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瓷器文化古今谈|中国瓷器文化
 

瓷器文化古今谈|中国瓷器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08 03:56:31 影响了:

  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瓷器,博物馆里的官窑名瓷、生活中的日常用瓷,甚或图册照片上的瓷器、几片旧瓷的残片,都是眼睛常常流连的对象。也曾亲手学做过瓷器,随着转盘将黏土扶摇而上,成罐、为瓶,是难忘的经历。想着不起眼的粘土经过窑火竟成了温润匀和、明净细腻的瓷器了,在土和火的历炼中,火山停息了,草木已成灰,却有一种叫作“瓷器”的东西诞生了,不见泥土,惟有光泽、色彩、图案,这大概是火与土之间最骄人的结晶了。
  地下的泥土变成了人间的瓷话,从此,叙说不完。
  从最初的陶,到原始的瓷,到始于宋朝绵延明清的鼎盛,瓷器几乎伴随着中华古国的文明消长,留下了文明的足迹和灿烂的光华。
  那些在博物馆的灯光下散发光泽的瓷器,恰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叙说着一部华夏泱泱文化的历史,同时连接起了一条民族审美的大河。
  青瓷弦文三足樽。天青色,如玉的莹润,厚泽滋润,釉色表面通体布满鱼鳞状开片,凸起圈圈弦纹,润泽的釉色仿佛划过道道弧线,使气度端严的三足樽灵动起来,让人爱而敬。这是北宋“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之汝窑的出品。
  汝窑的釉色有着一种素净中的宝气,一种由纯净而散发的处子之气。除了“天青”,釉色尚有“月白”、“天蓝”、“粉青”等,如果以天空来比喻,那么万里晴空若“天青”,雨过天晴云破处那一抹淡淡的蓝似如“天蓝”,而如洗夏夜的一弯新月就是“月白”了,“粉青”则有一种蓝中烁绿的光泽,青绿粉润的感觉。如粉青莲花式碗,粉青釉色上隐约细致的纹片,仿佛莲花的茎脉,似乎也是含香飘送的。
  粉青贯耳穿带弦纹壶。略厚的胎体,敦实的造型,釉色较汝窑的粉青凝重些,如翡翠玉的温润。南宋官窑的瓷器一脉于北宋的优雅素净,而更追求丰满浑厚的感觉,于清秀婀娜里俏出了流丽而端庄的风度。加之“紫口铁足”的映衬,感觉瓷器犹如一位深沉蕴蓄、柔丽如玉的佳人。漱玉词人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是在了背后,只将绿肥红瘦推到了台前,风雨离散间还有如玉瓷器相伴,似也生出些人生的温暖。
  宋瓷是清雅的,就像宋朝的麦积山石窟,里面的雕像也是清瘦的。范宽、马远等宋人的山水无论峰峦叠嶂还是山水一角终是素淡悠远的,即使是宋徽宗的花鸟,富丽的设色还是有着清秀细劲的底子。“合乎天造,厌于人意”在崇尚“理学”的宋朝是当然的艺术追求,“天工与清新”成为庙堂和民间共同的审美境界。静穆、晶润、如玉的宁静,尤其南宋的瓷,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动荡中,似乎是宋人生活中一抹幽丽清宁的色彩。遥想“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或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易安居士,陪伴他们南渡的是否也有一二件宁静清雅的粉青瓷器,温暖一下那一颗伤痛的心?
  大概是马上打天下的豪情吧,感觉元代的瓷器洋溢着雄浑,浮梁瓷局的建立使瓷器业在元代兴旺发达,卵白釉、蓝釉、釉里红、青花等釉色缤纷吐艳,瓷面装饰也是繁复多样,从底足部开始,如意云头纹、莲瓣纹、龙纹、花卉纹、蕉叶纹,层层渲染。有一个青花盖罐,纹样层次足足有十二层。不过,花样虽多,却无壅塞杂乱之态,反而倒有壮美之韵,仿佛那种草原上的歌声,高亢而辽远,深入大地天空的感觉。
  青花凤头扁壶。一件修复成型的元瓷,造型浑厚、饱满,牡丹和凤凰的纹样和器型浑然天成,壶嘴在凤翼的过渡之后正好是昂首的凤头,仿佛凤凰与牡丹共舞,也似凤凰从花丛中飞腾而起,但沸腾的窑火将它们缠绵在了一起,青花一统了色泽,靛蓝拖出苍翠,跃动的生命凝固于那一片沉着的蓝。感觉元青花有一种奔腾感,如那件青花双龙纹扁壶,长方壶身下方两条三爪龙飞舞于海浪之上,壶身上方则是缠枝菊与缠枝莲,而壶肩部堆贴着四条小龙,伺机而动的样子,是做提梁用的,如此,小大双龙上下交辉,安静的青瓷仿佛被搅起了浪花,那种翻腾好像是要从壶身里面跑出来似的。感觉描画这样的青花瓷的元代匠人,是一个手里有风的人,仿佛太极手间的气,凭地里,菊莲缠枝的细巧也好似风吹摇曳地响,更何况作为图腾崇拜的龙。
  明代的青花瓷器也喜欢浑融华滋的味道,可是我更喜欢成化年间的斗彩和永乐年的甜白釉。
  斗彩,是一种装饰工艺,在青花为文饰的轮廓线或作局部图案,再填以其它色彩,通常所见有黄、绿、红、紫等,因为是两次入窑烧成,釉下的青花和釉上色彩竞相媲美,好像是要比斗一番一样。斗彩比青花的单一色彩自然丰富,可是那些色彩并不是要盖过青花的,它们淡淡地浮现着、柔柔地滋润着,是甘愿做配角的样子,可也是个光晕幽雅的角儿,让你的眼睛离不开的,真的是名副其实地斗彩呢。那些色彩,光一种黄,也是要分鹅黄、杏黄、姜黄、蜜蜡黄;一种绿以深浅都要有水绿、叶子绿、山子绿。即使花也不争春,也是要把春来报的,只是它们以一种幽兰的姿态融合了瓷器的润泽。
  甜白釉的秀丽是可以和熟鸡蛋去壳之后的那种白洁和光润相比的,这种白看上去真的像白糖一样,想起小时候碰上经济短缺时代时,母亲的朋友从新疆带来的白方糖块是我们向往的东西,其实也就是甜,但晶莹的糖块好像有了想象,显得不同寻常似的。甜白釉让你心里涌上一种温柔的怀想,仿佛冬日午后吃到的一小块份额中的糖块,是可以甜到梦中去的。甜白釉暗花龙纹壶,白釉里泛出细小的开片,通体都是圆的线条,壶盖像一顶小帽子,壶肩犹如美人的削肩,壶肚仿佛古典油画中丰润的女人,怡然坦然的样子。我想该把它放在一张紫檀的平头案上,甜白和乌紫,是有点素瓷静递的禅意的。
  要说清朝的瓷器,似乎可以用繁花似锦来形容。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单色彩、仿古瓷,好像是要把一个所谓的大清都花团锦簇地装饰起来。可是,清朝却是无可奈何地盛极而衰了,好像一床表面锦缎流光的被子,里面的夹里早已千疮百孔了。或许也是因了这样的缘故,乾隆时期的瓷器就没有了早年清瓷的那种磅礴大气,如康熙时期“青花鱼龙高足碗”上的那条激荡的龙,以及“青花釉里红人物图瓶”上的马上射雕龙的气魄。似乎雍正时期的“墨彩长颈瓶”的那种清俊温雅也比较少见了,多的是细腻、繁复、精细,流光溢彩要满出来般。
  所以,我喜欢的是康熙、雍正时期的瓷器,比如那种豇豆红瓷,红里泛着绿,如点点野苔,而那红,是红豇豆的红,是海棠灼灼的红,是孩儿面的彤彤红,也该是贵妃醉酒的那种微酡吧。喜欢看那个“豇豆红太白尊”,平底、圆腹、肩极短、口小、微撇,腹部隐隐可见阴刻的回纹,大腹小口,满腔心事无从说起似的,让人怜爱。豇豆红的釉色用在这里简直是绝配,微微的醉的意思,要倾诉的神情,又好似随时倾听的姿态。即使只是沉默,那一抹绿如春水红若朝霞的釉色,也似乎藏着一份默契。这样的红在新瓷上是难得一见的,要么鲜亮,要么火气,未经世事的兴致勃勃,好是好,但总是不能浸进心里去,若青春爱情,火爆而短暂。到有了伤痛的时候,大概就是撑得住豇豆红的时候了。
  看过了很多釉色纹样斑斓非常的古典瓷器,回头来看早期的瓷器,是在陶器向瓷器的工艺过渡的时期,有些称为原始瓷的,简洁古朴的造型,如湖水如铜锈般的青色,无刻花无任何其它装饰,也许是绚烂归于平淡的意味吧,是山色空、水亦清的意境。
  瓷器是一直行走在物质文化和艺术文化之间的,在技术手段、工艺材料和绘画手法内容的融合中演绎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抑或情短意长,在那封闭的窑里面,我们无法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有如此的温润如玉,如勾走了人的魂魄。大概制瓷烧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爱欲的纠缠,把一颗人心的色彩多变与那些釉色揉搓在一起,于是,单单的观赏,单单的使用,是觉得亏待了它的,它还需要温柔地触摸。在这里,文字就像一双手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