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谈谈《简·爱》】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谈谈《简·爱》】

发布时间:2019-04-09 04:39:21 影响了:

  根据同名的英国著名小说改编的彩色影片《简·爱》,通过穷苦少女简·爱的遭遇,控诉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阶级压迫,热情地描绘了她争取平等和独立的反抗活动。这是一部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小说《简·爱》里带有不少作者夏绿蒂·勃朗特早年痛苦经历的痕迹,同时又出色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当时英国产业革命的进展使社会的两极分化日益剧烈。农民破产,无产阶级生活极端贫困,著名的宪章运动(注)正在波澜壮阔地发展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千方百计扑灭革命的火焰,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的斗志,宣传剥削有理,让贫苦人民逆来顺受,安贫守命。《简·爱》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的描写揭穿了资产阶级和教会的虚伪,反映了下层人民要求平等的反抗精神,加上真挚感人的人物性格和曲折生动的情节,所以它得到英国和世界各国广大读者的喜爱。
  简·爱这个孤女在十九世纪英国的苦难遭遇,是千万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共同的命运。所以小说里简·爱的身世扣人心弦,博得无数读者的同情。简·爱从小死去了父母,被有钱的舅舅收养。舅舅死后,她受到舅母和表兄的百般凌辱和虐待。简·爱受不了表兄的打骂,还击了这个家庭的小霸王,就被送进摧残儿童的活地狱罗渥德慈善学校。电影就从她来到罗渥德学校开始。罗渥德的校长布罗克赫斯特是个折磨儿童的暴君,又是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他用饥饿、寒冷、体罚来摧残无依无靠的孤儿,却鼓吹什么“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简·爱不肯“低头就范”,反抗过她的“女恩人”,所以一来到罗渥德就受到严厉的惩罚。作者对布罗克赫斯特的刻划是有典型意义的。在当时的社会上象这样的人何止一个,他们都是骑在贫苦人们头上的大大小小的暴君。
  罗渥德学校是个阴暗悲惨的地方。许多孩子不但身体受到折磨,而且精神上也受到摧残。海伦就是这样一个牺牲者。海伦是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女孩子,却总是遭到教师的粗暴凌辱。她在宗教思想的麻痹下,毫无怨言,忍受着无休止的侮辱和责罚,最后死在沉重的体罚下。海伦的天亡是对慈善事业的虚伪性和宗教宣传的欺骗性的血泪控诉。
  《简·爱》里的罗渥德学校,使我们联想到根据狄更斯作品改编的电影《雾都孤儿》中那凝集着无数孤儿和穷人血泪的贫民院。勃朗特和狄更斯这些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恶面貌,曾经受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高度赞扬,认为“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简·爱》博得读者的喜爱,还因为它创造了出身贫贱、倔强而有自尊心的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她完全不同于流行小说里庸俗而娇弱的贵族资产阶级小姐,是英国文学里最早出现的平民知识妇女的形象。她一生饱受欺压,挨过阔亲戚的打骂,受过“慈善”学校的熬煎,还体会过做家庭教师的辛酸。但是,她不管处在多么屈辱的地位,对压迫她的人从不低头。她最痛恨的是不公正的待遇,为了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她宁愿忍饥受苦,哪怕付出极高的代价。她在舅母家里不甘受辱,痛斥暴虐的表兄,又揭露舅母的无情,临行时和舅母一刀两断,从此不再承认她是自己的亲戚。在孤儿院里,她不同意海伦“逆来顺受”、“原谅敌人”的人生哲学,她恨罗渥德学校,恨欺压她的校长,拒绝接受学校给她的“莫大荣誉”——留下当教师,她对布罗克赫斯特说:“我不能饶恕你。”
  简·爱走的是一条个人奋斗的道路。她想离开孤儿院,过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取得个人的独立和自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她所追求的这个前途是渺茫的。资产阶级社会里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受过一定教育的贫穷妇女,除了充当有钱人的家庭教师外,难以找到其他的职业。而家庭教师在有钱人眼里,地位和一个女仆差不多。简·爱后来当了大地主罗契斯特的养女的教师。在这样卑下的地位上,她仍然保持了独立不羁的性格。她不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只要求作为人的平等权利,要求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这种精神境界大大地超出了那些鄙视她的资产阶级小姐。
  罗契斯特曾经遭遇过生活上的不幸,他的父母出于金钱利益的考虑,曾经让他娶了一个有疯病的女人,铸成大错。于是他浪游欧洲,纵情声色,后来变成了一个冷漠怪僻的人。他看不起向自己卖弄风情的布兰奇,却爱上了简·爱这个自食其力、有高尚情操的劳动妇女,以致于不顾习俗和地位的障碍,向简·爱求婚。但是,简·爱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也没有放弃自己个人的奋斗和反抗。当她知道罗契斯特有一个发了疯的妻子时,她不愿接受罗契斯特的要求,做他的情妇。因为如果那样做,她就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成为一个“没有地位的寄生者”了。她离开罗契斯特的府邱,漂泊在外,被牧师里佛斯收留下来。里弗斯是个宗教狂,一心想去印度传教。他看上简·爱能吃苦耐劳,要她嫁给他,一同去印度。简·爱拒绝了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后来,疯女人放火烧掉罗契斯特的邸宅后坠楼而死。简·爱得到叔父留给她的一笔遗产,以“同等的地位”和破了产又双目失明的罗契斯特结了婚。作者用这样的情节表现贫贱的简·爱反抗社会最终取得了胜利。
  简·爱的反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宪章运动时期人民的民主主义的愿望和情绪。在当时那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能够对剥削压迫人的社会持这样的对抗态度,确是可贵的。简·爱在婚姻爱情问题上也坚持要求独立和平等,这方面她也表现了优越于为金钱地位而嫁人的资产阶级小姐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东西,它使得简·爱这个人物至今保持着艺术魅力。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她本人思想的局限,简·爱的反抗始终采取了个人奋斗的形式,最后以简·爱得到遗产,经济上独立作为斗争的终结,这样就削弱了简·爱进行反抗的社会意义,使这个故事落入资产阶级流行小说的俗套。电影改编时删去了她获得遗产的情节,这种处理是比较好的。
  影片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基本上表达了原著的主要内容。镜头紧凑,对话简洁,比较好地显示了主要人物简·爱的反抗性格。影片的一些镜头别具匠心,有时通过一个画面就表现出丰富的内容。象布兰奇小姐贪婪地环顾罗契斯特的府邸,主张把家俱一律换上法国式的,一下就显露了她想当这座府邸女主人的丑恶嘴脸。还有布罗克赫斯特正带着自己遍身绫罗、百般打扮的妻子女儿来视察孤儿院,突然发现简·爱头上天生的卷发,大发雷霆,下令立刻剪去,不许孤儿“放纵”。这些细节既有强烈的批判意味,手法又十分简练,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的缺点在于过份强调了罗契斯特摆主人架子的粗暴孤僻的一面,就使人难以理解简·爱怎么会对他产生同情。此外,府邸里的怪事和疯女人等情节在影片里也作了较多的渲染,这就妨碍了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
  注:宪章运动(1837——1848)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普选权和工人阶级的各种权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