工绿地的扩展等城市化过程正在使天然植被和适合麻雀营巢的低矮建筑大量丧失,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城市麻雀筑巢所需的孔洞以及喂养雏鸟所需的食物短缺,使城区麻雀面临繁殖资源不足的危机,与欧洲的城市相比,我国的大城市正在经历着更为剧烈的“弃旧立新”的现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对城区麻雀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我国的城市化对麻雀的影响是否会导致与欧洲城市麻雀同样的命运,这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麻雀数量的下降表明,在人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这种曾经与我们比邻而居,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随处可见的鸟类正在悄然从我们身边消失。曾几何时,麻雀是几代成年人儿时快乐时光的记忆,然而今天一些地区的儿童却不知麻雀为何物。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在威胁着我们周围的野生动物,连麻雀这种生存能力极强的物种都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我们的行为。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我们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中只要考虑到鸟类的生存,就可满足它们的需求。例如,在农业中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在城市发展中注意多年生植被的保留,并在建筑设计时适当留有鸟类筑巢的孔洞。有鸟类生存的人类生态系统才是健康的生态系统,人类与鸟类和谐共处是人类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因素。
  
  作者简介
  
  张淑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鸟类生态学。
  
  责编 潘亚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